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专题阅读研究 》,欢迎阅读!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专题阅读研究
作者:王敏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2020年第08期
摘要:新课标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效地进行文本的整合,开展合理的专题阅读,从而全面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苏教版语文必修一“月是故乡明”单元教学为例,阐释在学习任务群引领下的专题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专题阅读;教学策略
2017年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提出了18个任务群,明确指出了注重专题阅读对学生语文学习素养提升的作用。专题阅读改变了单一阅读模式,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层次,非常符合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高中语文要求学生阅读要有广度、有深度、有难度。在任务群背景下,有效地进行专题性阅读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在实施专题阅读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以下现象:一是以练代讲。教师往往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来取代文本的讲解,认为专题阅读就是多选择一些文本进行习题讲解。学生长期采用这种阅读模式,其阅读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思维也会随之迟钝。二是形式上是专题阅读,实质上是单篇阅读。有些教师只注重专题的选择,在教学中却不能注重阅读过程的专题性、整体性。三是专题阅读的文本选择缺少一定的指向性。在专题阅读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文本与文本的不融合,存在随意拼凑文本的现象,这表明一些教师对“专题阅读”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教师需要在开展专题阅读前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文本和专题,为学生开展专题阅读奠定基础。在开展专题阅读时,教师要注重在课堂上以主问题来带动整个专题,全面把握专题阅读的整体性和延展性。教师还需要注重情境的设置,将学生学习的内容有效地转化为学习的成果。笔者以苏教版语文必修一“月是故乡明”单元教学为例,谈一谈在任务群背景下有效开展专题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阅读前:注重学情测评,有效确定专题阅读议题
阅读前,教师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阅读,同时完成学情测评,为教师选择合适的专题阅读的议题提供一定的方向。比如,苏教版“月是故乡明”这一专题,教师可以布置以下学习任务:结合每一篇文本,写一写文本之间在写作方法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结合本单元文本的内容,选择议题写阅读评论;搜集与本单元专题相关的阅读资料,对本单元学习内容进行补充。
学生依据学习任务开展有的放矢的阅读,教师根据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有效地选择专题阅读的议题、讲解的重点以及需要补充的内容。比如,笔者根据学生学前任务的完成情况发现许多学生不能确定议题,一些学生只是进行了简单的摘抄加赏析,不能找出本单元文本的
共性特征和主题思想。还有一些学生确定的主题不一,有的学生认为是“思乡”,有的学生认为是“爱国”,还有的学生认为是“漂泊”。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类整理,最终引导学生选择“家园之思”作为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教师还可以根据这一专题补充课外阅读篇目,如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等作品,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 二、阅读中:注重问题设置,合理展开专题阅读探讨
开展专题阅读时教师需理清文本之间的逻辑性,确定主问题的设置。“月是故乡明”这一单元共有5篇文本,分别为老舍的《想北平》、韩少功的《我心归去》、伊瓦什凯维奇的《肖邦故园》、曹文轩的《前方》、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这5篇文本虽然都涉及“家园”的主题,但是各文本的内在逻辑和主题思想是有差别的。教师可以设置“谁的乡愁最浓”作为主问题,让学生阅读5篇文本,表达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认为《前方》和《肖邦故园》并没有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而是对国家眷念后的精神无法皈依之感。教师据此引导学生理解编者在编辑文本时的匠心独运:一个是“漂泊的旅人”,一个是“乡关关何处”。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上述两个小的议题,结合文本谈一谈其内涵,进而设置一些子问题,如:“如果一个人没有离开自己的亲人和家乡,他会不会产生浓郁的乡愁?为什么?”“乡愁有哪些内涵?漂泊的旅人的乡愁又是什么?”这些子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抽丝剥茧式的探討,从而使学生得出5篇文章虽然都有家园的内涵,但是各篇文章所表达的内涵倾向却不同。学生从每一篇文本中选取典型的意象以及表达方式进行解说,明确文本所表达的不同的家园之思。《我心归去》表达的是一种客居他乡的文化意义上的乡愁;《想北平》和《肖邦故园》透露的是作者对故乡的一种情感认同;《前方》和《今生今世的证据》则是带着一种哲学思辨色彩的对家园文化的反思。 三、阅读后:注重读写结合,即时进行阅读成果展示
首先,注重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性写作。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走进文本,学生在情境中可以将书面知识有效转化为真实情感,进而巧妙地将其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比如“月是故乡明”这一单元在进行过专题阅读学习后,教师可以通过任务群的形式创设情境,使学生深入理解“家园”的内涵。比如,教师可以布置以下任务:搜集有关地方的一些名人,围绕“家园”的主题,对其进行一次访谈;给自己的故乡绘制一幅画,并且配上语言优美的解说词;运用历史、地理、哲学等学科知识重新审视乡土情结,阐释相关原因,写一段评论文;以寻找“共同的记忆”的主题,为自己的家乡制作文化名片。
这种读写结合的形式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做到了专题阅读与其他学科的共融,真正实现了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学习目标。学生有效完成读写任务的同时,也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比如,有的学生为家乡绘制图画,选取了家乡的某一个古建筑,并且围绕这一古建筑进行一段精彩的解说;有的学生制作故乡文化名片,巧妙融入地方自然景观、古建筑,从而唤起人们对故乡情感的认同感;还有的学生查阅《乡土中国》等相关学术类著作,探寻产生“乡土情结”的缘由,并且写了如下简短的阅读评论: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乡村社会是情感性社会,它是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这就指出了当人们在固定的村落中,会形成一定生活习惯、性格,最终形成单一的情感链接。但是随着商业化进程的加快,乡土情结也会随着地缘关系而有所改变。
透过这些评论文字,可以看到学生将个体的阅读体验转化为有新意和深度的阅读见解,真正实现了阅读中有所思,思考中有所见。
其次,教师需要注重学生阅读成果的展示。教师需即时地推荐学生优秀的阅读成果,并进行班级或者全校范围内的共享。比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推荐的作品要求学生就解说词、访谈语录、小评论文等进行一次模拟情境的表演,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有创意的二次阅读资源的开发运用。
阅读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专题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整体思维模式,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将其阅读感受引向深处。而基于学习任务群进行有效的专题阅读可以避免单篇阅读的碎片化,延展阅读时空,帮助学生在读懂文本的同时建立宏观而整体的阅读知识结构。
作者简介:王敏(1976—),男,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育。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087dd74bd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