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填空题汇总)含答案》,欢迎阅读!
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填空题汇总)含答案
1.据考证,我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 夏 朝代。
2.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是:生产力的提高、 剩余产品的出现 、文字的产生和文明的发展。
3.西方古希腊时期的著名教育家有苏格拉底、柏拉图 和亚里士多德 后两者的论著分别有《理想国》和《政治学》 。 4.17世纪捷克教育家 夸美纽斯的著作《大教学论》,被视为教育学走向独立的一个标志。
5.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是《学记》 。
1. 法国 是世界上最早开设师范学校的国家。
2.一门职业的社会地位主要是由它的 专业地位 、 经济地位 、 政治地位 和 职业声望 四个要素所决定。
3. 对于专业工作所应具备的特征,通常是以美国社会学家 M·利伯曼 所提出的定
义为基准的。
4.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具有 阶段性 和 持续性 两大特征。 5.我国于 1993 年颁布了《教师法》。
6.要成为好教师,必须具备 道德素质 、 知识素质 、能力素质 、 心理素质 和 身体素质 五大基本素质。
7.1986年5月,美国卡内基基金会在其公布的 《国家为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 调查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断言,只有保留和造就最优秀的教师,这个国家才能摆脱他所陷入的困境。”
1.素质教育的教育价值观取向是(主体教育观)。 2.素质教育中“素质”的本质在于(人的主体性)。 3.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4.基础教育最根本的功能在于(育人功能)。
5.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应从“掌握性教学”转为(创造性教育)。 6.素质教育的主要杠杆是(教育评价改革)。 7.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和实践)。
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提出21世纪教育的
四大支柱是(学会求知 学会做事 学会共处 学会生存)。 9.我国21世纪教育的基本走向是(素质教育)。
10.主体性教育、愉快教育、创业教育、成功教育尽管侧重点和理论基础不同,但都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实践和体现。
1、为改善德育效果,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正强化、负强化和 间隔强化 等方法。 2、在德育过程中,负强化也可以称为 惩罚 。
3、经教师和学生双方商定,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学生行为与教师行为之间的关系所做的规定,称为 订立契约 。
4、在学生表现出一个行为后,采用各种手段给其奖励以提高该行为的发生率,这种方法 叫 正强化 。
5、在确定中小学品德评定标准时,要处理好评定标准的共性与 学生个性 的矛盾。 6、重新定位学校的德育目标时,需结合德育目标的统一性与 层次性 。 7、学生的道德发展最终通过 道德行为 来体现。
8、正强化物可以分为物质型、 活动 型和精神型三种类型。 9、中小学品德评定标准要符合可测性原则和 可行性原则
10、凸现品德评价的 教育性 ,淡化品德评价的 鉴别性 和 选拔性 是品德评价改革的方向。
1.我国新课程标准中把课程目标分为 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个领域。
2.在新课程的国家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大体上按 结果性目标 与 体验性目标 两种方式来陈述。
3.行为目标表述的四个要素为 学习者 、 行为 、 条件 和 程度 。 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为了每一人学生的发展 。
5.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是 主动 、 探究 、 合作 。
6.新课程提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施 国家 、地方 、学校 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7.我国教学论工作者按师生活动的关系水平将教学模式分为三大类别 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模式 、 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模式 和 综合性模式 。
8.按照提问和解答的性质,可以把问题分为 敛聚性 问题和 发散性 问题。 9.提问的技巧主要有 转移 、 启发 、 追问 、 等待 。
10.运用课堂小组讨论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强调两个过程目标,也就是发展学生两种能力,即 探究能力 和 协作能力 。
1、_课程与教学_是学校教育活动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也是教育职业活动的主要领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07be6ddfb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