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1]》,欢迎阅读!
《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总分”结构的段落,初步领悟“描写”这种写作手法,并能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2.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齐读课题。
1、上次课我们初读了《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那这些词语你认识吗?
2、那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内容? 二、精读课文。
(一) 学习第二自然段: 1、初读,了解大意。
师:那课文是如何描写庐山云雾的姿态的呢?谁来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说说课文写了庐山云雾的哪些姿态? 2、再读,在头脑中构建四种云雾的图画。
师:会读书的孩子,还会把书上的文字变成脑海中的画面。咱们再来试着读读第二自然段,这次要边读边想象,看看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明白了吗?开始。 自由读,想象。
同学们,你眼前出现了几幅画面?具体说说?(笼罩在山头的 缠绕在半山的 弥漫山谷的 遮挡山峰的) 3、绘画,评画。
师:我们一起合作,把不同位置的庐山的云雾画下来,好吗?要画云雾得先画山,有了山的衬托,云雾才显得更加洁白! 师绘画。
笼罩在山头的云雾谁来画?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弥漫山谷的?遮挡山峰的? 其它的同学,咱们有更重要的任务,请你们对照课文,看他们画得怎么样。 看第一幅,理解“笼罩”,(教师手势动作) 正因为这样笼罩在山头,所以文中把它比作了?
看第二幅,云雾缠绕在半山腰,文中又把它比作了?为什么不比作皮带、腰带而比作玉带呢?(轻、白)是啊,青山葱翠,云雾洁白而温润,有着白玉般的光泽。谁来美美地读读这句话?
第三幅,弥漫山谷的云雾呢?我们就来看看这茫茫的云海(出示“云海图”),像海一样广阔,能读好这句话吗?
第四幅,遮挡山峰的云雾呢?巨大的天幕上接着天,下连着地,把整座山峰都遮住了。谁来读?
师小结:孩子们,我们把书上的文字变成了一幅幅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理解了文中词语的意思。你们真会读书,真了不起!
4、指导朗读。
师:会读书的孩子呀,还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让这不同姿态的云雾呈现在大家面前。我们试试,通过你们的读,让我们感受到这画一幅有一幅的姿态,一幅有一幅的韵味,好吗? 齐读。
5、理解本段的写作方法。
庐山的云雾是不是只有这四种姿态呢?从哪儿可以知道? 跟老师一起写“千姿百态”,“姿”的横长一点,“态”的撇捺要舒展。
这个词是说有一千种、一百种姿态吗?而是表示什么意思呢?在许多成语中,千百都不表示具体的数字,而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还有哪些姿态呢?
比如两峰之间的云雾,像什么呢?(天桥、丝带、彩虹桥、)
山脚下的一团云雾,又像什么呢?。指名说(小河、牛奶河;堆积在山脚的云雾像白色柔软的棉被;盘绕在山脚的云雾,像毛绒绒的大靴子。)
小结:不同的云雾,站在不同的位置,它的样子不同,不同的人看,它的样子也不同,这就叫(千姿百态)。这么多种样子,用上书上的一句话就能概括,是哪一句?齐读这一句。这一句概括了整个自然段的内容,咱们把它叫做中心句,拿起手中的笔,把它画下来。
读书的时候,咱们要特别关注这样的句子,它能让我们更快,更准确地把握自然段的意思。
(二)第三自然段。
1、找中心句。师:这静态的云雾已经让我心动,倘若有微风吹来,庐山的云雾便或聚或散、或浓或淡,更加神秘莫测。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自读,指名说。刚刚学完就能运用,真了不起!板书:瞬息万变。
“瞬”是眼睛眨一下,“息”是呼吸一次,从“瞬息万变”中,我们能感受到庐山的云雾变化———变化又多又快
2、找一找,从这一段的哪些词语中能感受到庐山云雾变化之快? 刚刚、转眼间、明明、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 怎么读,才能让人感受到云雾变化之迅速? (生练读,指名读,评价)
3、这一段写出了云雾的哪些快速变化?
从“一缕轻烟”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从“一匹白马”变成了“一座冰山”。 由“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你联想到哪句诗? 4.想想填空: 5.感情朗读:
(三)第四自然段: 1、体会感情。
师:可惜,我们就要这样和庐山说再见了,想走吗?愿意走吗?文中有一个词也表达了这种感受,是哪个词呢?(流连忘返)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把这一段齐读一遍。再读。读出依依不舍。 2、理解内容。
是什么让我们流连忘返?(庐山、云雾)
有了这庐山的衬托,庐山的云雾才显得这样千姿百态;有了这云雾的缭绕,庐山才更显得神秘莫测。庐山和云雾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生动、灵动、美丽画面,就让这幅美景静静地流淌在我们心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1349eeb86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