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十一 小说阅读 11-4 Word版含答案

2023-12-27 11:32: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2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十一 小说阅读 11-4 Word版含答案》,欢迎阅读!
一轮,习题,复习,语文,答案
课后对点集训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担水的 贾大山

老魏是个担水的,一条担杖两只木筲,是他吃饭的家产。那时没有自来水,城里的每一条街道上,有两眼公用水井,每天早晨和黄昏,井台上就站满了人,有担水的,有抬水的。那些没有劳力的人家,或是有劳力,自己懒得担水、抬水的人家,就雇一个担水的,一担水二百钱(旧币,等于现在二分钱)。担水也是一个职业。

老魏在西大街担水。西大街路北里,有一眼古井,东、北两面是人家的墙壁,西、南两面,短墙环绕,亭台似的。井台上青石墁地,井口的石头上,有两道深深的沟,是井绳和岁月留下的痕迹。井很深,水很甜,老魏就从这里打水。

老魏高大的身材,浓眉大眼,脸上有一些络腮胡子;夏日赤膊,冬天穿一身薄薄的黑布棉衣,肩上总是搭着一块抹布似的手巾。他的年岁不小了,可是力气很充分,干活利落又吵闹。朝井里“放筲”的时候,手不挨辘轳把儿,任那辘轳自己欢快地旋转着。筲到水面了,用手把井绳猛地一逮,一摆两摆,扑通一声,一筲水就灌满了。担起水来,眼睛显得更大了,虎视眈眈的,一副奋勇向前的模样……

老魏供应着很多人家喝水,除了西大街,府前街上也有雇他担水的。有一年夏天,我家房东也想雇他担水:“老魏,给我担水吧,一天十担。”

“十担?”

“浇花儿,近,钱不少给。”

我家房东是个财主,土改的时候,“愿”了不少房屋,保留下一座小花园儿。那座花园儿就在井台对面,里面有一座假山,种着一些花木。老魏想了一下,不干,他说他只服侍人,不服侍花儿。

老魏照旧给人们担水,路近的二百钱一担,路远的也是二百钱一担。

吃老魏的水,不用付现钱,十天结算一次也行,半月结算一次也行。谁家雇他担水,他便扔下一句话:“账,你记吧!”

“你也记吧,以防差错。” “错不了,一个凉水!”他说。

老魏没有账簿,用户也没有账簿。所谓记账,就是他担一担水,用户拿粉笔画一道杠儿,有的画在墙上,有的画在树上,有的画在水缸上。结算完了,擦掉,重画。

夏日的中午,我们放学回家的路上,经常碰见他担水。我们一嚷口渴,他就把担子放到树凉儿里,让我们喝水。我们喝足了,他就把那担水泼掉了,再去打一担。我们谢他,他呵呵一笑,还是那句话:“不谢不谢,一个凉水!”

他所卖的,好像不是力气,只是凉水。

老魏除了担水,还管给人捞筲。那些自己担水、抬水的人家,不当心把筲掉到井里了,就去请老魏。他

有一副捞筲钩子,外形像船上的锚,系在一条绳子上。井台上不忙了,他就把那捞筲钩子抛到井里,手握绳

端,渐渐地打捞。那也真是一种技巧:闭着眼睛,屏着气息,一会儿捞上一只,一会儿捞上一只——那些沉落井底一两年的铁桶、木筲,也出人意外地重见天日了。他把它们捞上来,用水冲洗洁净,打满水,“一”字儿摆在井台上,等待失主认领。失主们给他钱,他不要,肯定要给,他就急了,嚷:“我是担水的,担水的不挣捞筲的钱!”

假如给他一点儿吃的,他就要了。

老魏没有妻室,没有拖累,净吃好的。他每天早晨坐在麻糖铺里,吃麻糖、喝豆浆,中午吃马蹄儿烧饼、喝豆沫。他最爱吃马蹄儿烧饼了,一买就是五六个。那些游手好闲的人(那时叫作懒婆懒汉),观察他吃马蹄儿烧饼,就说:“老魏,你的生活倒不错呀!”

