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十八般兵器简介》,欢迎阅读!
一.从古至今,兵器种类数目繁多,自有十八般兵器之说
在我国古籍记载里认为,刀、枪、弓、箭为黄帝所造;“十八般兵器”是战国时代军事家孙膑、吴起所创。到了商代,我们的祖先开始使用青铜铸造刀、枪、钺等兵器。战国时代,懂得使用铁来铸造制兵器。到了汉代和魏晋时期,由于我国南方冶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开始普遍使用铁和钢铸造刀、枪、剑,各种各要的兵器也开始多了起来,南北朝以后,铜制的兵器就看不到了,都由铁和钢代替。到了明代,“十八般兵器”基本上已完备定型。
二.自清代以来,十八般武艺又有四种说法:
(1)指“刀、枪、剑、镗、棍、叉、耙、鞭、锏、锤、斧、钩、镰、扒、拐、弓箭、藤牌”。 (2)与(1)排列相同,唯后三件变为:代、抉、弓矢。
(3)指“九长九短”。九长为:枪、戟、棍、钺、叉、镗、钩、槊、环;九短为: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
(4)指近代戏曲界有人称之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镋、棍、槊、棒、拐、流星锤等十八种兵器。(便于记忆的方法:刀枪剑戟 斧钺钩叉 镋棍槊棒 鞭锏锤抓 拐子流星)
三.此番主要收集了源于唐宋元明清的各类知名兵器
弓—古代兵器之一,考此法之由来最古,黄帝战蚩尤于涿鹿,纯用弓矢以制胜,考工记云:古传黄帝臣挥作弓,荀子则称倕作弓,而山海经则谓少皞生般,是始为弓。按年代考之,当以挥为创造者,而般倕大概亦古之弓人也。在当时弓箭之用,诚十百倍于其他兵器,非但力劲及远,擅是术者,精研而熟娴之,穿杨贯虱,百步射人,万无一失,较之现代之火器,无多让焉,故十八般武艺,以弓弩始而以白打终。
弩—弓属,相传为黄帝所造,亦名窝弓、其发矢不仗人力,而用机括,强而及远,较弓为烈,弩之形式,与弓略异,弓背之中,横置一臂,发矢之机,即置于是,发时先架弦于机,此处名弩牙,然后捩其弩鼻,牙此处本一木,不过方向相异,此上则彼下,此下则彼上,有如捕鼠器之机括然,。弩之大小不同,名亦各异,小者以手攀捩,其大者须用足踏,盖非手之力足以胜任也。其名则有神臂弩,花装弩,穿镫弩等,这些名字的由来,即由唐宋时期兴起。
枪—古代战场上使用最广的长形刺兵,后汉已有载录,晋代开始逐渐流行用枪,青铜矛头。唐代善枪者甚多,《五代史·王彦章传》说:「彦章为人饶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持一铁枪,骑而驰突,奋疾如飞,而他人莫能举也,军中号王铁枪。宋代以后,矛基本上被枪所代替,曾公亮的《武经总要》列举了十八种宋代长杆铁枪,其中有:捣马突枪、双钩枪、环子枪、单勾枪、拐枪、拐突枪、锥枪等。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极善使枪,至今尚有岳家枪法。
刀—我国最早出现的兵器之一,原始人用它切、砍,划、刮,或割兽皮之用。殷商的铜刀脱胎于原始的石刀,并出现了大型的战刀。周代所用的环首长刀,不仅汉代亦用,而且传至日本、朝鲜。汉代帝王公卿,均佩刀而不复佩剑,可见刀之作用在汉代尤为突出。
剑—古之圣品也,至尊至贵,人神咸崇。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艺精深,遂入玄传奇。实则因其携之轻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历朝王公帝候,文士侠客,商贾庶民,莫不以 持之为荣。剑与艺,自古常纵横沙场,称霸武林,立身立国,行仁仗义,故流传至今,仍为世人喜爱,亦以其光荣历史,深植人心,斯可历传不衰 。
