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惯性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篇一:“惯性”教学反思
关于“惯性”的教学反思
生活离不开物理,物理离不开生活。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并根据学校提出的“培养农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教学模式的要求。我从生活实际中引出物理问题,又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感受到物理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物理的魅力。讲《牛顿第一定律》第二部分内容。对于惯性的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所了解,但理解不深。而且惯性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紧扣物理学科的特点,突出实验教学,让学生充分动手,动口,动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增强实践能力。
这节课我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地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我共设计了四个实验,即1.惯性球;2.小车运木块(起动和刹车);3.用钢尺打击叠在一起钢片和钢珠中的钢片;4.套紧铁锤等。通过在课堂上演示这些实验,化抽象为具体,由静到动,由易到难,使学生更易理解所学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个课堂十分轻松活跃。 二、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通过让学生动手的形式来探求知识。这节课设计的四个实验全部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从实验中发现规律,探求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让学生讲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在整节课的教学中,始终以学生的讲为主,贯穿“猜测—→演示—→分析—→归纳”这么一条主线。在做每一个实验前,先让学生猜一猜会出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看看谁猜得对?然后再让学生演示,边演示边说出操作的方法,最后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归纳出实验中包含的物理知识。通过让学生多讲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充分地采用发散性提问,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向学生提问的过程中,尽量避免“是不是”、“对不对”的提问,这样提问对学生的思维作用不大,尽量少用“为什么”的提问,这样提问虽然对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作用但容易注重唯一的正确答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应积极采用“有哪些观点”、“有什么不同的看法”的提问,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本节课中,老师首先肯定同学们能积极动脑,多想办法解决问题非常好,接着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方法与利用惯性的方法的优劣,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运用惯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认识。通过积极采用发散思维提问,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十分有益。 篇二:《惯性》教学设计与反思
《惯性》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物体的惯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体验,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与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策略(情境、模式、方法)
本节知识与实际联系多,学生对生活中的惯性很熟悉 。采用学生分组展示的方法,适时运用多种实验器材及多媒体课件。期间学生进行点评,教师及时追问、点拨,共同研究生成结论 。体现生主体,师主导的特点 ,创建素质教育课堂.
教学资源(材料、工具)
惯性演示器、杯子、纸条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交流
各学习小组阅读教材,之后交流讨论,师生共同确定六个学习目标:1.你知道的有关惯性的现象2.惯性的概念3、惯性的特点(与哪些因素有关与哪些因素无关)4、生活中有关惯性的实例,如何分类5、解释惯性现象的基本步骤6、没有惯性的悲与欢。通过本环节,学生对接下来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二、分组合作:
学生先把所有问题都讨论一下,再由教师具体安排好学习任务。六个学习小组,按顺序每组一个问题。学生讨论、交流、各小组选代表讲解,不完整的自己组先补充,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三、展现提升
(一)教师演示惯性球实验,共同看骑自行车抛接球课件,接着引导学生举例做相关实验,并适时讲评指导,来初步认识惯性。可能的事例及现象:泼水、扔手榴弹、跳远、快速抽出杯子下的纸条,杯子不动等。
(二)惯性概念
看课件,打一摞棋子最下面的一个,其他未动。并观察鸡蛋落杯实验,加深认识,以明确惯
性概念——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
(三)惯性的特点。
可能出现的问题1、惯性与速度有关吗?与质量呢?2、“惯力”“惯性力”“受到惯性作用”这几种说法对吗?应该怎么说?
