李商隐诗两首《马嵬》导学案

2022-09-16 01:19:19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李商隐诗两首《马嵬》导学案》,欢迎阅读!
李商隐,马嵬》
课题:《马嵬》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李商隐怀古咏史诗的风格特点;

2.掌握本诗所运用的艺术手法; 3.理解本诗的深刻寓意。

二、知识链接

1.弄清史事

马嵬之变:公元756年初夏,安禄山大军逼近长安,继而潼关失守,长安城岌岌可危。在一个阴雨连绵的黎明,唐玄宗携杨贵妃、宰相杨国忠、太子李亨以及诸皇亲国戚、心腹宦官,离开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长安,逃往四川。次日晚行至马嵬驿时,护驾军士砍杀了祸国殃民的杨国忠,并要求唐玄宗立即处决杨贵妃。唐玄宗以怎样的心情下令缢死杨贵妃,旁人无法体会,但之后他便让出了皇位,晚年则在难以消解的悔恨忧愁中度过,直到死去。

三、导学指导与检测

导学指导

1. 朗读诗歌把握全诗大意。



导学检测及课堂展示

初读







2.《马嵬(其二)》的章法结构如何?

明确: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另外,五、六两句,也是“倒行逆施”“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放在后半句说;“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这一点,是李商隐学杜甫之处。他的诗虽没有杜诗的“沉郁”,但却颇得杜诗的“顿挫”如水流遇阻,回环幽咽,蓄势待发,波澜起伏。

3.有学者认为尾联“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是本诗的诗眼,这两句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作用是什么?

2.品析本诗的艺术手法。

细读







品读








悟读



4.诗歌前三联我们可以发现诗人对玄宗可谓是极尽讽刺,那么本诗的目的仅在于此吗?

四、巩固诊断



对比鉴赏:

对比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和李商隐《马嵬(其二)总结咏史怀古诗在取材和技法上有怎样的特点?

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

艺术特征:1“诗”与“史”的结合:用典,双关 2“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借古讽今,借景抒情(借古咏怀)3“古”与“今”的结合: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思想感情:多感慨个人命运,抨击社会实质。 具体为:1、国家——国运衰微,国土沦丧(多为宋朝) 2、统治者——昏庸腐朽,骄奢淫逸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522d306a0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4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