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画饼”何以“充饥”高考志愿填报与社会工作专业》,欢迎阅读!
“画饼”何以“充饥”高考志愿填报与社会工作专业
作者:暂无
来源:《社会与公益》 2017年第8期
每到一年高考时,填报志愿问题就成为广大考生,特别是家长们尤为关心的问题。其实,这其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特别是一些新的专业表现地尤为明显。一方面学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存在“过度实用主义”考量。即只以专业“有用无用”论好坏,这就导致一个结果,一些新的、富有活力的专业就成为“无用”或是“不好”专业的序列,因为不好找工作,没有与之对应的职业、岗位。典型地如本文所说的社会工作专业。
事实上这里面存在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一是,有用无用,家长判定的标准就只是是不是很好找工作,收入是不是很高等。也就是说凡是那些毕业后很容易找到工作的,收入不菲的专业就成为填报志愿中的“热门”专业,比如说经济学、金融以及会计等。二是,认识上的不到位和“刻板印象”。一般来说,人们的“认识”是法学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就是要到公检法部门工作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以后是要去做老师的,而社会工作专业毕业之后去干什么呢?是不是就是居委会的“阿姨、大妈”所从事的工作呢?如此以来,社会工作在选报志愿时不受待见就顺理成章。另一方面,高校专业长期以来处于“学术象牙塔”进而与人们产生的“神圣距离感”。这一…距离“就造成了人们认识上的不足和理解上的“误识”。一是高校专业宣传与介绍上的“过于术语化”,即语言表达上的不接地气;二是人才培养上的“社会性断裂“。社会工作人才的静态化培养与现实实践的动态性变化不匹配,专业能力的养成与实务领域中的操作要求不叠合,导致仅有的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不满意以及政府对社会工作专业作为治理创新手段期望的边际效应递减。
由此,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在选报志愿的过程中就面临着“多重尴尬”。第一,尴尬的第一志愿上线率。也就是说大一新生第一志愿选择社会工作专业的比率极低,多数是由其他专业调剂过来的,通常都是被“阴差阳错、糊里糊涂“地调剂到了社工专业。极低的第一志愿上线率就极大地影响了专业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造成了边缘,面临被取消的命运。
第二,尴尬的专业介绍与宣传。被调剂过来的学生就面临着专业认同的建构问题,而专业定位以及职业化空间的不清晰、不通畅就造成了专业导入以及介绍中的空泛和乏力。因此,
“画饼”就成为通用的说辞。比如,“社会工作的春天说”、社会工作是一个很有前景的专业,同时将专业发展的不景气都归并到地区的不发达以及沿海大发展的“二元想象”中。再比如,林郑月娥高票当选香港新任特首,我们的专业宣传中就会说,她是港大社会学系毕业,曾读社工一年;就连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也有社区工作者的从业经历,似乎社会工作专业与做官(政治)具有了一定的关联性。权且不论这种“关联性“的显著度如何?不可否认的则是,社会工作专业昀知名度因为他们而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们要反思这种提高中会不会将上述“关联性”绝对化或是必然化,进而造成人们的新的“误识”,这是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特别是当前的社会建设以及社会工作发展热潮中,就更需要我们进行“冷”思考。第三,尴尬的就业空间和机会。一提到社会工作专业的就业去向,通常的“官方”表述就会是“本专业培养具有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能在民政、劳动、杜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在社会工作专业职业化程度不高的情境中,社会工作专业就被污名化为“万金油”的专业,似乎做什么都可以,也似乎什么也都做不好。这样没有直接“对口”就业领域的专业就遭遇了尴尬,在高校中进一步被边缘化。
上述的尴尬,造就了社会工作作为专业在高校的岌岌可危(中山大学撤销社会工作本科招生,某种程度上就是例证),在社会中的污名以及在报考学生志愿填报中的消弭。因此,如何建构一个合理的关于“专业的想象”就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一“想象”要实现对社会工作专业尴尬的消解、不同主体认同与认识上的同一,以及对社会工作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的联通,并且在这一“想象”要有助于建构积极的关于我们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的想象”,进而再此基础上导向一种积极的职业观和专业观,增进改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feb0857d3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