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三条底线

2023-02-04 02:26: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三条底线》,欢迎阅读!
三条,宅基地,底线,农村,改革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三条底线

作者:

来源:《新传奇》2021年第09

目前,即使农民全家进城了,他们一般也会保留农村宅基地,以防万一进城失败还有回到农村的退路。正是农民有了退路,中国绝大多数人才有了基本保障,农村才能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与蓄水池,中国现代化才能有出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日前正式发布,其中明确: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 22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兼中央农办秘书局局长吴宏耀表示:宅基地制度改革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十分敏感和复杂,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要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这三条底线。同时也要明确,严格禁止城里人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等,也不能以各种名义强制农民退出宅基地和强迫农民上楼,要确保改革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向前推进。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涉及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为何如此引人关注? 宅基地为何如此引关注

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民在相对耕种不方便的荒地、坡地、旱地上修建住房的用地,这块土地上修建的住房,既是生活用房,也是生产用房。因此,一般都距离耕地不远,有适合农业生产的住房布局,也有各种生活设施。

宅基地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与两个错误认识有关:一是人们常常误解宅基地,把城市建设用地巨额价值的想象附会到农村宅基地上,这就引发了很多人认为农民是抱着金饭碗讨饭吃”;二是很多人认为,目前随着城市建设占地面积持续增加,农村建设用地面积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每年都有所增加,就会造成对耕地资源的挤占,危及中国耕地红线。所以,一些人认为,进城农民应退出宅基地,宅基地就能复垦为耕地种粮食,从而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正是基于这两种认识,一些人认为应当对过去形成的、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需要的宅基地制度进行改革,应当在宅基地上动脑筋、想办法。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院长贺雪峰认为,一些社会大众对农村宅基地投射了过多不切实际的想象。


事实上,在农村宅基地问题上最为重要的是不折腾。之所以不折腾,一是宅基地对农民和中国现代化极为重要,不能轻易折腾;二是宅基地无利可图。

关于宅基地是真金白银,只要允许宅基地进入市场,就有巨额价值,这显然是想当然了。

宅基地在两种情况下具有很高的价值:一是宅基地位于已经城市化或工业化的区域,村庄是城中村或城郊村区,或位于沿海城市经济带内,农村宅基地可以享受到城市二三产业发展附着在土地上的超级地租,从而获利;二是国家为保护耕地,每年下达给地方政府偏紧的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增减挂钩来获得新增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但这里并不存在所市场,只是计划调控,也就没有创造出宅基地的价值,不过是土地再分配价值而已。事实上,中国绝大多数宅基地都集中在并无区位优势的中西部农村。 在较长时期保留进城农民的宅基地,有何合理性

事实上,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农民也在快速分化。从农民家庭内部来看,当前,中国绝大多数农民家庭都已经形成了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结构,即农民家庭中年轻子女进城务工经商,中老年父母留村务农。因此,农村宅基地和住房对于农民家庭极为重要,老年父母仍然可以依托农村住房来生产和生活。农村生活成本低,农业生产有收益,半工半耕的农民家庭反而有更强能力来支持子女进城安居。

当前,中国仍然有大约6亿农民留守村庄。对于他们来说,宅基地和住房是他们的家,是生产生活必需品。不仅对留守老年人十分重要,而且也吸引那些进城农民在年老时返乡居住生活。可以说,只要农民与土地结合起来,他们就容易获得低成本高质量的生活保障,减少国家养老压力,甚至可以成为应对社会老龄化压力的重要手段。

从农民家庭之间的分化来看,当前中国少数农民家庭已经全家进城,不再从事农业生产甚至完全脱离农村生活。

目前,这一群体比例不是很高,可以预计比例会不断提高。但我们可以发现,即使农民全家进城了,他们一般也会保留农村宅基地,以防万一进城失败还有回到农村的退路。正是这种返乡退路让进城农民具有比较强的进取心甚至是冒险精神,他们会说:努力一拼,失败了大不了回去种田!

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村宅基地、住房和村庄是农民的基本保障,是他们安全感所在,也是国家不允许农民失去的。正是农民有了退路,中国绝大多数人才有了基本保障,农村才能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与蓄水池,中国现代化才有出路。


此外,进城农民在城市安居了,他们的心理归属和精神家园很长时间还会与村庄和家乡有关。保留他们在农村的宅基地,有助于进城农民慢慢适应中国的城市化与现代化,不仅给进城农民保留退路,还让农民具有家乡的心理归属以及落叶归根的心理期待。

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较长时期保留进城农民的宅基地,不仅具有合理性而且十分重要。

农村宅基地为何不能轻易折腾

保护耕地、节约土地是中国国策,但保护耕地是战略,而非策略。

当前,中国耕地存在普遍的季节性抛荒甚至全年抛荒,退耕还林、退耕还湖、退耕还草近几年也正在大规模推进。这充分说明,只要守住耕地红线,中国并不缺少耕地。等到中国城市化完成,8亿农民大多数在城市体面安居,农村宅基地不再是构成农民的基本保障和最后退路时,再将农村宅基地复垦为耕地也为时不晚。

由此可见,在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宅基地对农民仍然极为重要,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了缓冲。近年来,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依法加强农村宅基地的管理,总体是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人民论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4d0aa1948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