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姑娘的信

2023-03-01 12:03: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秋姑娘的信》,欢迎阅读!
姑娘
信息化高速服务于课堂教学 研修主题 怎样让信息化高速服务于课堂教学

背景原因 《秋姑娘的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7课。课文描述了美丽飘逸的秋姑娘分别给大雁、青蛙、松鼠、山村孩子写信,体现了一幅枫叶飘落、大雁南飞、青蛙准备冬眠、松鼠储食、小树即将穿“冬衣”的秋景图,同时使人感受到秋姑娘对朋友们的关怀与体贴。结合网络教学的发展,通过本课探讨,如何让网络更好的服务于当前的教学 活动目标

1.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出发,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9个生字,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语感。教给学生一种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即反复诵读。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发展学生思维水平,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友谊的情感。 学生分析

年级小学生记忆力强,注意力不持久,但想像力丰富。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发展水平。

活动步骤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1(出示实物枫叶图)秋天到了,枫树上的叶子都红了,美吗?闭上眼睛(师拿走叶子,剩下光秃秃的树干),睁开眼睛,你发现了什么?你会怎么问呢? 出示第六自然段: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 2、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读,相机指导朗读。“咦”要读出好奇、惊异的语气和问句的读法。 4、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是呀,叶子都到哪儿去了呢?我们来读读这段话。

【课伊始,就有意识地造成悬念,激起遐想,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实行阅读。

二、自我质疑,揭示课题

1、出示第一自然段: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 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的不连贯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读,实行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

3、再自由读这段话,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4、反馈交流:“片片枫叶”说明秋姑娘写的信很多:“好朋友们”是告诉我们秋姑娘把信写给了谁。

5、指导朗读:读出语气的轻缓。指名读——同桌互读,相互评价。 6、读了这句话,你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的自我质疑是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良策。

过渡揭题: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秋姑娘的信》。板书课题:秋姑娘的

三、品读结合,积累语言 1(播放第二至五自然段的录音)想:秋姑娘给哪些好朋友写信呢?

2、学生回答问题,师相机贴大雁、松鼠、青蛙、山村孩子图(提示学生把话说完整) 3、师:秋姑娘在信上写了什么呢?请小朋友打开书大声朗读,你最喜欢的信能够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课文)


4、出示词语,检查学生读的情况。 大雁小心青蛙被子着凉生病 松鼠准备充足食品山村裹

5、小朋友读得很认真,你愿意为大家读秋姑娘写给哪位好朋友的信呢?(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教学第二至五自然段)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提供句式:秋天到了,大雁要(),秋姑娘让它们() 2、还有哪儿不懂的能够问一问。相机板书:南去

3、师:是呀!秋天到了,大雁要到遥远的南方去过冬,一路上一定会遇到很多危险与困难,所以秋姑娘让它们——多加小心。 4、你觉得秋姑娘怎么样?

5、指导朗读:指导体会读出关心、体贴的语气。指名读——范读——指名读——齐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读得怎么样。 “评价”不再是老师的专利,学生在自评与互评中明白了自己的优缺点,发展了语言水平。

2、交流读懂的与不懂的地方。 理解:冬眠

(出示图)瞧,冬天到了,青蛙躺在洞里不吃也不喝,要睡上整整一个冬天呢!还有哪动物也和青蛙一样过冬的?(刺猬、蛇、癞蛤蟆、蚯蚓……) 师:小朋友知道的课外知识可真多呀!这些动物都要“冬眠”。齐读:冬眠

【概念是思维的基础,教给学生准确的概念是双学的基础要求。结合学生的课外知识和生活经验来理解词语,较直观形象,学生易懂。

3、师:你能用这样的话说说吗?出示句式:秋天到了,青蛙要(),秋姑娘让它() 4、指导朗读:读出秋姑娘担心吵醒青蛙的语气。指名读——同桌互读——男女生比赛

过渡:其余两封信分小小组学习、交流。 反馈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读懂了什么?

2、交流不懂的地方,小组间相互补充,教师适时点拨。 板书:准备食品 3、理解:充足

想想小松鼠会准备哪些食品呢?(松子、松果、花生……)这些食品够小松鼠吃整整一个冬天了。齐读:充足

4、指导朗读:把体会到的用朗读表现出来。指名读——引读——小组比赛读。 反馈第五自然段

1、读一读,交流。板书:给小树裹上“冬衣” 2、出示课文插图,观察山村孩子为小树裹“冬衣” 质疑:(出示“哭”树、“笑”树)猜一猜,哪一棵树已经“裹上了冬衣”?为什么?“笑”树会怎么说?

3、比赛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四、指导背诵,内化积累

1、看着图,自由尝试背一背自己最喜欢的信。 2、指名背诵,能记住几封信就背几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223f83317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0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