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发展农村非政府组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欢迎阅读!
发展农村非政府组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摘 要]农村非政府组织因其公益性、民间性、非营利性的特点,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支点。为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农村非政府组织的优先发展方向应为:发展专业经济协会,发展社会文化组织,积极鼓励基金会发展,大力扶持农村教育类非政府组织。
标签:非政府组织;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方向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三农”问题解决的好坏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能否顺利实现。20多年的农村改革与发展,全面肯定了家庭经营在农业经营、农村发展、农民致富中的基础地位,农户成为当代中国农村基层的基本形态。正因如此,“三农”才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并缺乏合适的组织载体,导致其自身利益难以保障,自身发展空间极为有限。现行村民自治组织难以承担起整合和维护农村、农业、农民的力量与利益的重任,使得分散的农户、农民形不成合力。在这种情况下,农村非政府组织悄然走入了我们的视线。
非政府组织是英文NGO的中译,在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官方称呼是“民间组织”。迄今为止,非政府组织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美国的莱斯特·萨拉蒙教授把同时具备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的组织定义为非政府组织。因其反映了非政府组织的根本性质,此定义被人们广泛引用。然而,我国正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严格的定义不能准确体现我国非政府组织特别是农村非政府组织的范畴。中国农村的非政府组织,既包括现存的一些农村组织,也包括需要发展的组织,不仅指公开合法的非政府组织,而且还应包括一部分实际存在而缺乏法律支持的非政府组织。从主要职能看,可以将农村非政府组织划分为权力组织、互助组织、附属性组织三种基本类型。具体来说,权力组织为村民委员会,互助组织为各类农村经济协会,附属性组织包括共青团支部、民兵营、妇代会、治保会等。中国自古以来有“皇权不下县”的传统,农村地区的治理更多地依赖于民间社会。发展农村非政府组织,将是我们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崭新途径。
一、农村非政府组织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为了加快农村建设,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农村非政府组织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这是由农村非政府组织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农村非政府组织的本质特征体现在“公益性、民间性、非营利性”上。首先,公益性特征适应了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公益性决定其服务性,即它存在的目的是为广大村民的利益服务,这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其次,民间性特征有助于新农村建设。农村属于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有着血缘、亲情、乡情等私人关系,并通过这些关系联系起来,
构成一张社会关系网。农村非政府组织来源于农村,和农民存在着天然的联系,易于得到农民的认同,它完全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整合民间资源,服务新农村建设。再次,非营利性特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保障。农村非政府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它的存在目的就是服务农村。新农村建设中会有大量资金投入到农村,这会刺激一些利欲熏心的经济组织把目光投向农村,而农村致富的迫切心情正是可以利用的机会,近年来屡见不鲜的坑农、骗农案件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大力扶持、发展农村非政府组织,使它们具备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的本领,真正从源头上抑制坑农、骗农现象的发生。
二、新农村建设下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方向
发展农村非政府组织,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税完全取消之后,直接面向农村的乡镇政府失去了部分财政来源,影响了其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而农村非政府组织可以补这个缺位。目前,农村非政府组织的角色应该定位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上,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农村文化建设服务、为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为农村可持续发展服务。
(一)发展专业经济协会,服务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作为农民自发成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新型社会组织,是联结农民、企业和市场的纽带。在新时期,农村经济协会的重要性不可小觑。培育和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有利于提高农民和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解决千家万户组织生产、产品销售的难题。目前,农村经济协会的发展势头迅猛,以山东省为例,注册登记和备案的农村经济协会已经达到6393个,加入农村经济协会的农民会员达到494万人,分布在林业、畜牧养殖业、渔业、蔬菜加工业和农产品流通业等部门。“’农村经济协会已经成为山东省农村中分布最广、最具有生机活力、发挥作用最好的非政府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二)发展社会文化组织,塑造农村“乡风文明”
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能否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存在的普遍情况是: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家里剩下老人、妇女、孩子,家庭内部存在很多矛盾;长期以来农村基层的文化生活比较匮乏,除了干点农活之外,就是打麻将赌博,社会风气不良;还有一些家族势力、宗教势力也在快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充分发挥有利于乡村文化良性发展的社会组织力量,才能有效遏制赌博、腐朽、粗俗文化和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的蔓延传播。为此,必须加强农村社会文化组织建设,大力培育适应新农村社会文化建设需要的各类农村非政府组织。比如说成立医疗合作组织,定期引入一些志愿者、民办医疗机构开展义诊活动、给农民提供一些卫生知识,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可以成立一些老年协会,把大家组织起来,定期开展一些活动,如收看电视、收听广播、做手工艺品等,既能有效地实现农村老年人群的自我管理、自我娱乐、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还使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和不同需求通过民间组织得到实现,达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还可以成立妇女协会,农闲时把大家组织起来,交流科技、文化、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知识。
(三)积极鼓励基金会发展,推动农村社会保障事业
基金会属于非政府组织的一种。截至2005年底,我国实有基金会975个,其中非公募基金会2253个。日益活跃的基金会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它同时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的一种有效途径。为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要积极引导设立面向农村的发展基金,特别要鼓励支持非公募基金会的发展。农村中的社会保障问题、老人的养老问题、孩子的上学问题、五保户的救助和残疾人等现实问题需要创新途径去解决,基金会恰恰是一个可行的办法。随着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一些民营企业家包括乡镇企业家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开始注重社会责任,可以引导让这部分先富起来的个人和企业拿出一部分资金,成立非公募基金会,面向农村做一些公益事业,在使其获得社会荣誉的同时,也对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大力扶持农村教育类非政府组织,提高农民工技能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使得每年大约有100多万农民失去土地。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并大量向城市转移,但是他们缺乏工作技能,只能从事一些建筑、安装、搬家等简单的体力劳动。农村非政府组织可以发挥非政府组织的联系优势,邀请科技、教育、劳动保障事业中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免费或以低于成本价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就业中的竞争力;对没有考上高中和大学的农村学生提供职业教育的机会,使其变成技术工人。总之,想法设法尽快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与企业搞好对接,拓宽农民就业空间,为农村劳动力就业创造条件、搞好服务。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4ad66e671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