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 大学论文

2022-03-28 13:15:1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 大学论文》,欢迎阅读!
论文,马克思主义,概论,原理,基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对当今社会发展的意义

摘要:本文是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论述课题。文中在分析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观点的基础上,阐述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当今社会经济的重要现实意义,并强调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关键词:价值 经济 发展 意义

参考文献:中国期刊杂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通过对商品关系的深刻分析,马克思阐明了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形成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创立至今,已经过去了一百五十多年,经济社会与人类劳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作为揭示商品内在矛盾的科学理论它所揭示的市场济规律是指导我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经济中出现的新问题的指针。但由于在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而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使劳动价值论成为人们近年来讨论的热点。因此要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全面把握它的主要观点,了解其重要现实意义,并使它在指导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观点 (一)使用价值与价值

马克思从分析商品二因素入手分析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内在联系,指出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人的具体劳动和物质资料是形成使用价值财富的源泉;类的抽象劳动则是形成价值财富的唯一源泉;劳动者的一定体力和脑力的凝结则是构成价值的实体。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二)价值源泉

人的生产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劳动是指一切加入商品生产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非体力劳动。而各种生产资料不是形成商品价值的源泉和实体,但却是价值创造和形成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 (三)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指在现有的社会常的生产条件下,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






时间。商品价值量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四)价值转化为价格

价值的创造是在生产过程进行的,商品的价值转化为商品的价格则必须要依靠市场在流通过程中得于实现,从而使商品的本质形态转化为现象形态。因此,就出现了价格与价值、象与本质的不一致,甚至出现现象掩盖本质的假象。价值的本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人和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重要现实意义

(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 ,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 ,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超额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因此 ,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 ,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 ,市场机制和利益驱动的作用下 ,必然会不断改进生产技术 ,加强劳动管理 ,提高劳动效率 ,以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 ,并按高于个别价值或按高于个别价值但低于社会价值的价格销售商品 ,企业因此就会获得超额价 ,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了自乘的劳动的作用 ,或者说 ,在同样的时间内 ,它所创造的价值比同样社会平均劳动要多。 这就会产生两种效应:一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增加了社会的使用价值量;二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使复杂劳动在社会总劳动中所占的比例增大 ,新的产业和新的部门不断涌现 ,从而全社会的劳动总量不断增大。其结果 ,不仅增加了社会的使用价值量 ,而且也增大了全社会的价值总量 ,即增加了社会财富 ,从而促进了经济展。

(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确运行的指导作用

根据价值规律原理,商品的生产者要想在市场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使其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同样适用,这要求生产者要自觉地不断改进技术,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数量和提高产品质量,进而促进整个整个国民经济的又快又好地增长。按照价值转化为价格的理论商品的价值要转化为价格则必须依靠市场在流通过程中得于实现。所以,营造一个良好、有序的市场环境,对于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乃至整个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个良好、有序的市场环境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在商品交换中充分体现价值规律,实行等价交换原则。二是有健全的各类商品和要素的市场并形成了完备的市场体系。这也是现阶段市场建设应遵循的目标。

(三)解决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新问题的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今天,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收入分配不公、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岐视社会弱势群体及其劳动等。我们不能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于管理制度跟不上,深层次的原因是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导向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会各界都热衷于追捧西方经济学,这难免在意识形态导向上出现偏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危险,产生资产阶级自由化及金钱万能、蔑视劳动等思想。反思改革开放以来所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难发现,其症结在于淡化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为此,我们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思路来解决这些问题,在意识形态上要重树“劳动光荣”的观念;在分配方式上坚持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通过各种政策措施缩小贫富差距,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通过立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等等。争形成“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团结友爱”的社会环境,踏上共同富裕之路。 三,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是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现在人类进入21世纪,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新的情况,必须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的认识。一要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认识,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二要深化对科技人员、经济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三要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四要深化对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商品经济发展到今天,无论是在科学技术还是生产力水平上都与资本主义初期天差地别,此而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如无人工厂、机器人和工作时间的大为缩短等现象的出现,对劳动价值论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考、新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扩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在坚 持的基础上继承、丰富和发展劳动价值论,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506f8d026fff705cc170a2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