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线描花卉写生的实践与思考》,欢迎阅读!
线描花卉写生的实践与思考
中年级的学生从小学习简笔画,其所画的形象具有严重的概念化、模式化倾向,对儿童学习绘画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阻碍他们学习绘画、限制他们思维的发展。线描花卉写生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还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培养他们从生活中发现美,从生活中积累鲜活的创作素材的能力,并可以根据他们思维特点的变化,帮助他们从培养想象能力等为主的绘画学习之中顺利转向以培养写实能力为主的绘画学习之中,成功解决学术界所说的“褪毛”现象,帮助他们从成功走向成功的道路。具体表现在:
一、线描花卉写生,提升学生的整体观察能力,掌握科学的观察绘画方法。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往往对于局部感兴趣,对整体的观察与表现无所顾及。而先观察整体大关系,再深入局部细致观察,然后再回到整体关系上观察,这是被艺术家的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整体—局部—整体,宏观—微观—宏观的认识事物、表现事物的观察方法。整体观察就是全局、整体、物质间架结构、虚实等。局部观察是为了深入、看得仔细、把握形象的个性特征,再回到整体就是避免强调个性而忽视总体效果,它是为了把局部纳入整体之中。因此,学生在进行线描花卉写生的时候,我总是提醒他们作画顺序,请他们先看整体的外形,再从大的整体形状画到小的局部,就像写文章,先列个提纲,再分段详细地描述。在画之前我也提醒学生可以用空画的形式比划各部分的位置,这对于构图的整体性具在很大的帮助。如,在画月季花的时候,它有很多花瓣,一开始学生一瓣一瓣的画,结果画出来的花比例失调很严重,线条也很粗糙,不流畅。我
引导学生把看到的花先用手比划一下整体形状,并用淡淡的线条概括成简单的几何形,再把每瓣花瓣的位置形状确定下来,最后用流畅的线条从花蕊开始,由里到外画出整朵花。学生不仅画得快,而且比例形态也相当准确,线条也较为流畅。如在画吊兰的时候,我也是先引导学生观察,看一看吊兰和花盆的整体外形像什么?学生回答“像孔雀开屏时的尾巴”“像扇子”……并且变换角度让他们观察,经过这样的观察学生画出来的吊兰是形态各异,相当精彩。用同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牡丹花、百合花、菊花等花的线描写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具有了整体性视觉感知能力。有了这种能力,为以后阶段的深入学习以及整个美术课程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线描花卉写生,引导学生关注细节,积累素材、丰富画面。
许多学生绘画的时候,速度很快,总是一两分钟就画完了,走过去一看,效果可以想象,很粗糙,或者是一个很概念的形象,如花朵总是画成正面的形;或者只是一个外轮廓,没有看点。如画一些大叶植物,很多孩子画出来的是叶子挂在茎的边上而不是长在茎上,叶脉也没有变化,永远是那固定的几条线,没有节奏、韵律、疏密,一幅画的味道就在于这些拐弯抹角之处的细致描绘。生活中许多的花如荷花,你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它的花瓣上有许多变化的线条,从顶部到底部,线条由粗到细,由实到虚,学生在画的时候我就引导学生,鼓励他们发现这些细节并试着画下来,学生画得有趣,画面效果也丰富了许多,变得有看头了。如画百合花的时候,我还让学生闻了闻,摸了摸,说说花瓣的感觉。感知觉作为思维的前提,是一切心理活动正常进行的先决条件。充分发挥各感官的不同作用,
让学生用手抚摸花瓣,感受细节,这样学生才会关注细节,记忆深刻,为以后的绘画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越画越有趣,越画越好,越画越生动。
三、线描花卉写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及绘画空间感
大自然的花卉品种繁多,结构复杂,变化丰富,在写生的时候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比较,特别注意观察不同角度的花形,看看哪个角度最能体现其造型特征,花瓣是如何变化的。花朵的每瓣花瓣都有翻折,引导学生观察,仔细体会、想象。花瓣如何围绕着花蕊前后穿插、遮挡的。这些信息再通过学生的写生输入他们的头脑,会让他们的造型能力不断加强,不用老师讲他们就会注意透视、空间感,绘画技能有了实质性的进步。如在画菊花的时候,我就尽量引导学生看清楚菊花花瓣的变化。因为不同菊花花瓣形状是不一样的,还有单层双层的区别,花瓣的形的变化和前后的空间关系是相当丰富的。虽然开始画的时候学生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不知道从何入手,后来我通过示范引导,让学生先画出整体花形,再以某个角度某片有特色的花瓣为参照物,画出它的前后左右的花瓣。渐渐的学生越画越顺手,在以后的画到花的内容时,学生们的作品基本不再单一,花朵的造型多变,立体感强,学生的绘画技能不断提高。
总之,线描花卉写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了他们的绘画表现力,让学生的绘画技能更加扎实。在我们的美术课堂中一定要根据实际加入这样的课,提高我们的美术课堂效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fe3893e46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