可能出现的错误认识及解决办法:1、惯性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大,惯性就越大。如汽车跑的越快越不容易停下来。利用反证法解决,即如果结论成立,速度小则惯性也应该小,速度为零也就没有惯性了。与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符。2.没有这几种说法,应该说“物体由于惯性”。 通过点拨、追问明确惯性的特点,惯性只与质量有关。
(四)举出生活中惯性的实例。
学生各抒己见,从利与弊两方面说明。利用惯性的:掸土、飞机投掷救灾物资、滑雪、踢球等。 惯性弊端:交通事故易发生。通过举例,使学生体会科学就在身边,学会辨证看待事物利弊。
(五)结合套紧锤头事件说明解释惯性现象的基本步骤。先确定初始状态,再看哪部分运动状态变了,利用了谁的惯性,最后结果怎样。
(六)畅想没有惯性后的悲与欢。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发言,相互补充。可能的想法:利用惯性的体育项目不会存在,像跳高、跳远、射击、滑雪、滑冰等。衣服上的尘土掸不掉、子弹无法出膛、踢球、泼水无法进行。好处是降低交通事故率、跳起来就可以免费旅行等。以利用惯性进行逆向思维。
四、指导学生进行小结,从知识与方法及思想收获方面说明。
五、达标测评,做课件上练习,以竞赛形式进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六、布置作业 整理本节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比较贴近学生实际,学生课下准备充分,课堂气氛活跃。通过本节课多角度理解了惯性,达到了预定目标。解答惯性简答题的步骤再总结一下,学生会更明了。 篇三:惯性说课稿
惯性说课
一、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和作用: 惯性是第七章运动和力的最后一节内容,在学完常见的三种力之后。然后来研究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 而本节的学习就是为后面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做重要的铺垫。惯性是运动和力的关系知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又与实践知识紧密相联.明确惯性概念,理解惯性现象,既是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乃至整个力学的基础,又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 惯性是一个抽象的科学概念,
在教学中应重视发展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这对于学好物理知识十分重要。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并不同步,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和惯性知识有关的体验,但如何描述和解释这些现象,学生是不清楚的。如何将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及一些错误的认识转变成正确的科学概念,是我面临的主要问题。
教法:观察 实验 讨论,练习。
二.根据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惯性定义,知道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
(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
2.知道质量决定了物体惯性的大小
3.能用惯性解释生产和生活的一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身边的惯性现象和学生动手设计惯性实验,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验动手能力。
2.通过对惯性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物理
语言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学生思维和动手实验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2. 通过惯性应用与防止的教学,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维.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对惯性的理解。因为学生常常把惯性跟受力情况、运动情况相联系,对理解惯性产
生了一定的思维障碍和一些错误的认识。
难点是:对惯性现象的解释。因为惯性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学生运用物理语言表述问题
的能力也相对薄弱。如何让学生运用物理语言科学规范的解释惯性现象是本节难点
四、教学思路: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提出问题,容易引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利用惯性实验的新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探究,观察与思考,教师引导逐步建立惯性的概念。进一步学习惯性的应用,发展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精心教给学生分析和解释“惯性”现象有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多列举和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
五、教学过程: 1.观察现象 建立概念
概念是从具体事例、实验事实中抽象出来的,只有首先为学生提供丰富典型的感性材料,才能从中抽象出本质特征,形成概念.为此,在引出惯性概念之前,先演示抽纸条、弹纸片实验,使学生看到:当突然抽去底下物体的时候,上面静止的物体不能跟着运动,这个结果出乎学生的意料,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接着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探究其它物体是否也有此性质。由此得出:静止的物体有保持静止的性质.既然静止的物体有保持静止的性质,那么运动的物体又有什么性质呢?
进行实验:运动的小车突然停止;车上的木块继续前运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运动的木块不能跟着一起停下来。 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现象的原因。并分析得出:运动的木块有保持原来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的性质.接着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其它运动物体是否也有此性质。这样让学生认识到这种现象不是个别的,而是十分普遍的。在大量现象面前。引导学生发现物体自身还具有一种特别的性质。并最终小结:静止的物体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运动的物体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进一步归纳得出: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初步建立起惯性的概念.
2.实例分析 应用概念
从具体事例中抽象出惯性概念,这只是实现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实现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 如何应用惯性知识解释实际问题。学生往往表述不清楚。甚至不知道怎样科学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他们迫切需要解释惯性现象的一种方法。为此,给学生提供出惯性现象的解释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举例示范后,再让学生解释一些惯性现象。以达到突破这一难点。 应用惯性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例子是很多的.这里我选择了最贴近日常生活的三个实例。
1).斧头松了,撞击几下就套紧木柄了。为什么?
2).投铅球时,铅球离开手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为什么?
3). 汽车启动时,车内的人向后仰。为什么?
