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看历史

2022-04-10 23:18:18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看历史》,欢迎阅读!
唐诗,历史
按照探索唐诗历史的要求,似乎诗圣杜甫的是最合适的,谁让他的诗号称“诗史"呢,如果是要从整体全貌上来论,可能可以从一些颇具代表性的诗人诗派来分析。建议去看《唐之韵》这套视频,很全面的。

第一,初唐四杰,代表性的人物就是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彰显了初唐人的从容不迫和自信大气。当然骆宾王的经历也会反映出一些初唐时期的政治斗争。另外唐诗文的革新人物之一的陈子昂,风格激昂悲越,亘古苍凉,也标志着唐代诗风从魏晋时期的旖旎奢华的转变。

第二,边塞诗人,代表人物是王昌龄,高湿,岑参等。作为盛唐国威的代表者。不管是”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壮烈决绝;还是”汉家烟尘,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的气势胸襟;(唐代诗人特别喜欢以汉代相拟,这也可以说是唐诗的一个特点)亦或是”走马西来欲到天,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的孤寂难言,都在述说边塞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由衷热爱,对边塞风光的热切赞美和对征战沙场的将士们的深切钦佩,当然,我总觉得也有一些悲凉的意味在里面。

第三,山水诗人,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无不写出了诗人的轻松惬意,优雅闲适。也正是在盛唐这种内无隐患,外无急忧,经济发展,心态放松的境况下,才能有这样的心境和淡然。不过,在这两位诗人的经历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经济繁荣,政事安稳,国有明君的表象下,腐败颓靡也在暗暗滋生。(虽然我个人感觉,能写诗作词的要真是放到高位上去,也未必就是个出色的官员,不过他们怀才不遇也是确实的)

第四,号称诗仙诗圣的大李杜。这个我觉得不太用多说,大家都太熟悉了。李白的壮年时期也正是大唐最繁荣昌盛的时期,所以他的诗反映的基本都是,呃,怎么说,比较快乐的事,当然也和李白自己的个性有关。比较放达,追求自由,浪漫。比他小点的杜甫就比较悲剧,赶上安史之乱的全程,天天忧国忧民。什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石壕吏》之类的。不过也有点开心的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是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诗” 第五,大历诗人,这批比较惨,青少年时期处在盛唐,结果被安史之乱冲击,唐王朝一撅不正,他们的梦想也被重创,所以无疑带有失落哀叹迷茫色彩。代表人物刘长卿,诗作多描写生活的孤独寂寞和自然景物的美丽。“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曾经的繁华如同古调一般逝去,今人似乎也无缘得见了。韦应物,崔护等都属于这个时代的诗人。此时的诗人们,对生活迷茫而矛盾,也折射出社会的现状是纷乱纠结的。 第五,韩孟诗派。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将议论引入诗句,是中唐开宗立派的人物。在经历过暴风骤雨的变动后,唐朝人需要一种沉静的反思孟郊我知道的貌似只有《游子吟》,其他的了解不多。是由于两人写诗都求奇求异,才被归为一派。

第六,新乐府派,代表人物是白居易和元稹。其实新乐府诗出现的比较早,杜甫的三吏三别也属此类,不过后来的更多,并形成了新乐府运动主张一是诗歌为政治服务,不纯为文而作,并以此为指导出现了大量的反应当时的政治民生揭露弊政的讽喻诗,如白居易的《新乐府》五十首。另一主张是诗歌要浅切平易,通俗易懂,白居易的诗不就是老奶奶都听得懂么。。这也是为了起到宣传作用,本质上也是辅助第一条主张。

第七,独成一派的柳宗元和刘禹锡。这俩是典型的政治上站错边的倒霉孩子,不过让他们阿谀宦官貌似也确实不大可能。柳宗元是古文运动的中坚力量,和韩愈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中的唐代代表,散文成就极高。被贬之后就基本处于政声很好,心情很糟,文风很苦,最后搞得身体也很纠结,然后就挂掉了。而刘禹锡则与之不同,虽然同样被贬谪,却仍旧有着容纳天地的气度,这也许使他能成为“诗豪”的原因。一首《秋词》,一反古人悲秋的传统,“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么。


从时间上看,韩孟诗派,新乐府派及柳宗元刘禹锡的时间基本重合,同一时间出现如此众多的诗风,我觉得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多面性,各阶层人物心态的复杂性。在大唐不复当日风光时,前路要如何走下去,众多选择造成了诗人们不同的诗风。 第八,小李杜为代表的后唐诗人。此时的唐王朝已经是走在日落江河的道路上,在杜牧的很多诗歌中都有所反映,“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些也许在隐隐传达着诗人对战争将至,国运式微的担忧。至于李商隐的朦胧诗。有些诗很难说他到底想说啥,或者到底写给谁。这应该与当时波诡云谲的政治斗争“牛李党争”有关,搞得诗人不太敢于明确写出自己的内心世界。李商隐未必是自己想要掺合进去,就是娶媳妇的时候貌似没注意就被卷进去了。

最后就是唐末余音。自小李杜之后,基本就没有大诗人了。晚唐的黄巢大起义把唐王朝搞得七零八落,就等着灭亡了。黄巢的那首吟咏菊花的《不第后赋菊》诗还是挺有名的,“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不早就说明了要造反么。这时的诗人就是游山玩水,吟风弄月,偶有几首是能反映时事的。曹邺的《官仓鼠》“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还是挺震撼的,见人都不跑,可见当时官员都不能用渎职来形容了吧(不过真要是见了老鼠,估计跑的也是我)当然,老鼠暗指的也是贪官。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诗文异常尖锐,批判性很强。皮日休的《汴河怀古》一诗很有名,评判隋炀帝的京杭大运河不仅是讽古喻今意味也很重。不管如何,晚唐诗歌仍旧是凄凉衰飒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f792af3f242336c1eb95ed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