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写作之结法(探讨)

2022-10-29 13:13:1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格律诗写作之结法(探讨)》,欢迎阅读!
律诗,探讨,写作
格律诗写作之结法(探讨)

格律诗写作讲究章法,章法亦称结构。文学创作,无论诗、词、曲、赋、骈、散等,皆需注意结构,方不至杂论无章。然古人云:“文无定法,文成法立。定体则无,大体则有”。若一味死守结构,必至平淡无奇,而难成佳作。清沈德潜《说诗晬话》云:“诗贵性情,亦须论法,杂乱无章非诗也。然所谓法者,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起伏照应,承接转换,自神明变化于其中矣。若泥定此处应如何,彼处应如何,不以意运法,转以意从法,则死法矣。试看天地间水流云住,月到风来,何处看得死法”。然则诗之章法,初学不可不知,亦不可拘泥不化,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也。清人徐增亦云:“诗盖有法,离他不得,却又即他不得,离则伤体,即则伤气”。是知初学者宜入其法以求规矩,待得会心,则必出乎其法,方不至陷于沈滞呆板之境也。有关于诗之章法,历代论诗诸家,迭有专论,今举其要者述之。

元杨载《诗法家数》云:夫诗之为法也,有其说焉,赋比兴者,皆诗制作法也。然有赋起,有比起,有兴起。有主意在上一句,下则贴承一句,而后方发出其意者;有分作两股,以发其意者;有一意作出;有前六句俱散缓,而收拾在后两句者......大抵诗之作法有八:曰起句要高远,曰结句要不着迹,曰承句要稳健,曰下字要有金石声,曰上下相生,曰首尾相应,曰转折要不着力,曰占地步。盖首两句先须阔占地步,然后六句若有本之泉,源源而来矣。地步一狭,犹无根之潦,可立而竭也......律诗要法,曰起、承、转、合。破题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

或就题起。总之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颔联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此联要接破题,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颈联或写意写景,书事用事引证,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要变化,如急雷破山,观者惊愕。结句或就题结,或开一步,或缴前联之意,或用事,必放一句作散场。使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意无穷。 合起承转合

前述所谓起、承、转、合之说,以律诗言,一二句是起联,亦曰首联;三四句是承联,亦曰次联或颔联;五六句为转联,亦称颈联或三联;七八句为结联或称末联。以绝诗论,则首句为起句,次句为承句,三句为转,四句为结。其法各

1




有不同。 结法:

结句又称断句或落句。在绝诗为第四句,于律诗则为第四联。 结句之意,即是将前面三句或三联,作一总结以为收束也。

古人云:“合处要风回气聚,渊永含蓄,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且须言有尽而意无穷”。即指结句而言。白石道人云:“一篇全在尾句,如截奔马,辞意俱尽。如临水送将归,辞尽意不尽。若夫辞尽意不尽,剡溪归櫂是已。辞意俱不尽,温伯雪子是已。所谓辞意俱尽者,急流中截后语,非谓辞穷理尽也。所谓意尽辞不尽者,意尽于未当尽处,则辞可以不尽矣。非以长语益之者也。 至若辞尽意不尽者,非遗意也,辞中以仿佛可见矣。辞意俱不尽者,不尽之中固已深尽之矣”。

杨载之《诗法家数》亦云:“作诗结句尤难,无好结句,可见其人终无成也”。《说诗晬话》又云:“收束或放开一步,或宕出远神,或就本位收住。张燕公:‘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就夜饮收住也;王右丞‘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从解带弹琴,宕出远神也;杜工部‘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就画鹰说到真鹰,放开一步,就上文体势行之也”。 就题作结者如:韩偓之《己凉》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题为“已凉”,而结句言“己凉天气未寒时”,呼应题意,是谓之就题作结。 由题外作结:如刘禹锡之《蜀先主庙》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题为《蜀先主庙》,然却以“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作结,初看似与题目无关,却不脱其范围,乃就题之反面,发挥议论与感慨,故仍与题意相合。 谢榛,《四溟诗话》云:“律诗无好结句,谓之虎头鼠尾”。大凡诗词结语,须风流蕴藉,蕴藉则俱弦外之音,味外之味。《曲礼》云:“傲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文章亦不可写至极处,极处即逾应有限度,往往使读者一览而尽,了无余味,实非诗文之最善者。于此结句之重要可知矣。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ec51aa495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