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生态环保 中国在行动》,欢迎阅读!
生态环保 中国在行动
作者:暂无
来源:《民生周刊》 2014年第14期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 唐任伍
《2014年中国民生发展报告》将有一系列新的亮点,以民生中国梦为主体,列了7个中国梦,包括教育、收入、生态等。报告将于今年9月正式发布,我这里简要介绍这份报告的主要内容。
报告利用自主研发的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民生发展进行评价和排名,其中生态环境是重要指标。
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民生的基本条件,碧水蓝天是民生最基本的公共品。我国传统思想中的生态文明,为今天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表明党和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更加重视。
报告主要从3个方面对“生态中国梦”进行阐释。首先,介绍生态环境现状,民生的基本条件遭到破坏,长期的人类活动造成中国生态环境急剧退化;其次,实现生态环境中国梦,中国政府、社会、居民在行动;最后,协同治理,以构建生态中国梦。
环境危害近在眼前
近年来,国内环境问题频发,社会各界愈发明显地感受到,环境破坏带来的危害近在眼前,这也促使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已经上升到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在国土面积、人口总量、环境问题纷繁复杂的中国,作出任何一个改变都会带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因此,短时间内,环境污染问题很难得到实质性解决。
报告列举了社会四大环境污染问题,即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污染和噪音污染,以及环境污染对人的危害。
2003年到2014年的12年间,大多数的污染事件是水污染,地下水和自来水的污染更是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全国78条主要河流中有54条遭到污染,长江、珠江、松花江、黄河、海河、辽河等七大水系中有一半河段受到污染;86%的城市河段污染超标,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滇池等河流湖泊被严重污染。
根据环保部3月14日发布的首个全国性的大规模研究结果,我国有2.5亿居民的住宅区靠近重点排污企业和交通干道,2.8亿居民使用不安全饮用水,超过20%的人处于用水安全无法得到保障的状态。
大气污染自2013年后逐渐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议题。环境保护部6月4日公布了《2013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作为新环保法出台后的首次发布,公报重点突出了大气污染防治等内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形势严峻,依据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74个新标准监测第一阶段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比例仅为4.1%。
生活垃圾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固体废物。我国目前的垃圾处理方式,对垃圾的循环使用还远远不够;对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废弃塑料及包装物回收利用率不到1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也逐渐显现。
在我国主要煤炭产区、煤化工、能源电力行业生产基地,近年来随着与煤相关行业生产能力的大幅提高,当地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迅速增加,对大气造成污染的同时,对土壤、地下水的污染更是长期的。
2013年以来,媒体频繁曝出由广场舞噪音带来的纠纷。除此之外,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许多城市施工不断,施工噪音也越来越多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除了突发性的环境污染外,长期的人类活动,造成中国生态环境急剧退化,如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被破坏。严重的资源消耗给人类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且持续性更强,影响范围更广泛。
环境污染、资源耗竭、自然灾害都从不同程度上破坏了中国梦的基础。民生中国梦脱胎于中国梦,其基础也是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因此,强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势在必行。
社会各界在行动
我国政府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危害,有效保护民生发展环境,在大气和水污染两个领域启动了相关法律法规,在治理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废污染方面,以及生态保持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2014年,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撰文表示,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环保部今年将启动10项改革工作。
其中包括,一是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二是及时公布环境信息,健全举报制度;三是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四是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五是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六是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系;七是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八是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九是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开展国家环境资产核算方法体系研究;十是发展环保市场,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
我国将重拳强力治理大气污染,重点领域是工业。此举将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同时加快经济转型。防治大气污染的重点区域是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其中京津冀是重中之重。
公开污染源信息是环保的一项有力措施,既有利于消除公众疑虑,促进信息对称,又有利于促进环境领域的公众参与。同时,公开污染源信息不仅是公开固废污染源,也公开其他污染源。这种污染源的全面公开,在应对固废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可以相互转化的特点时,能够充分作用,统一管理,责任到位。
呵护我们的蓝天碧水,让天更蓝,山更青,水更清,空气更洁净,成为我们民生改善的最紧迫的任务。首先,政府要行动,要改变传统的依靠资源消耗、依靠牺牲环境的生产方式,制定更严格的法律,让GDP更绿色、更低碳、更环保。其次,社会要行动,树立起呵护碧水蓝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让地球家园更美好。最后,要建立起一种节约资源、和谐自然、保护环境的健康生活方式,建立起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共生的生态环境,不仅从大自然中索取,更要学会给大自然回报。
协同治理
报告分别从夯实制度基础、加强投入力度、扩大公众有序参与和强化国际合作等4个方面,对协同治理、构建生态中国梦进行阐述。
在制度方面,生态环境治理需要政府政策和各政府部门协调一致。我国正在逐步完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体系,以应对逐渐严峻的环境危机。各地方要结合地区特点,有条理、有重点地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设工作。在制度建设时,需要有前瞻性及区域间的合作。
随着新型环境问题、突发环境问题的出现,责任的确定越来越关键。同时,网络技术的普及,信息化、电子化的技术手段的应用,为中央统筹、地区协调提供了基础。如《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目录(第一批)》的发布,为信息传播提供了途径,也方便各地区对污染源进行管理和监控,一旦出现问题,能够直接落实到个人,减少中间环节浪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能够尽快采取补救措施。在投入力度上,中国对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呈逐年递增趋势,而且增长速度逐渐加快。单从2012年来看,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为8253.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1.59%。
但目前还没有明确农村等监管薄弱地区环境污染治理情况。此外,环境治理不仅需要投入金钱,还需要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需要注意地区间的均衡、城镇与农村的协调。
生态治理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外部性,在现有资源环境约束基础上突破,需要很大的技术投入和政府间协力合作。同时,生态治理是国际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环境治理领域加强国际合作,争取规则制定话语权,对我国提升国际影响力至关重要。因此,迫切需要我国政府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搭建协力治理的平台。
(本刊记者胡飞根据录音整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045ef88a6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