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内外犯罪》,欢迎阅读!
国外研究青少年犯罪有很长的历史,如果从龙勃罗梭创立资本主义犯罪学理论算起,也己经有一百多年了。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学术流派和众多的理论观点,在国外影响比较大的有犯罪生物学、犯罪心理学和犯罪社会学三大流派的一些主要观点加以简单介绍。 一、犯罪生物举理论,犯罪生物学理论产生于十九世绍七十年代,当时资本主义正开始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转变,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带来了经济繁荣、技术进步,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犯罪逐年增多,尤其是青少年犯罪增长更快,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现实生活中的犯罪问题作出解释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犯罪生物学理论应运而生。 犯罪生物学派是意大利的龙勃罗梭及其追随者创立的,早期犯罪学物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龙勃罗梭;菲利,加罗法诺,他们在研究犯罪过程中,都坚持用生物学观点解释犯罪,认为遣传是造成犯罪的主要根源。二、犯罪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状态同犯罪的关系的一种理论。关于犯罪心理学的早期研究,一般都从精神病理学入手,例如法国 医师代斯皮纳( 1812~1892 )认为犯罪者缺乏道德感情,刑罚对他不起作用,重要的是要予以教育或隔离 。龙勃罗梭提到过天生犯罪人的精神特征是变质的精神状态 。其学生加罗法洛则提到由于缺乏基本的道德感情(同情、正直)而实施的犯罪,属于自然犯的行为,其人则是典型的犯罪者。后来的犯罪心理学不同,侧重研究一般人的精神状态与犯罪的关系。在这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是S.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他的学 生 A.阿德勒( 1870~1937)的个性心理 学。弗洛伊 德认为人的个 性或 人格是由“伊德”、“自我”和“超自我”形成的。“伊德”是一切生来本能(如食、色等)的源泉。人们的活动方向,主要是由下意识的性本能决定的,犯罪也是如此。这就是有名的泛性欲说。从他的论述中可以看到,当“自我”要求获得本能的满足而又不能按照“超自我”所要求的、能为人们所接受的方式来实现时 ,就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弗洛伊德认为刑罚是没有意义的。阿德勒不同意泛性欲说,认为犯罪的主要原因是“自卑感复合”。三、犯罪社会学,西方犯罪社会学围绕犯罪原因问题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理论,其中主要有:1、社会原因说,代表人物是法国犯罪学家、社会学家和法国法医学教授A.拉卡萨涅等。他们强调不能否认犯罪的个人原因,更应重视其社会原因。塔尔德批评了以意大利犯罪学家C.龙勃罗梭为代表的刑事人类学派提出的犯罪人类学理论,认为犯罪实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可以用一般的社会规律来加以说明。拉卡萨涅则把犯罪比作细菌,把社会比作培养基。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也用研究犯罪问题,认为犯罪是正常的、必然的现象,不是社会的病理现象,原因是社会自身失去了控制力。当社会的尊严、权威、神圣逐渐削弱或丧失时,社会的连带性、结合性也随之崩溃,这种社会状况就是产生犯罪的母体。2、三元犯罪原因说代表人物是费里。他从个人原因、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三个
方面分析犯罪,着重研究经济状况、工农业生产、社会教育、舆论、习惯等社会原因对犯罪的影响,主张进行社会改良。费里曾任意大利刑法修改委员会负责人,这使他的犯罪社会学理论体现在刑事立法和刑法改革中,影响到后来的刑法发展。3、二元犯罪原因说,代表人物是李斯特。他批判了龙勃罗梭的天生犯罪说,也不完全同意费里的三元犯罪原因说,主张从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两方面分析犯罪。他不否认遗传素质对犯罪的影响,但更强调造成犯罪的经济和社会的原因。4、失范理论,“失范”的概念最早是迪尔凯姆提出来的。美国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家发展了这一概念,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分析犯罪行为的原因。认为社会一方面大力强调成功,一方面却没有提供获得成功的正当手段,或是本身限制了一部分人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人们不得不采取最有效的、尽管是非法的手段,造成犯罪。5、随异交往说,1939年由美国学者E.H.萨瑟兰提出。他认为人的犯罪和其他异常行为并非生来就会的,而是通过随异交往学来的。一个人由于与有犯罪倾向的个人或群体之间经常和密切交往,通过文化传播过程学会了犯罪。犯罪的可能性取决于他的年龄,与别人接触的强度,以及与守法者和违法者接触的比率。西方学者还从社会冲突、等方面解释犯罪行为。苏联的犯罪社会学肯定社会因素是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并致力于提出具体的预防措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3a3b9d3ce2f0066f53322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