“是。”他说,“咱们城里头,遍地是马蹄儿烧饼,你得卖力气!”

他信任自己的力气,更敬重那眼水井。每年腊月底,他总要到我父亲的小铺里,买一张黄纸、一股高香、一对蜡烛。他把那黄纸在柜台上裁了,让我父亲洗了手,写几个毛笔字:井泉龙王之神位。除夕把那神签贴在辘轳石上,焚一股香,点一对蜡烛,摆一些供果。黑暗里,那香着得欢欢的,像一朵静静开放的莲花……

担水的没有行会,但是到了除夕,他们都会这么做,像药行供奉药王,木匠行供奉鲁班,理发行供奉罗祖。

可是,后来人们不雇担水的了,全是自己担水吃,或是抬水吃。缘由是解放好多年了,雇人担水,像雇“洋车”一样,有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嫌疑。

老魏不担水了,井台上显得冷清了很多,再也听不到那欢快的声音了。 (有删改)

'辘轳:汉族民间提水设施,流行于北方地区。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以孩童的视角叙述老魏的生活经受,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担水也是一个职业”,反映了当地市民的懒散习气。

B.小说擅长捕获日常生活的细节,如描写老魏打水的动作与捞筲的神态,一动一静,细腻地表现了老魏富有美感的娴熟技艺。

C.老魏说“遍地是马蹄儿烧饼”,是在强调只要肯出力气,就能生活得很好,突出了他对好吃懒做之人的嘲弄。

D.小说通过人物对比参照的方法塑造了老魏形象,并借助直接谈论的方式发掘出理性的思考和见解,从而升华主题。

答案 B

解析 A项“反映了当地市民的懒散习气”错误,“担水也是一个职业”交代了老魏的职业。C项“突出了他对好吃懒做之人的嘲弄”不全面,“遍地是马蹄儿烧饼”还表现了老魏靠力气吃饭的骄傲感。D项“通过人物对比的方法”于文无据,且“借助直接谈论的方式发掘出理性的思考和见解”错误,文中没有直接谈论。


2.小说中的老魏有着怎样的特征?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勤劳朴实。干活利落,担水价钱远近相同,自己从不记账。②乐于助人。把水给放学口渴的孩子们喝,义务帮人捞筲。③宠爱生活。信任自己的力气,敬重自己的职业,善待自己。④坚守原则。只服侍人,不服侍花。(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 概括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特征,要留意把握人物具体的做法。比如,老魏干活利落,担水从来不记账等,可以概括为勤劳朴实;只要孩子们想喝水,老魏便让孩子们喝,同时他还挂念人捞掉进井中的筲等,可以概括为助人为乐;他信任自己的力气,只服侍人,不服侍花,可以概括出他宠爱生活,有自己的做人原则等。

3.有人认为,这篇小说与沈从文《边城》的创作意图相像。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同意。①都聚焦于社会底层具有传统美德的一般民众,塑造了有着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的人物形象;②都诗意地描写了古老的风俗习惯,呈现了一幅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画,富有文化意蕴;③都表达了对安静、淳朴的田园生活的钟情与赞美,示意了对浮躁、污浊的时代风气的拒绝;④都坚持把真的、善的、美的世界升华开来,形成一种引人向上的力气,在人性与人生方面给人以启示。

(示例二)不同意。①本文重在描写老魏乐观的生活方式,《边城》重在叙述祖孙、兄弟及男女青年之间的情感;②本文描绘了北方小城安静祥和的日常生活,《边城》突出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③本文重在塑造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个体形象,《边城》重在刻画城乡一般民众的群体形象;④本文意在表达对旧日生活的依恋与失去的惆怅,《边城》意在表达对重建民族品德和人格的期盼。(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解析 回答这个问题要思考两个方面:一是沈从文《边城》的创作意图,二是这篇小说是否与沈从文《边城》的创作意图相像。沈从文创作《边城》的意图主要有:①体现一般人的生活,②描写古老的习俗,③表达对清静、平淡生活的宠爱,④表现对一般人的赞美之情等。回答问题,假犹如意这个观点,就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分析《担水的》一文的特点。比如《担水的》描写的就是底层生活的人,呈现了古老的风俗习惯,表现了安静、淳朴的生活,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等。假如不同意,言之成理亦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深秋的田野 尚纯江

