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史

2022-04-09 12:28:1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华侨史》,欢迎阅读!
华侨


华侨史研究历史与现状 一、侨史研究的基本情况

华侨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据史籍记载, 早在商周时代, 中国人就已移民国外《韩非子·亡征》“羁旅侨士, 金币在外, 上间谋计, 下与民间事者可亡也”的记载,及孔子所言“危邦不入,乱国不居。还流传箕子义不臣周, 率封国民众迁居朝鲜; 秦始皇遣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漂流到日本的传说。汉代, 随着中国到南洋、印度航路的开通,商贸往来频繁,部分商人长期居住国外。而真正意义上的侨居国外, 则大约始于唐宋, 一方面, 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造船业的发达以及海外贸易的发展,市场扩大, 中国人移居海外者日益增多。另一方面, 由于国内政权更迭和战乱, 使一些中国人避居国外, 这些商人和难民成为中国古代早期移民的主体。元代至明代中期, 中国人移居南洋等地人数逐渐增多。元朝出现过几次移民高潮, 一种是因为战争原因而流寓南洋; 另一种是因元朝注重对外贸易政策的结果。到了明, 华侨已广泛分布于南洋各地, 明代中国人移居海外的主要是商人和破产的手工业者、农民, 多数侨居在海上交通和贸易比较发达的地方。明代中叶至鸦片战争的300 年间, 中国本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一时期是中国人移居海外的重要时期, 移民海外的人数迅速增加, 并且出现了华侨居住区,在华侨集中的区域, 产生了华侨社团组织, 华侨聚居保持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近代 海外华侨社会初步形成。古代华侨先民时期的迁徙, 带有明显的零散性, 甚至偶然性。只有向紧邻朝鲜与越南的移民, 才具有某种规模。而即使是具有某种规模性的移民, 也多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常常是时断时续, 缺乏连贯性。中国人移民国外历史, 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商、周时代, 但是中国人大规模的移居国外并鸦片战争以后近百年间, 由于殖民主义者掠卖华工和清政府“ 海禁” 大开以及一些在政治上受迫害的或为经济所通的民众相继逃往国外, 以致出国人数大为增加,这是华侨形成的主要根源。1840 年鸦片战争到20 世纪初, 大部分中国人出国都是直接地或变相地通过所谓“契约劳工”的方式。契约华工是被西方殖民主义者从中国大陆胁迫、诱骗和虏掠到东南亚、美洲、澳洲和非洲等地去的劳动人民, 他们是近代中国人出国的主体部分。“契约华工”“应募”到海外做工, 与外国资本家或华工工头订立契约, 契约实际上就是卖身契, 华工完全丧失了人身自由, 沦为“会说话的工具”一直到20 世纪30 年代, 大规模地契约华工出国才算基本结束。20 世纪20 年代至40 年代, 由于日本侵略, 民族危机日益加剧,经济政治情势日益悲观, 破产失业的人越来越多, 形成了又一次出国谋生的高潮,但始终没有达到20 年代时的规模。1945年抗战胜利后, 华侨出国处于停滞状态。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国内人民大规模出国的现象基本结束了。

历史上来看, 移民成分以劳动人民为主, 主要是农民、手工业者、商人、渔民、水手、雇工、小店主等。他们往往是白手起家, 艰苦创业, 在侨居地生活下来, 他们在热带种植园、矿山、公路交通、建筑工地以及各种手工业行业中从事繁剧、艰辛的劳动。前往北美地区的华侨, 则在采金、铁路修筑等行业中劳动。 并且为侨居国的开发、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和社会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美国在内华达州的维吉尼亚市建立华工纪念碑, 并规定每年10 24 日为向华人先驱者致敬日, 以表彰华工在建筑中央太平洋铁路中的巨大贡献。同时也表明, 中国移民是异于西方的“殖民”, 完全依靠自身力量, 独立地往他国去谋生, 没有政府的支持和武力后盾, 更难谈任何政治目的和动机, 完全靠辛勤劳动谋取生计,很多华侨与当地人民互相通婚, 逐渐融入当地社会。当然,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移民往往具备吃苦耐劳的特性,同当地的下层劳动者产生了经济利益上的矛盾以及冲突,BBC推出了一部名为《中国人来了》的纪实报道,其中刻画了中国移民与赞比亚、安哥拉、巴西等当地小生产者之间的矛盾。从中我们不难想象以一个积贫积弱的中国为背景的早期移民所面对的困境。所以,这与近代西方是凭借武力征服进行殖民活动和欧洲资本主义向外扩张的需要, 在性质上是不同的。

