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课外古诗词四首

2022-07-21 19:12:1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七年级课外古诗词四首》,欢迎阅读!
四首,古诗词,课外,年级
课外古诗词四首(七年级语文

一、《秋词》

1. 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心境的句子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2.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抒发自己远大志向的诗句是: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3.本诗作者表达了对秋的什么迥异态度?

答:借“鹤”,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排云直上,矫健凌厉,体现了激越向上,积极乐观人生态度。 4.你认为这首诗最可贵的是什么?

答:这两首诗最可贵的是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5.你是如何理解第一首诗中的“鹤”的?

答: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

6.诗的一、二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用的是什么手法?

答: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用了对比的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来表现的。 7.结合具体形象简要说说最后两句诗对你人生态度的影响。 答:虽遭遇人生坎坷,仍要不屈不饶,具备奋斗精神。 8.赏析“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诗句。

:自古以来文人笔下的秋天,往往是肃杀、冷清,令人伤感凄凉。而在我看来秋天远胜初春。诗人一反常情,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抒发了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情感。 10.“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

答:秋天天高云淡,爽朗明快,在诗人看来更易激发灵感和激情,使人产生积极奋发,昂扬向上的精神气概。诗中蕴含着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11.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句。

答:诗人抓“鹤飞冲天”的景观加以描绘,展现出了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似乎也载着诗人的一缕诗情,直冲霄汉。在诗人看来“鹤”是不屈的化身,它给于读者的感受,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色彩,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12.“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有何妙处?

答:“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黄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13.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答:借托鹤冲天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二、《夜雨寄北》

1《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写出了对未


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诗中表达作者渴望团聚及美好愿望的句子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诗人想像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边回味这巴山的绵绵夜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答:表达了诗人渴望和妻子团聚的心情。 4、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2分)

答:“涨”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涨”字一词,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

5.“秋”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两个“期”字,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点名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漂泊在外的寂寞。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6.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答: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 7.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全诗表达了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8.这首诗写了哪两种不同的时间和空间?

;时间:分离的现在和会面的将来;空间:诗人独处的巴山与亲人团聚的北方(长安)

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诗中的“僵”“孤”,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何作用?

答:“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出意志坚定不移。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答:表达作者要收复失地,为统一国家而献身的愿望。 3、理解“风吹雨”在文中的作用。

答:通过“风吹雨”把现实和梦境结合起来,自然而又巧妙。“风吹雨”照应了诗题,同时窗外的风雨声与战场上的马蹄声很相似,引出了下一句。

4、诗的前两句写自己虽年老体衰,闲居僻野, 但仍不自悲自伤,期待着江山一统。后两句诗写梦中报国杀敌,表达自己为收复失地 、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抒发了炽热的爱国情怀

四、《潼关》

1、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云以人的动作“簇拥”,赋予河流以人的情感“嫌弃拘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北方山水的壮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2、山水本无情,只不过是大自然的景观,为何谭嗣同的眼里,山水都似乎有了壮怀激烈的举动? ;14岁的谭嗣同,当时面临的中国正是一个软弱无力,被列强随意欺凌的国家,14岁的谭嗣同对此深感愤慨,在随父上任的途中已经是满腔热情渴望为民族国家争取光荣,面对北方的壮阔山水,感觉跟自己的那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改造国家命运的心情相似,移情于物,所以才写下这首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3c7afa7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7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