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雾霾成因经济学分析及解决对策》,欢迎阅读!
雾霾成因经济学分析及解决对策
作者:任云霞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37期
任云霞
(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摘要:雾霾近年来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逐渐引起人们对空气的保护,也有不少学者研究如何治理雾霾问题,但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雾霾的研究却很少。本文阐述了雾霾的概念、危害及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雾霾的形成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雾霾成因;雾霾危害;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D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110-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370001)
作者简介:任云霞(1979-),女,河南驻马店人,管理学硕士,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运筹与管理。
一、雾霾的概念
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雾。从气象学看,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km时的天气现象。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霾就是灰霾(烟霞),是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雾和霾的主要区别在水分含量,水分含量达到90%以上的叫雾,水分含量低于80%的叫霾。80%-90%之间的,是雾和霾的混合物,但主要成分是霾[1]。
二、雾霾的危害
冬雾有“冬季杀手”之称,霾主要是水汽中含有工业废气、地面扬尘、还附着一些细菌和病毒等,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尤其是呼吸道方面的疾病。由于幼儿的抵抗力差,对幼儿的生长发育和体制均有一定影响,具体危害见表1[2]。
三、雾霾的经济学分析
(一)雾霾产生的宏观经济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第二,增加就业;第三,稳定物价;第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3]。宏观经济目标中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目前空气的很大程度的污染,尤其是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和关中地区等城市经济带空气质量的恶化更为明显。自从2013年1月份以来,雾霾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挥之不去。
(二)雾霾产生的微观经济学分析
1.外部影响分析。外部影响,是指单个消费者或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福利造成了影响,但却并没有为此而承担后果。外部影响可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外部经济指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一项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了好处,但他自己却不能由此而得到补偿。外部不经济指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一项经济活动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了危害,但他自己却并不为此而支付足够抵偿的成本[4]。
雾霾的产生部分来自于自然因素,但更多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5]。由于外部影响的存在,使得人们作出有利于自身的选择,选择的结果往往使私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只有当私人收益大于或等于社会收益时,也即是外部不经济时才会使得私人活动的水平高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单个生产者所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当存在外部经济时,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
而单个生产者作为经济人,都会作出利己选择,此时的私人活动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雾霾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企业生产产生的成本由社会共担了,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了。由于环境是整个社会的,受害者人数众多,污染者和受害者之间要达成协议的交易成本太高,另外还很难避免“搭便车者”,因此,污染者的行为很难约束。
2.公共物品分析。排他性是指只有对商品支付价格的人才能够使用该商品;竞用性是指如果某人已经使用了某个商品,则其他人就不能再同时使用该商品。既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竞用性的物品叫做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但却具有竞用性的物品叫做公共资源[4]。环境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作为公共物品,任何一个消费者消费一单位商品的机会成本总是为零,这意味着,市场不再具有竞争性,消费者不再为自己消费物品与其他消费者竞争。如果消费者确切地知道自己面临的情况,即消费的机会成本为零,那么,一定会尽量少支付消费成本来换取消费公共物品的权利,如果所有的消费者都为自己的行为都少支付成本,那么,这种物品就会被过度使用。空气环境是公共物品,因此所有的人都有使用的权力,在污染达到一定限度之前,被污染的空气对一切生物的危害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在此之前应严格要求使用者支付和社会成本相等的私人成本,但由于使用者众多,就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
四、应对策略
雾霾是一个全国甚至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既需要宏观的政策支持,又需要具体的微观政策实施,下面我们从具体讨论解决对策。
(一)宏观政策引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制定其发展目标是,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从“十三五”规划目标不难看出,国家
已经把绿色协调发展提高到政策高度。但具体如何实施,能不能执行下去,还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的出台,尽快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社会形态。
(二)微观措施实施
1.征税和补贴。空气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如果不对污染者的行为加以限制,就会造成空气的严重污染。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措施,对高污染企业征收相应的治污成本,使其为污染承担相应的社会成本,使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这样企业就会为污染付费,自然就会从源头上防治污染,使企业自觉主动地过滤排放废气。按照科斯定理内容,对污染征税,也就意味着把拥有新鲜空气的产权赋予了公众,企业如果想进行生产,又不想治理污染废气的排放,就得交税,就要付出治污成本,由政府统一调配资金治理。对污染征税,这只是其中一种明确产权之后的治理方法。另外,对主动进行污染防治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由于治理污染需要成本,这样,主动治理污染的企业产品成本就会比不治理污染的企业的产品成本高,相对于成本低的产品就没有竞争优势。这种情况下,需要政府给予相应的经济补贴,以鼓励主动治理污染的行
为,这样就减少了外部不经济,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在为社会为政府减轻了治理污染的压力。
2.着力落实排污标准的实施。国家要从政策制定上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排污标准,甚至关停排污不达标的高污染、高能耗企业,走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014年,北京市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发布实施修订后的《汽油车双怠速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柴油车自有加速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等地方标准,修订发布《低硫煤及制品》地方标准等,基本形成国内最严格的大气污染治理地方环保标准。各地方也应该根据污染情况,着力修订各地方排污标准,并加快落实修订后的排污标准,共同创造美好家园。
3.改变粗放式的能源利用。煤炭还是我国能源利用的重头戏,短时期内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对原煤的直接利用,导致大量有害物质排入空气中,如果能对煤炭进行脱硫脱硝和除尘等技术处理,就会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另外,政府应该对煤炭利用企业制定具体的排污标准,对不达标的企业,采取严厉手段责令整改,直至达标方可继续生产。不能仅仅追求粗放式能源利用来换取GDP的提升,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加大新能源研发支持。加大对新能源如风能、水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研发支持,使这些清洁能源更广泛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中,逐渐取代高污染能源如煤炭、石油的利用,从源头上切断污染。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鼓励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使其能够利用新能源来生产。这样新能源的研制和新设备的改造并用,一定能对我们目前的雾霾情况有所改善。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QX/T 113-2010,霾的观测和预测等级[S].北京:气象出版社,2010.
[2] 张华丽. 浅谈对雾霾的认识与控制措施[J]. 广州化工,2013,41(12):173-174,232.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5]胡名威.雾霾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16):13-1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3305d2bde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