据估计, 目前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达3000万人, 遍布五大洲,有“海水到处,就有华人”之说。国内归侨约100万人, 侨眷2000多万人, 分布全国各地。近代中国移民有人数多, 规模大, 分布广, 时间长的特点。

1、东南亚地区的华侨占了相当的比重,其中以印尼、泰国、马来西亚三地为主。朱杰勤先生曾说:中国和东南亚文化的交流者非华侨莫属。不仅带去了中国传统的生产技艺和劳动经验,而且也带去了祖国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创办报纸,如《星洲日报》《南洋商报》;兴办教育,创办华文学校,不






仅在侨居国创办,其中还有很多回国办学,如陈嘉庚独资创立的厦门大学;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百年间翻译、作文学作品三千余部。经济教育科学等领域涌现出了大量杰出人才,“爪哇糖王”黄仲涵,“万金油大王”胡文虎,“华侨旗帜”陈嘉庚、企业家,教育家李光前以及杰出的知识分子如厦门大学第一任校长林文庆,“防疫斗士”伍连德、生理学家林可胜以及文化怪杰辜鸿铭。海外华侨、华人在对侨居国诸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同时, 亦在祖国近现代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 日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

21848年以后,随着北美至中国航线的开通,处于各样的原因,许多中国人远渡重洋来到北美,华侨华人在文化领域里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被动和主动传播。被动的传播形成了美国多元文化文化飞地, 主动的传播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美国文化的大熔炉里形成了一种鲜明的、交叉式的边缘文化,形成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随着大批旅美华侨华人陆续返回故乡, 他们也把西方文明带回侨乡。它们与本土文化发生碰撞、冲突、融合, 从而在珠江三角洲一带的侨乡形成了新鲜的、西方式的边缘文化1785 , 一艘在北美广州之间从事贸易的巴尔的摩商船在返回美国时带来了包括几个中国人在内的大约30 名亚洲人。这些人进入美国后转往费城受雇于贸易商行并定居下来,他们应该是近代最早的旅美华侨。第一代旅美华侨具有文化层次较低、动机简单的特点,劳动方式以体力为主。第二代则是资本转移型,服务于美国华工日常需要的供应商。随之产生了第三代为商业性移民。形成了近代旅美的三大群体。首先,在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层面上,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商人社团与商业经营文化,通过开餐馆、小成衣店、设立会馆公所进行传播。其次,在中国科技教育文化的层面上,如中医中药的传播、华文学校和中国留学生、美国中文新闻出版业与中国文化的传播。第三,中国伦理、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的传播。同时,在以上各个方面,旅美华侨也推动了西方文化的相关领域在中国的传播。华侨华人是近代中美两国文化互动的最重要的载体,旅美华侨华人对东西方文化的传播交流是分层的渐进过程, 不同华人阶层扮演着文化传承的不同角色。华侨华人对北美的文化传播是一个由局部中心区向周边、由点到面的全方位、多维度的辐射过程。第四, 在中美两国文化传播的过程中, 也存在着一些消极的不健康的文化互动。

1949年之后,在科学领域上,海外华人对于世界同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数学领域,如陈省身、周炜良、丘成桐等,在物理学界,有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吴健雄、高锟、田长霖、崔琦等;以李远哲为代表的化学领域等。他们在科技的各个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49年前, 中国学者写了一些有关华侨史的著作, 多以南洋华侨研究为主,其中较具影响的, 有温雄飞的《南洋华侨通史》、李长傅的《南洋华侨史》和刘继宣、束世澄的《中华民族拓殖南洋史》。外国学者写的侨史著作中, 影响较大的有日本人成田节男的《华侨史》、英国人珀塞尔的《东南亚的中国人》1928年,上海暨南大学设立了中国研究东南亚第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学术研究机构—南洋文化事业部,出版过期刊《南洋情报》以及《南洋丛书》32种。1949年后,在地域上范围、影响的双向性研究比之前大有拓展,如《华侨志·总志》、刘伯骥的专著《美国华侨史》《美国华侨史续编》、沈已尧所著《海外排华百年史》麦杜谦著《从华侨到华人》,黄福奈著《华侨与中国革命》等。到了80 年代, 大陆史学界掀开了华侨史研究的新篇章,专著大量涌现,由朱杰勤主编的华侨史丛书,吴风斌的《契约华工史》、陈碧笙的《南洋华侨史》李春辉主编的《美洲华侨华人史》温广益著《印度尼西亚华侨史》近年出版的专题史和地区国别史, 还有林金枝的《近代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概论》、曾瑞炎的《华侨与抗日战争》、张泉林主编的《当代中国华教育、方积根的《海外华文报刊的历史和现状》。同时,人物传记, 还有陈碧笙等的《陈嘉庚传》、关中人的《航空女杰一中国第一位女特技飞行员张瑞芬》和《中国妇女航空钩沉》、蔡仁龙主编的《东南亚著名华侨华人传》等。在研究课题上, 从纵的方向看, 已从远及近, 由晚清、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进而着重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研究,在横的方面, 已从出国史、爱国史进而深人至华侨华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教、民族融合等多方面, 拓宽了研究领域。《华人华侨历史研究》是华侨史研究的主要刊物。 二、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

