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理解“福利国家”》,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理解“福利国家”
作者:冒礼梅
来源:《教育界》2010年第19期
“福利国家的出现”是江苏历史高考的知识点,但人民版教材却没有进行解释或说明,这使得使用人民版教材的广大学生对“福利国家”这一知识点模糊不清。本文就此对“福利国家”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说明,以帮助使用人民版教材的学生理解掌握这一知识点。
二战结束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使“福利国家”发展起来,最典型的是北欧国家,成为西方福利国家的“橱窗”。此外,荷兰、澳大利亚、乌拉圭、新西兰等国也是如此。另外,由于石油收入的增加,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尔、巴林、阿曼等产油国也成了福利国家。 一、含义
福利国家是一种国家形态,福利是这种国家形态的特性,它突出地强化了现代国家的社会功能,指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公认的高标准的社会服务。 二、实质
其实质是国家运用行政手段干预社会财富的分配。
三、发展历程
1.起源:“福利国家”概念源起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现代福利制度起源于英国,其思想主张被概括为“3U”思想:普享性原则(universality),即所有公民不论其职业为何,都应被覆盖以预防社会风险;统一性原则(Unity),即建立大一统的福利行政管理机构;均一性原则(Unifor-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mity),即每一个受益人根据其需要,而不是收入状况,获得资助。此后,这一概念被推广到其他国家。
2.实践:20世纪_30年代经济危机后,罗斯福新政实行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措施,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
3.发展、完善:二战后至70年代初是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时期。此时的资本主义经济经过复苏阶段,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经济的高速增长为福利国家的完善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社会福利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的保证。英国工党艾德礼政府最早宣布建立福利国家,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福利国家”逐步发展起来。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福利国家”发展逐渐完善。以瑞典为例,公民享受由国家统一提供的社会保障主要有六大类:一是儿童保障,每个孩子出生前后,父母可以享受累计450天的补贴产假,每个1岁至16岁的儿童,每个月可以领到相应的儿童补贴。二是教育保障,从小学到大学一律实行免费教育。三是医疗与病休保障,人们在生病期间不仅可以享受几乎免费的治疗,而且从病休的第二天起领到80%的病休补贴。四是失业保障,失业者从失业的第六天起从国家得到80%的失业救济。五是住房保障,这主要是向低收入的有孩子家庭和退休者家庭提供的保障。六是养老保障,全国所有人无论有没有工作过,都可以在年满65岁后领到最低限额的养老保险金。但实际上,完全以“3U'’标准来衡量,真正的全民福利模式,在任何国家都没有完全实现。
4.改革: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因石油危机而引发世界性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了“滞胀”困境,经济危机引发了“福利国家”的危机。作为现代福利国家发源地的英国,开始逐渐缩小福利规模。进入80年代,因“福利国家”制度导致财政不堪重负,各国政府开始进行改革。这场改革席卷包括美国在内的几乎所有西方发达国家。改革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打破福利“大锅饭”的过程。用北欧国家的话来说,是“从福利到工作”的转变,用美国的话来说,是“拯救社会保障制度”。 四、作用
福利国家制度的实施,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果。
首先,它缩小了贫富差距,维护了社会稳定。各国政府通过对不同收入的阶层实行有差别的税收政策,缩小了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其次,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公民个人自由。社会保障制度具有普遍性,从生到死的保障增强了社会中下阶层对失业、疾病等风险的抵御能力,扩大了公民个人自我设计、自我选择的自由。
第三,体现了团结互助的精神。福利国家的特点就是把大量的财富从就业者方面向正在成长的一代和老一代进行再分配。虽然这种帮助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出现,但它体现了一种“强制的”团结。
总之,福利国家制度在战后至70年代对于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存在的问题
实行福利国家制度的作用显而易见,但也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有:
1.政府税收高。以瑞典为例,据统计,瑞典人平均要拿出60%以上的收入交纳各种税费。 2.企业生产成本高。以法国为例,老板雇佣一个拿最低工资的职工,每月就要为他支付工资和其他各种税费总数达到9163.21法郎(约合1412欧元)。
3.公共开支巨大,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使政府赤字剧增,债台高筑。1988年,丹麦的净外债占到了其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40.2%,瑞典占23.0%,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各国的经济状况恶化。
4.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进而导致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由于各种福利待遇太好,部分失业者缺乏寻求工作的动力。据统计,欧盟在1993~1997年间,各国的失业率平均都在10%以上。在瑞典,职工每年平均病休日,1960年为19.2天,而在1979年则增至23天,许多工厂企业的缺勤率常常高达20%以上,创下了欧洲最高的旷工率。 六、综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0cb48d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