矛—兵刃中最长之物,故有丈八蛇矛之称;矛属于刺兵,是枪的前身。原始社会,人类就用兽角、竹片、尖形石块刺杀动物,加上柄,就成了矛。 矛之由来,实在周代,车战时代,利用枪矛以为进攻之具,而佐之箭弩,矛之所以长丈八者,亦由于是。至马战时代,矛已觉其太长,不免有周转不灵之病,故用矛者已不若用枪者之多矣。以迄近代,火器盛行,古兵刃淘汰殆尽,即习武者亦类多不知矛之使法,不若刀枪等法,尚未绝传也。
盾—亦为古兵器,其发明于弓箭之后,如《韩非子》上说:「赵简围街,犀盾迟橹,立于矢石之所及。」说明盾之坚固,不畏弓矢弩石,及近距离无伤。
斧—与戈矛同时,亦为古仗之一。黄帝时即有斧銊之名,当时为刑罚之具。斧之溯源甚早,原始人类,即知拾利石为劈器。而最早之铜斧,见于商代,不仅用于武事,而且为仪仗之用。周代用斧风气不如商代,只作为砍迤工具,或为乐舞仪仗及斩杀之器。北方少数民族尤喜使用斧。 斧的主要用法有:劈、砍、剁、抹、砸、搂、截等,舞动起来显得粗犷、豪壮,可以显出劈山开岭的威武雄姿。
钺—斧的一种,但比斧大。春秋、战国时,钺出土较多,但由于较为笨重,仅为仪仗饰品及明堂礼乐舞蹈之用。
戟—古兵器之一,创于弓箭之后,形与戈略同。古显贵之家,皆立戟于门,以示官勋,以兵器而兼为仪仗。戟为戈、矛合体之兵,具有勾刺的双重作用。1975年北京近郊发掘周初(约西元1120年)木椁墓,出土青铜兵器中,有「戟」九支,这种中国特有的兵器,至少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 周代大戟的出土,说明在周时已广为使用。戟为战国时的五兵之一。1974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的秦俑从葬坑中,出土了大批的兵器,有秦弓、镞、矛、戈、钺、吴钩等。汉代长兵重戟,晋代,长兵重矛枪,戟已降为仪仗之器,唐代戟已广用于舞具。
鞭—短兵之一,其由来与锏相同,鞭则有单双軮硬之分;考诸古籍所载,大都系单鞭硬鞭;稽之现在,则都重軮鞭。铁鞭为六角形,有的鞭首上联缀一条短铁链,上系两节铁棍,称做联珠双铁鞭。还有一种铁链夹棒,出自西北地区,是受农家打禾连枷启发创制而成的。 春秋、战国时期已开始用鞭。明代出现了两节铁鞭,其形略如宋代铁链夹棒,清代鞭形制已有软硬之分,九节鞭,每一节长仅三至四寸,联以铁环,不用时,可以收小握于一手之中,或围绕腰际。木质鞭杆,亦称「短鞭」。因其形短小,用时极方便。鞭有单、双、软、硬之分,其质有铜、铁、铁木、纯木之别,鞭与锏使法相似,主要以挡、摔、点、截、扫、盘、板、戳、拦、撩、拨,以及绞压等主。软鞭是软硬兼施的兵器,其特点是身械协调性强。
锏—短兵之一,方形有四棱,连把约长四尺,因形似简故名。锏无刃,每距六七寸有节者,名竹节锏;盖以形之不同而变更其名也。至二十四法之出,则在秦汉以后,创自何人,亦不复可考;惟锏无单用,法重双行,锏为短兵而兼为暗器。唐初的战将秦琼善使双锏。
挝(镐)—古兵杖之一长一丈三尺,柄端安一大拳,拳握一笔,纯以铁制,此器大约赤始于周秦之世。
殳(棍)—之由来已久,按棍之有法,实始于魏;孝文时沙门跋陀入少林寺,始以棍法传入,惟非僧不授;唐之昙宗,宗之明性,又继其宗派而阐发之。
叉—之由来,较各种兵器为后,叉为古时猎兽之器。至飞叉之法,宋代以前,迄无所闻,相传创之者为宗泽偏将张纯。
钯—神农之遗制,钯有齿,可以筑击,齿上有盘接柄,形略如镋,可以冲击,反手则如用斧脑,击捶等法,无所不宜;柄又能挑格肘击,其盛行于铁器时代也。
套索—一种暗器,绵绳套索为器中之尤軮者,较诸軮鞭流星锤为更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4d1d462783e0912a2162a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