就目前侨史研究的基本状况而言, 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地深人研讨。

1、华侨的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 人们习惯地把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中国血统移民称为华侨,在侨居地则一般被称作‘唐人’共和国成立后, 随着中国政府制定的一系列侨务政策的贯彻以及与一些国






家解决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 特别是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华侨’ 一词才有了比较明确的含义, 即只有那些仍然保留或选择中国国籍的中国血统移民才叫做华, 已经参加当地国籍的, 就不再称为华侨, 而叫做某居住国华人。这需要对于“华侨史”这一概念,进行新的探讨和认识。

2华侨史的分期问题。关于华侨史的分期问题, 近几年已引起较大重视,福建省东南亚学会曾举行过专题学术研讨,1984年在香港举行的国际华侨史讨论会也对此有过专门讨论。学者们见仁见智,说法不一。在诸多分期说中,主要有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陈碧笙教授以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作为主要依据, 把华侨史分为四个时期,12世纪初至16世纪后半期;16世纪至鸦片战争;从鸦片战争至1949年;1949年至今。另外,周南京教授在《华侨华人问题概况》中,把华侨史大致划分为三大发展时段, : 古代华侨先民时期、近代华侨时期和现当代华人时期

3华侨与中国革命的研究问题。侨史学界一些专家学者认为, 近代以来华侨曾掀起三次爱国高潮, 在辛亥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期间、解放战争时期。但从整体来讲, “华侨与中国革命”的研究及其成果还比较少, 特别是对“ 华侨与辛亥革命’ 解放战争和建国前后华侨的爱国运动 这两次华侨爱国高潮的研究还相当薄弱,即使是研究得比较深人的‘华侨与抗日战争”这个领域, 也还有一些有待于研讨的问题, 如对抗战时期国民党战场和大后方的归侨抗日活动, 国民党政府的侨务工作, 就是薄弱环节。

在未来的方向上,曾瑞炎在《华侨史的研究与现状》中提到地点,第一, 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 强大陆与台湾、海外侨史专家学者的相互联系和学术交流, 以获取各种信息资料。这是侨史研究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第二, 重视和开展侨史研究中的问题讨论,只有相互就一些重要问题进行磋商、争鸣、考证, 才能把问题和史事弄得准确一些。第三, 发挥侨史研究机构和侨史学会的优势和作用,在研究和编撰华侨通史、国别史的同时, 组织侨史学者和对侨史有研究基础的高校教学研究人员, 编撰一部关于“华侨与中国革命’的大型史书, 以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建国前后为主线, 把有关华侨对中国革命所作出的历史贡献的史料, 加以系统的整理、研究, 写出一部博、大、全的专史著作。第四,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重视侨史研究工作, 在科研资金、科研人员配备等方面, 给予大力支持.. 是搞好和深人开展侨史研究工作的必要条件。

参考资料

郭梁: 《近代华侨出国历史概述》, 《南洋问题》, 1982 年第2 期。 何芳川:《近代华侨与中外文明》《华人华侨历史研究》,2003年第4 曾瑞炎:《华侨史研究历史与现状》

李长傅: 《中国殖民史》,1998年,商务印书馆

朱杰勤:《华侨史丛书》:《东南亚华侨史》《美国华侨史》,2011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喜所:《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 第三卷、第四卷、第五卷,世界知识出版社 巫乐华:《南洋中国史话》,商务印书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fe5e58a6f1aff00bfd51e4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