“呜呜呜——”

雄鸡的一声长鸣把长根从梦中叫醒。睁开惺忪的眼,瞅瞅窗外,秋阳已爬上树梢,树已披上一层金色的霞光。

穿上衣服,走到门外。院内,一只刚下过蛋的芦花鸡冲着长根“咯嗒咯嗒”地叫唤。长根从偏房里抓了

一把麦子撒在地上,打鸣的白公鸡扑棱棱从墙头上飞下,“咯咯”地和芦花鸡一起啄食。

每当走进厦屋,长根就会观察偏房里的农具:犁子、耧、耙、扬场锨。挂在墙上的鞭子,结满了蛛网。长根一观察平常使用的这些家伙什儿,就会想起那年的秋天。在那年秋天,儿子金良毅然走出了家门。

那天,长根天不明就起了床。喊起儿子,套上牲口,拉着犁子和耙,爷俩走在夜色里。安静的夜里,月牙儿和星星在牲口的蹄声里发出微弱的光。牲口打着响鼻,脚步轻快,嗒嗒作响。

金良牵着牲口,一声不响地走在前头。夜里,金良又同长根吵了一架。很长时间了,金良闹着要去打工,长根就是不让。

“去就去吧。”长根看着儿子最终说道。金良一天也不想在家种地了。好像这地这牲口都与他有仇似的。

那天下午,犁好地,金良就乘车去了远方,一去就是十多年,连收种庄稼都不回。回家过个年,掏把火似的,几天就走了。

“等他小子结了婚,让他媳妇拴着他。”老伴儿唠唠叨叨。

等到结了婚,金良干脆连媳妇也带走了,留下老头子老婆子在家里守着空荡荡的屋。满期望儿媳生孙子时能够留在家里。可是,儿媳妇一生下孩子,就丢下孩子,离开了家。

走进儿子的院子,院子静静静的,无声无息。柿子树和石榴树落了一地的枯叶。长根叹了一口气,拎着扫帚打扫院子。老伴儿在世时,天不明就起了床,把前后院打扫得干洁净净。然后,给孙子做饭,送孙子上学。前年,老婆子大病一场撒手归西,后来孙子被儿子接到城里上学了。把长根撇得好凄惶。去年,金良在城里买了房,一家三口成了半拉城里人。金良买房后,要接长根去城里住。长根死活不愿去。不是他过不惯城里人的日子,是他离不开他的一亩三分地。

长根扫了地,走出院子。他要到田里看看他的小麦。他一看到那绿油油的麦苗心里就兴奋。走在街道上,街道上空旷旷的,少有人走动。街上,几只鸡在觅食,几条狗懒散地卧在太阳地里,见到长根,汪汪地叫了两声,算是招呼;之后,眯了眼连续睡觉。

这时,邻居铁头从院子里探出头:“根叔,出去走走?”

“走走。孙子上学去了?”今日是星期天,铁头的孙子昨天从寄宿学校回来了。 “没有,下午才走。”铁头挠了挠花白的头发。 长根又往村外走去。

风乍起,吹落一地树叶。地上,落叶积了很厚,走在上面软绵绵的,发出沙沙的声响。穿过树林,田野一片宽广。长根家的地在村庄的西北角,靠近太平沟,此时已长出嫩绿的麦苗,绿油油的,惹人宠爱。三亩地,一年能打三千多斤小麦,三千多斤玉米。除去成本,有近五千元的收益。够了,够了。这些,够长根一年的花销了。可金良说,这就够了?他一个月的工资就比这多!

可是,都去打工,这田谁来种?没有种田的你吃什么?别人的田都租出去了,长根不租。

一想起种地,长根就会想起过去犁地时的情景。儿子金良在前边牵着牲口,长根扶着犁把,吁吁喔喔地犁地耙地。看着泥土翻起的“浪花”,嗅着泥土的芳香,长根的心里开了花。而金良的心里憋满了委屈,嘴唇噘得老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7032ae4674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