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渔歌子评课稿》,欢迎阅读!
渔歌子评课稿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渔歌子》评课稿
从总体教学流程来说,本课流畅自然,环环紧扣,达到了词文教学和词语积累的双重目的。执教者运用浅显易懂的方法引导学生不断使用好词,用好词理解词句,将好词串联起来,发挥学生想象理解课文。教学方法大拙大巧,层层递进,由景入情,由情入理,景、情、人一个也不能少。最后联系实际,理解最后一句词文的深层含义,并使学生能现学现用,完成了整课的教学。
在本科的教学过程中,执教者明显侧重于学生词语的积累以及口头能力的表达的训练,让学生用词组来构建整理解个课文,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进行了词语和语言的训练。由学生自己来构建诗的“情志画”,运用形容颜色的词汇,展开想象的翅膀再现了江南美丽而充满诗情画意的情境,为词的教学增添了无数的色彩美。
执教者不断的运用“……的……”句式,让学生由片段到整体,进行山、白鹭、桃花、桂鱼、斜风和细雨的想象,并在这些基础上进行串联,形成一幅“渔歌图”,深入体会江南五彩缤纷,如诗如画,变化多端的美,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长了学生的词语积累。再由景入情,想象渔翁的形象,这是一个……的人。学生自然而然的体会到,在这美丽的桃花溪水边,带着青箬笠,披着绿蓑衣的渔翁必定是一个悠闲自在的人。进一步解析词句:从哪里看出他是个悠闲自在的人?初步理解词文最后一句。
执教者又拓展了李白的诗句,通过理解李白的心情,与张志和心意相通,体会当时的作者的心情是轻松愉快的。这样的教学不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而且还教给学生,可以通过已经理解的类似的诗文、词文来理解新课内容,举一反三,一通百通。又通过追问再次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词文,由文中人延伸到了作者,回到了现实。适时地出示背景资料,由情入理,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张志和说“斜风细雨不须归”,自然而然的体会到作者渴望乡野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想被官场束缚的心理情感。又通过张志和“愿者上钩”不挂鱼饵的故事,引导学生明白张志和是个“爱惜鱼儿,不忍可爱鱼儿被捕食的人”,完成了作者对大自然热爱之情的教学,使学生对课文理解更加全面。
执教者再次深入挖掘,通过千古名句“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解析运用,将词文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学以致用,真正将知识教给了学生,真正让学生学到了知识。
通过观摩本课,我学习到了教授诗词的方法,明白了诗词教学不仅仅限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对诗词韵律美的体会和朗读训练,更可以渗透更语文美的方面,真正达到语言词汇的积累运用,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同时不忘训练现代文,积累好词好句,更好和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f4d1e4315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