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立足生活,提高多元化审美》,欢迎阅读!
立足生活,提高多元化审美
幼儿园很多教师喜欢在墙上贴写真喷绘,但幼儿都不喜欢。望着一张张平面的美国、日本卡通娃娃,幼儿都表现出茫然的神情。直到有一天,一位年轻教师用一些旧材料做了一个娃娃坐火车的造型贴到墙上,幼儿才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由此,我们开始思考并在环境创设上试着做一些探索。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并要求环境能引导幼儿感受、表现生活中的美。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体现幼儿园教育专业化、幼儿教师专业性的一个方面。而幼儿园环境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幼儿园各方面生活的特征,铭刻着幼儿园时代的印记。创造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室内空间和形象,营造具有视觉愉悦感和文化内涵的室内环境,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使生活在现代社会高科技、高节奏中的幼儿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传统班级环境创设呈现的问题
很多传统的设计只是根据主题对设计内容表面上的理解,真正适合幼儿的环境设计需要满足幼儿的生理、心理等要求,综合处理幼儿与环境、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往等多项关系,需要把为幼儿服务作为前提。教师在班级环境设计上下了大力气,室内外场地布局、区角设置、材料投放、墙饰布置等均由教师一手操办。很多设计是根据教师自我的需要考虑环境创设,追求表面上的“好看”“漂亮”,没有从幼儿的角度出发。美的环境可以使人心情愉快,但是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评价幼儿园的环境。 三、环境创设的取材和形式
1.利用民间艺术的质朴特征。民间美术来源于民间的现实生活,是劳动人民经过千百年来的不断创作而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魅力,它率直、不拘一格的质朴特征与儿童在艺术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有相通之处,可以说民间美术与幼儿美术有其内在的共同特征。民间材料的适当选择能陶冶幼儿情操,开启幼儿智慧,给幼儿带来美感和愉悦的艺术感受,同时还能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也是幼儿在客观世界影响下的一种主观艺术创造活动。为了使民间美术教育切实成为幼儿自我表达和表现的天地,我们也初步尝试了运用民间材料为线索的乡镇班级环境创设。在为某所乡镇园进行班级环境创设时,我们进行调查研究,选择出对具有民间特点的簸箕、草帽、麻绳等以“竹”“草”为特点的材料进行美术加工。当经过丙烯颜料的制作、着色后,一个个平凡无奇的民间生活用品摇身变为既充满鲜艳色彩,又具有教育价值和意义的各种主题墙饰。
2.因地制宜进行环境创设。幼儿园环境创设要坚持“低费用、高效益”的经济性原则,勤俭节约,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周围资源,就地取材。在保证清洁、安全的前提下,废物利用,一物多用,不浪费宝贵资源。如上边提到的“簸箕”“草帽”“蒲扇”“麻绳”等就是充分遵循了这一点原则来实际操作的。幼儿园是教师和幼儿共同生活的地方,幼儿有权参与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的参与体现在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等方面,无不渗透于生活。当彼此在参与创设的过程中与环境互动,用他们的双手和思想布置、填充环境,会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环境中的事物,也会使他们更加爱护环境、爱惜生活。
3.简单几何形状的运用。整洁大方的环境创设给人以清新的视觉效果。我们在班级环境创设中以几何图形勾勒墙面框架,在丰富视觉效果的前提下,再进行立体、平面的各种改造,使效果更加灵动、多变。如在我园环境创设中,我班环境就是以圆形为线索。在家园互动的三面墙上,设计出多个圆组合在一起,并命名为“同心圆”的墙饰,简洁、明了,同时也突出了家园“同心”的情感;室内再以圆为思路,利用线条勾勒出螺旋形的圆将幼儿教学《各种各样
的车》主题活动中搜集到的车辆图形粘贴其中,在车辆就像环绕螺旋逐步向上的特点上,命名为“环游”;以幼儿旅游照片展示墙为主题的“畅游”墙饰,也是将名称与其和谐统一,形成整体。而长方形、菱形、椭圆形、三角形等也可以作为墙饰布置的线索。当形状框架立体地呈现于墙上,再将课程的主题、幼儿作品、延伸活动、家园共育等内容充实其中,便可以形成具有灵魂、富有趣味的环境创设。
4.丰富颜色主题的运用。幼儿年龄小,单一的颜色无法吸引他们的眼球,但杂乱无章的色彩搭配又会影响幼儿的审美标准。所以环境创设中运用多元的颜色,和谐搭配使环境创设更有灵魂。如红、白、粉的组合让教室动感、有趣;黄、橙的组合呈现阳光暖意的意境;蓝、绿带来清新悠闲的感受;黑、白完美结合是经典、时尚的代表。所以,班级环境创设在色彩的选择中可以根据幼儿、教师的年龄或者周围环境的对比、协调而挑选最和谐的颜色搭配。 根据半年以来的实践、观察,我们不断地发现环境创设的教育价值已经引起了教师的极大关注。环境不再是一种背景,一种支持,而是一种活的课程。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行为中,丰富的内容深深吸引着幼儿,民间题材和材料的运用让幼儿真正感受到家乡的美,他们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而且通过他们自己的参与布置和看看讲讲,从很大程度上能促进认知上的发展和语言能力、动手能力的提高。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中探究和学习,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f24fab3b9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