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夜书所见-部编版》,欢迎阅读!
《夜书所见》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促、深”两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
2、感情朗读,理解诗意,背诵古诗。
三、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悟出诗情。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叶绍翁的资料。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一、 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语文课,由庞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孩子们,准备好了吗?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叶绍翁写的夜书所见。
板书: 夜书所见
二、解诗题,知作者
1、作者简介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南宋文学家、诗人。擅长七言绝句。主要作品有《游园不值》《嘉兴界》《四朝闻见录》等。
2、解诗题
(1)你知道这里的书是什么意思吗? 这里的书,就是我们现在“写”的意思。 (2)谁来说说“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 (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三、品读诗文,明诗义,悟诗情。
1、自由地大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 梧叶/ 送寒声,江上/ 秋风/ 动客情。 知有/ 儿童/挑促织,夜深/ 篱落/ 一灯明。
2、多音字:挑tiǎo挑战tiāo挑水
tiǎo ①用竿子等把东西举起或支起。②用条状物或有尖的东西拨开或弄出。
③一种刺绣方法。④拨弄,引动。
tiāo ①用肩担着②挑、担的东西。③量词,用于成挑儿的东西。④选,拣。 3、明诗义,悟诗情。
萧萧①梧叶送寒声②,江上秋风动客情③。 注释: 【萧萧】这里形容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
【送寒声】送来阵阵寒意。
【动客情】使客人产生了思念家乡之情。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风吹梧桐树叶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古诗中用了什么词来形容?(萧萧) 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清冷萧条)
江上秋风动客情。“客”:(诗人)为什么说诗人是“客”?(因为他身处异乡。)
诗人的思乡之情是怎样被勾起的?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反衬出秋夜的寂静。)
梧叶摇落、江上秋风又进一步烘托了深秋寒凉的气氛。秋风起时客未归,瑟瑟秋风撩动着诗人的思乡之情。
萧瑟的秋风吹下梧桐树叶,江边寒气逼人,诗人孤独一人行走在江畔,这个孤身在外的诗人,看到此情此景,会有怎样的心情?又会想到什么呢?一起来读读吧。 知①有儿童挑②促织③,夜深篱落④一灯明。 注释: 【知】料想,猜想。
【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弄。 【促织】蟋蟀,也叫蛐蛐。 【篱落】篱笆。
【诗意】料想是孩子们在拨弄蟋蟀,因为夜深了,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会使客居在外的诗人想到什么呢?
(这两句由深秋夜晚的灯火想到的生活场景。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留恋,更显诗人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四、课后习题
1、朗读指导:
朗读《夜书所见》时,用舒缓的语调读出诗人客游在外的孤独郁闷。
2、背诵指导:
《夜书所见》:“梧叶、寒声”→“秋风、客情”→“儿童、促织”→“篱落、灯明”。
3、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这首诗写的是秋天的景色。从第二句“江上秋风动客情”中的“秋风”可以看出是秋天。 五、课堂小结:
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是个绚丽多彩的季节!深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让我们一起用心感受秋天独特之美吧!
1、试背古诗。用同桌互背、指名背、小组赛背等方式熟背古诗。 2、画一画自己心目中的秋天。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0ca6418ab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