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璞玉有瑕待雕1》,欢迎阅读!
璞玉有瑕待雕琢
——我的课堂教学得与失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就我本人而言,最擅长的是古诗词教学。教学时我采用了如下方法 :
一、反复吟诵,领略情致;体味古诗词的优美意境,先从吟诵开始。要求学生放声地读,忘情地读,有时高声歌唱,有时低声吟哦,而且要拖着嗓子唱出调子来,唱得摇头晃脑,如醉如痴,在缓慢的吟咏中去充分把玩每个文字的含义,领略诗中的情致 。 我国的古诗词有声韵、有节奏,能吟能唱。一般来说,古诗词按照表音节奏划分的较多,按表意划分的少。四言诗多为“二二”节奏,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五言诗可以是“二二一”节奏,也可以是“二一二”节奏,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七言诗则是“二二二一”节奏的,如杜甫的“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或是“二二一二”节奏的,如李白的“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学生根据诗歌的节奏和汉字的平仄诵读吟咏,渐入佳境,领略诗歌的情致,享受诗歌的美妙。
二、鉴赏意象,感悟意境。在诵读后,要求学生找出诗中的的意象(名词和动词)如《关雎》中的“雎鸠”、“荇菜”、“琴瑟”、“钟鼓”等表现了青年男女淳朴的情感。这些意象将主人公追求爱情的炽烈专一表现出来,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如《蒹葭》中的“蒹葭”“在水一方”、“溯洄”、“溯游”等,把虚虚实实的虚幻之景的朦胧美和主人公的痴情美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三、发挥想象,改写诗歌。
新课标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这三个方面涵盖了文本教学、情感教学与教学反馈三个方面的内容,而在古诗词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改写诗词是将三者“融为一体”的较好方式,应当成为我们教学古诗词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我在教《石壕吏》后,就要求学生将诗歌改写成故事。学生动笔之前,我强调了诗歌与故事的不同之处,尤其是故事中的细节。这样学生在改写中,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加入了景物描写,渲染悲凉的气氛,烘托人物的性格。写人物对话时,加入了人物的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把官吏的凶残、狡猾以及老妇人的悲苦充分地表现出来。有的同学,独辟蹊径,在开头用“嘭嘭嘭”的敲门声开头,先声夺人,造成一种突兀感。官吏未露面,但他的凶残就让人可想而知了。如有的结尾,加入了“门前的枯树枝丫上,几只乌鸦“喳
喳”地叫着,叫声在空荡荡村庄的上空回响着,我拖着沉重的双腿,向前走着……”这多少有些象征意味,既烘托出“我”的忧愤心情,又暗含战争给人们带来如此深重的灾难。
这种方法,使学生学到了诗的知识、诗的意蕴,还融合了自己的情感,同时还锻炼了写作的能力,使诗歌教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最让我感到吃力的是说明文的教学。
由于说明文语言不像小说、散文、诗歌那样生动形象,尤其是事理说明文,大多是科技文章,专业性强,甚至一些专业术语,难读难理解,读起来味同嚼蜡,学生不感兴趣,缺乏阅读热情。
作为教师的我,总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在教学中,也没什么好办法,只好讲讲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尽管我花时间,多讲解,但效果仍不如人意。这样的纠结令我难以释怀,希望专家老师指点迷津。谢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f73b6f67c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