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教案: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1课时)》,欢迎阅读!
《生物》下册(七)年级第(4)单元
课题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1课时)
1•通过举例分析能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得外界环境信息 的情况。 2•通过看图分析、讨论交流能描述眼球、耳的结构、各部分的主要功 能和视
【教学目标】
觉、听觉产生的过程。
3•通过举例、交流讨论能说出近视、耳聋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4.通过分析讨论能明确养成良好用眼卫生习惯的好处。
【教学重点】 眼球的结构、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和视觉产生的过程。
【教学难点】 眼球的结构、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和视觉产生的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学案
一、自主学习(学案引导 主动预习) 我的 思考
请将下列重点内容和关键词在教 材中勾画出来或在教材中作适当的记 录。
1. 识记眼球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如右图所示) 2. 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依次经过角 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
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 人就
教 学 步 骤
产生了视觉。
3. 物像只有落在视网膜上,人才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个物 体,这就需要眼球内晶状体等结构具有灵敏的调节功能。
4. 预防近视眼,要做到“三要”和“四不看” 二、合作探究
讨论、交流下列各题,记录部分交流结果。
1 •观察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图, 说一说眼球的晶状体、 瞳孔和视网膜分别相当于照相机的什么结构?
2 3
•根据眼球的结构分析:光线从外界进入眼球到达视网 膜•对外界光线起折射作用的是哪些结构?成像的部位是
_
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 落在视
的途径是怎样的? 哪?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生物》下册(七)年级第(4)单元
4. 人的瞳孔变化有什么规律?参考以下实验方案来探究 一下。
⑴拉上窗帘,过一会再拉开。⑵用手电筒照射同学的眼 睛,观察瞳孔变化。⑶先观察一位同学的瞳孔大小,然后用 手捂住眼睛,过一会松手,观察瞳孔变化。⑷观察同学从教 室内走到教室外时瞳孔的变化。
5. 近视是怎么形成的呢?怎么预防? 三、 师生互动(展示交流 反馈互动)
1 •各小组展示“合作探究”的结果。师生点评。 2 .教师点拨:
(1 )视觉形成的过程:外界光线在视网膜上成倒像后我 们并没有产生视觉,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还要把图像 信息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的特定区域一一视觉中枢,才能产 生了视觉。
(2 )近视的原因:晶状体调节紧张引发的近视眼叫假性 近视,如果这时注意保护视力,消除使晶状体过度紧张的因 素,做一些按摩放松自己,视力可以好转和恢复到正常。但 如果进一步发展到眼球前后径过长,也就是说晶状体和视网 膜中间的距离加长,这时无论你怎么调节自己的晶状体,远 处射来的光线经过折射都只能在视网膜前面成像,我们在视 网膜上只能获得模糊的影像。这就是真性近视。配戴凹透镜 可以矫正近视,凹透镜可以发散光线,然后再经过角膜、瞳 孔等结构,就可以使物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四、 当堂演练(巩固拓展 自觉提升)
见生物练习册
【板书设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4eaa080d3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