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掌握“通感”的修辞手法教学设计和反思》,欢迎阅读!
学科 课题名称 难点名称
语文 年级/册 高一
掌握“通感”的修辞手法
“通感”的修辞手法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
什么难
容易和比喻混淆
难点分析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
什么难
学生不易理解通感,容易把这个修辞手法当成比喻
通过所学课文进行分析讲解
难点教学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掌握”通感”的修辞手法
一、什么是“通感”?
通感即移觉,是一种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的形式沟通起来的特殊修辞方法。
钱钟书先生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 二、从《荷塘月色》中学习通感的修辞手法
知识讲解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难点突破) 此处运用通感将嗅觉移为听觉,写出荷香的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飘渺、沁人心
脾等特点,使意境变得更加优美。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此处运用通感,由视觉转为听觉,月的光华和阴影,朦胧婆娑,相互映衬,以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旋律来形容它们的和谐声响,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给人一种悠扬、优美的感觉,同时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将读者带到一种美好的幻景。 三、通感的作用
使用通感修辞法,通过词语的移用,沟通人们的不同感觉,可以启迪人们的感觉联想,强化人们的心理感受,体味余韵。
三、通感的常见类型 (一)、由听觉移到视觉 所谓眼见为实,视觉是最直观也是传达性最强的感受。我们见到的东西往往更为真切,用视觉描绘将会达到深刻的体验。
女子们朗朗的笑声,像水上的波纹,在工地的上空荡漾开去。(钢焰《绿叶赞》) 由听觉感觉到的“笑声”,移到视觉感觉到的“波纹”,通过层层波纹的延伸感,描绘出工地上一片欢乐之景。 (二)、由听觉移到味觉
这是妈妈的歌声,妈妈的歌声多么甜蜜呀! 用甜蜜描写妈妈的的“歌声”,展现出温馨美好的亲情。 (三)、由视觉移到味觉
黎明的鸡血红又热辣辣的在东方散发出奔放的晨光了。(迟子建《原始风景》) 把黎明时看到的天空的颜色,移到品尝到的味道上,把眼前之景写活了,使人感受贴切。 (四)、由视觉移到听觉
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钱钟书《围城》)
由视觉感知的“笑意”移到听觉感知的“余音”,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方鸿渐为唐小姐痴情的情态。交响乐是一场恢宏绚丽的音乐盛宴。 (五)、由视觉移到触觉
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杨朔《荔枝蜜》 由视觉感知的“蜜蜂”移到触觉感知的“疙疙瘩瘩”。 (六)、由视觉移到嗅觉
“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李白)
诗人把“雪花”与“春风”联系起来,把“雪”说成春风中的花,当然就香了,视觉通于嗅觉,写出了层次丰富,令人玩味的立体意境。
(七)、由嗅觉移到听觉
花园里芬芳的香气幽幽袭来,仿佛那低沉的筝鸣,慑人心神。
将嗅到的“香气”用听到的“筝鸣”来形容,这是嗅觉到听觉转化。 (八)、各种感官的综合运用
除去上述的各感官之间的转换,还有将多种综合的运用,这样的多重感官交错,效果往往也更丰富具体。如郭风《叶笛》中描写的“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用听觉,将花香的嗅觉和明媚的视觉相互交错,传达出一曲悠扬,撩人情思的笛声!还如鲁彦的《听潮》“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象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温柔”的触觉,“芳醇”的嗅觉,“微风拂过琴弦”的听觉,以及“落花飘零在水上”的视觉,融为一体,海的形象鲜明的跃然纸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0f5d70729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