在分析讲解中,引导学生掌握解答惯性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惯性知识的透彻理解,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虚拟想象 强化概念
对于惯性,学生可能不会意识到它的存在到底有什么作用。甚至有疑问:物体真有惯性吗?怎么没有发现它起到的作用呢。对此,教师引导发问:“假如某一时间地球上的物体突然失去了惯性,这对我们生活的世界将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引起学生的想象和讨论.由于学生不容易去想到问题的答案,感觉不知从何想起。为此,我在学案上面举出一例 推铅球时,若球没有惯性,铅球将会不会继续运动。这样一来,学生心里有底了。能够仿照举出别的事例。从而减少难度,并能顺利继续开展教学。另外,教师可增补事例以加深印象。 许多物理现象自然形成,永久存在,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对其中隐藏着的科学真理难有深刻的理解.虚拟情景以其“虚”、“谬”、“奇”的特点,与真实世界形成强烈的反差,使人虚中见实,无中见有,从反面看到真实的直观,从而加深了对客观世界真理性的认识. 通过学生举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谈谈惯性的影响,不仅要求学生举出惯性的现象,还要能区分它是否对我们有利。以加深对惯性现象的理解。
4.比喻联想 深化概念。
判断:(1)惯性是力,即惯性力(2)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没有惯性
由于前面所学的都是有关力的知识,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因此学生误以为本节所学的惯性也是一种力。而且认为惯性就是保持运动状态不变。针对典型的错误认识和观点。必须予以纠正,因此,设计本环节的教学。
(惯性是物体自身的一种性质,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一个物体不会存在力。而一个物体总是具有惯性的。力有方向,惯性没有方向。)
( 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在任何情况下,物体的惯性都始终存在.学生可能认为:当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它的惯性就消失了。”要消除这样的疑问,无论用理论的推导或实验的证明都是困难的.然而我们却可以用下面的比喻来解除疑问;一些学生具有好动的习惯,他时时刻刻都具有这个习惯。即使有时候他很安静不动,但是具有好动的习惯依然存在,并没有消失。只是没有表现出来而已。同样的道理,物体具有惯性,即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这种性质,时刻都存在。即使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那也是外力迫使的,它的惯性即不愿改变当前的运动状态的愿望始终存在,没有消失。只不过没有直接表现出来而已.所以惯性是物体自身的固有属性,不管这个物体在做什么样的运动,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物体具有的惯性始终存在.)
5.对于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的教学。
采用设置学生熟悉的汽车和大卡车相比,让学生通过填空明白:质量越大的物体,就越难改变它的运动状态。即具有的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能力就越大。人们就说它的惯性也越大。 这样处理,学生思维上容易接受。易于理解。为加深理解。设置了学生熟悉两个生活实例。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原来物理知识就在身边,只是我们平时没有认真去研究和发现。物理知识并不神秘。
6.本节小结: 通过小结,将本节课知识进行整理。帮助学生对本节内容构筑整体的框架。
7.知识的运用阶段 通过几组训练题型,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是对所学知识消化与吸收的必不可少的过程,帮助学生巩固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再设计训练题时,既要考虑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一位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又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
为此我设计了几个有梯度的训练题。
教学反思: 在《惯性》一节中,对于惯性的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所了解,但理解不深。而且惯性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紧扣物理学科的特点,突出实验教学,让学生充分动手,动口,动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这节课我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地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充分地采用发散性提问,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充分地利用知识特点,积极渗透德育通过教学,
本节课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基本体现出来。在教学环节上基本落实。倡导的自主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有一定的体现。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但是,在教学时间分配上,由于在学生自主探究上,学生动手动脑上面的实际花费时间较多。影响到后面的各个环节的教学。在引导学生回答惯性现象的解释这一环节上,我发现学生的规范表达能力存在较大的问题。这一点是事先没有预想到的。此环节上也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导致其他的部分显得较匆忙。 另外,在知识的运用中,充分考虑了科学教学的生活化要求,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学习惯性有什么用?如果它有用,我们得要设法利用它,如果它有害,我们得设法回避它.分别借助了录像与生活实例进行教学,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惯性知识就在我们生活的角落里存在. 篇四:《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教学实录及反思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教学实录及反思 作者:齐占波
来源:《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13年第09期
(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一、教学实录 1.引入新课 师:(演示)用力推木块,木块运动;停止用力,木块停止。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生:木块在水平桌面上不推不运动。
师: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这个力被撤销,
物体就会停止运动,也就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师:(演示)用力推小车,小车运动;停止用力,小车仍运动,最后停下来。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小车在水平桌面上不推也向前运动。
师: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认为“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观点看似都成立啊,到底谁的说法是正确的呢?(学生观察、思考,初步判断谁的说法正确。)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两种说法产生争议,激起探究的欲望。]
2.新知探究
师:我们分析一下小车停下来的原因是什么?
