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人的苦与乐,流淌在诗中千百年

2022-10-21 06:15:1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农人的苦与乐,流淌在诗中千百年》,欢迎阅读!
诗中,农人,千百年,流淌
农人的苦与乐,流淌在诗中千百年





农人的辛苦与乐趣,千百年来都是一样的。翻开《唐诗三百首》,随意翻到的一首,是一个并不很有名的诗人的作品,颜仁郁的《农家》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诗意显而易见,半夜时分,即唤醒还在酣睡的孩子,趁着天还未亮,要赶快去耕地,家里的耕牛瘦弱无力,耕了一段之后就渐渐没有力气了。农人不易啊,外人并不知道其间的辛苦,还以为地里的稻谷是自己就生长成熟的呢。 感慨一千多年过去,农人的情感与际遇,似曾相识,那么真切,仿若就如眼前发生的事一般。不知诗人家中有几个孩子,想必不应该只有一个。孩子是贪睡的,很难被叫起来。

在不情愿中被自己的家长拉起来,趁着还未亮透的夜色,就要下地去了。老黄牛是一定要牵上的,虽然瘦弱,但它肯定是劳力中的核心。小孩牵牛于前,大人扶犁于后,老牛低首缓行,徐步向前。

大概午间时分,主妇会把做好的饭送至田间地头。当然,如果今天耕地进展快一些,或许可以提前回家吃饭。不过念及老牛无力,想快也是快不了的。中国的农人代代如此,把自己画进了这幅标准的耕牛图里。 又能联想到另一首更为人们所熟知的诗歌《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其实这两首诗在内容及意境上有相似之处。农人不易,中国作为自古以来的农业大国,农人、农事以及由此产生的农业文明,是一个民族的根脉。二十四节气,就是因农事的需要而被创造出来且沿用至今。文化的传承,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这也说明,文化传承并不是虚的,它是很具体很生活化的事情。 农人的生活,除了艰辛之外,也有很多逸趣,比如下面这一首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此情此景,一副多么生动鲜活的农家耕织画,白天耕种,夜里仿麻,儿女个个各司其职,各有任务分工,更小的孩童还不懂得这些农活是什么,也不知道怎

么做,却也学着大人的样子,有模有样地比比划划,半学半玩地在哪里种瓜呢。 生活辛苦,但生活也有乐趣,也有令人神往的一面,田园之美,乡野之趣,孩童之天真,农家生活的简单、淳朴和充实,跃然纸上。


文章读多了,诗词看多了,就会发现古今之人的情感和趣味,几乎一模一样,人性的进化是很慢的,对美的追求和向往,对殷实富足生活的企盼,对乡野的坚守与耕耘,都成了中国人骨子里的最深层的东西。

于喧嚣之中,给自己的心间留一份田园之美,田园之趣,是一种心灵的纯美的追逐,好山好水,淡淡乡愁,此间真意,唯经历过岁月的浮华之后,才能领略体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106edfe25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e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