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师说》,欢迎阅读!
《师说》
本文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昌黎先生。
一、 重点字词
1、古之学者必有师 求学的人 ..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本来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哪管 ..4、术业有专攻 学问和技艺 ..5、余嘉其能行古道 赞许 .
6、其皆出于此乎 表推测语气,大概 .7、作《师说》以贻之 赠送 .8、士大夫之族 类 .
二、 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2、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
三、 古今异义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2、吾从而师之。 ..
3、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4、小学而大遗 .. 1、古义:用来„„的。 2、古义:跟从并且 3、古义:一般的人 4、古义:小的方面要学习
四、 词性活用现象 1、吾从而师之 .
今义:表结果的连词
今义:表结果、目的的连词 今义:大众
今义:学制的初级阶段
意动用法
2、吾师道也 名词用作动词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形容词用作名词 .4、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形容词用作意动用法 .五、特殊句式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
不拘于时,学于余。
师不必贤于弟子。
六、一词多义 1、于
A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而大声发于水上
B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C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学于余。
D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E 使狐偃将上军,让于狐毛而佐之。
A 介词 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和对象。意义相当于“在”、“到”、“向”、“从”等。
B 介词 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
C 介词 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D 介词 表示比较
E 介词 表示把动作、行为加给通过讨论,相当于“给”
2、道
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 名词 道路 余嘉其能行古道。 名词 途径,方法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名词 原理,规律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名词 主张,思想,演说,道理。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名词 道义,正义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名词学问
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 动词 取道,经过 不足为外人道也。 动词 说,讲
七、翻译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1)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 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 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③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 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 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 吾欲之南海 (3)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③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2de6ef8ba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