生: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速度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
师: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如果物体不受力,将会怎样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大家想想我们应该怎么设计这一实验呢?
生:我们要让物体不受力,观察它的运动状态,可是我们怎么让物体不受力呢?
师:回忆下“真空不能传声”这一结论是通过怎样的一个实验得出的,采用了什么方法。
生: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闹铃放在一个密封的容器中,用抽气机不断往外抽气,边抽气边听容器中闹铃发出声音的变化,会发现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声音,推理出如果是真空状态就没有声音传出来了。“真空不能传声”这一结论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得到的。 师:通过刚才这位同学的回答,对大家有什么启发?
[设计意图:教师起到主导的作用,让学生回忆“真空不能传声”这一结论得出所做的实验,为此实验设计做方法上的铺垫。]
生:我们可以让运动的小车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小,观察其运动状态的变化,最后推理得出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 师:要研究阻力对运动小车的影响,我们要控制小车在受到不同阻力前具有相同的速度,那么怎样使运动的小车在受到不同阻力时具有相同的速度?怎样给运动的小车施加由大到小的阻力呢?(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生:让小车每次都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生:让小车受到的阻力这一因素发生变化,就需让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
[设计意图:一步步引导,帮助学生找到实验设计的突破口,让学生自己设计出实验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师:(演示实验过程)大家注意观察小车运动的距离及速度减小的快慢情况。(边实验边讲解。)
师:同学们,通过你所观察到的现象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生: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大,运动时间越长,速度减少得越慢。
师:请大家设想,如果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来,滑到一个非常光滑、阻力无限小的光滑平面上,小车的运动将如何?
生:(讨论并回答)将永远运动下去。
师:这种无限光滑的平面虽然没有,但是我们也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这就是历史上伽利略所做过的实验和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伽利略认为在理想情况下,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法国的科学家笛卡儿进一步补充了伽利略得出的结论,使人们的认识又深化了一步。笛卡儿认为,物体不受外力时,除了速度的大
小不会改变,永远运动下去,也不会改变运动的方向。最后,英国的著名物理学家牛顿总结了前人研究的成果,建立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的第一条规律——牛顿第一定律。(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得到的结论和物理学家得到一样的结论,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并通过介绍物理学史,使学生意识到科学发展的艰辛。]
师:大家注意,“一切”表明这条规律的普遍适用性,没有例外,不符合这条规律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总保持”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只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两种可能,要改变这种状态,物体必须受力的作用。 师:现在大家能知道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谁的说法正确了吧?对此给你什么启示?
生:通过上面的实验及牛顿第一定律我们可以看出,没有力的时候,物体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生:给我的启示是:生活经验不一定可靠。
师:刚才我们经历了类似物理学家对“物体不受力,将会怎样” 这一问题的探究过程,现在来放松一下,做一个游戏,比赛用乒乓球拍快速运球。要求:(1)快速从起点跑到终点,并且球不掉落;(2)跑到终点后立即停下;(3)活动过程中手不能接触乒乓球。(两学生到前面进行比赛,其他学生观看。)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前后衔接,为惯性概念的引入做准备,并使学生充分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与外延。] 师:(对第一名)恭喜你获得冠军!(对第二名)你的精神可嘉!谈下你的体会。
生:刚起跑时,乒乓球从容易从球拍上掉了下来,而到终点时乒乓球又容易从球拍上掉下来。不知为什么? 师:我先不告诉你原因,大家一起来做两个小实验。
生:实验一:将一
个钢笔帽放在纸条上靠近桌子边沿,用铅笔猛击纸条,观察钢笔帽的运动情况。实验二:取一块橡皮竖直放在书上,当书突然运动或突然停止运动时,观察橡皮的运动状态。
师:笔帽原来是静止的,当纸条受力运动后,笔帽还在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当书停止运动时,橡皮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会向前倾倒。可见物体有保持自身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惯性。(板书。)
师:现在来想一想,在刚才的比赛中,为什么刚起跑时乒乓球从容易从球拍上掉了下来,而到终点时乒乓球又容易从球拍上掉下来。我们把机会让给亚军获得者。
生:起跑前乒乓球是静止的,起跑时,球拍向前运动,乒乓球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容易从球拍上掉了下来;起跑的过程中,乒乓球和球拍一起向前运动,当到终点球拍停止运动后,乒乓球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容易从球拍上掉下来。
[设计意图:解答前面留下的悬念,激励学生,使学生获得情感上的满足,获得学习的动力。]
师: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称惯性定律。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生活中惯性的现象是常见的,下面谁来列举一些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生:跳动运动员利用助跑,使自己跳得更远。
生:拍打身上的尘土、抖落伞上的雨滴,是利用物体的惯性。
生:公路上对汽车之间的车距有限制。
„„„„ [设计意图:惯性概念是学生新学的,但惯性现象生活中是常见的,教学中鼓励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惯性现象,从而突破难点。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师:从这些生活中事例我们可以看出,有些做法利用了惯性,而有些做法则是为预防惯性造成的危害的。刚才的比赛以及书运橡皮实验,都相当于车的起动和刹车,这时人容易倾倒,因此我们坐车时一定要把好扶手。
师:下面请同学们谈下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生:我们经历了“物体不受力,将会怎样”这一问题的探究过程,知道了牛顿第一定律。知道了什么叫惯性,并会用惯性来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师: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根据生活经验和事物表象得出的错误观点被人们沿用了上千年,直到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正确地指出“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可见我们应学习伽利略的这种质疑的精神。
[设计意图:前后呼应,总结知识,并渗透德育。]
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因此我在教学中紧扣物理学科的特点,突出实验教学,让学生充分动手、动口、动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1.充分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我共设计了三个实验:推断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钢笔帽实验;书运橡皮(起动和刹车)。一个比赛活动:比赛快速运球。通过在课堂上演示和学生亲自的实验,化抽象为具体,由静到动,由易到难,使学生更易理解所学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个课堂十分轻松活跃。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让学生动手的形式来探求知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从实验中发现规律,探求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3.充分利用知识特点,积极渗透安全教育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与生活密切相联系,它的许多知识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根据惯性知识的特点,在讲解书运橡皮实验,即车的起动和刹车时,提示学生坐车时要把好扶手。小型客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等,从而增强安全意识,提高严格遵守交通秩序的自觉性。
4.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的教育
从引入新课中的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两种对立观点,到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推理,到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展现了相关的物理学史,消除了学生对此部分物理学史的神秘感,并且在最后利用物理学史很好地对学生渗透了德育。 篇五:牛顿第一定律教学反思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反思
《牛顿第一定律》位于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开始位置,暗示着它在牛顿运动定律中的位置——基石。本节内容看似少简单,其实蕴藏着很深的思想。
借助我校的课改,本节课我按三条主线展开展示。
历史的足迹:分析从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的观点,提出评价。
本堂课的教学,我采用演示实验为主,学生思考、分析讨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知道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时,通过学生分析和讨论、教师指导的教学方法,学生大部分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本节课的重点是给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从身边发现物理问题,很好的渗透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让
学生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分组探讨一下运动和力是怎样的一种关系?让学生以推木块为例,体会亚里士多德是怎样得出他自己的观点,时空穿梭在过去与现在之间。学生回味着历史,体会着思想。学生的回答开启了物理思想,打破了课本的局限,但折射着,我对学生的课前辅导不够,特别是历史资料的给及,与学生的交流不足。
理想实验的思想主线:学生用自己的理解,通过演示实验、视频演示和语言展示了理想实验。由于没能让学生动手是遗憾之一,更
大的遗憾是没有和学生一起重新换思路,设计和经历实验。
概念的主线:通过学生自己分析几个例子例如:车越快越不易停 是不是速度大,惯性大?辨别惯性。在此主线中需要注意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对概念进行准确的表述和通俗的表达,惯性: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能力。对“力、质量”新的定义学生没有意识,我直接学生提问学生,有意识的引导学士概念的提升,但效果不太好。 在教学中时间与预计出入,在概念的教学中感觉时间紧张,同时自己急于求成,想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一步到位,太失误。对惯性的概念的教学,感觉例子没有找好,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语的不足和思想。
物理学是一曲“理性的旋律”。物理教学不应满足于对某一定律的揭示,而应使他超越自身,使之上升到具有更大普遍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层次的东西,这样,物理规律的探究就能不断取得进步。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自己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学习和进步。通过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准备和教学,让我在教学中得到了一次较好的锻炼,在教学理念上有了较大的改变。我也将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思索、探讨,让我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同时也能更有效的与高考相结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f4b06d4f4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