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果夫陈中凡(1888—1982),原名钟凡,字斠玄,号觉元】陈立夫陈果夫

2022-07-22 15:52:1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陈果夫陈中凡(1888—1982),原名钟凡,字斠玄,号觉元】陈立夫陈果夫》,欢迎阅读!
陈果,陈中,陈立夫,原名,钟凡
【陈果夫陈中凡(18881982,原名钟凡,字斠

玄,号觉元】陈立夫陈果夫

陈中凡。陈中凡。原名钟凡。字斠玄。号觉元。

江苏盐城人。中国古典文学家。红学家。与胡小石。汪辟疆并称南大中文系三老1911年毕业于两江师范学堂。受业于李瑞清。缪荃孙。陈三立诸名师。曾与胡小石为同学。1914年后考入北京大学习哲学。毕业后留校工作1919年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担任国文部主任。1921年任国立东南大学教授兼国文系主任。1926-1928年任金陵大学教授。1935-1949年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授。

1952年起为南京大学教授。兼江苏省文史馆馆长。陈中凡博学洽闻。从目录学。诸子群经。文学批评史到文学史。戏剧史。晚年侧重古代戏剧史研究。著有《古书读校法》《中国文学批评史》等书。其中《中国文学批评史》是中国第一部文学批评史。1982722日在南京逝世。逝世前将自己多年收藏的图书。字画。古物等赠送给南京大学及南京博物院。

中文名,陈中凡。别名,陈钟凡。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江苏盐城。出生日期,1888。逝世日期,1982。职业,教师。毕业院,两江师范学堂。代表作品,《中国文学批评史》 人物生平。陈中凡的叔父陈玉树 。字惕庵。

肄业于南菁书院。受教于清季著名学者王先谦。并在其指点下完成《毛诗异文笺》十卷。陈玉树是盐城的名孝廉。曾任尚志书院的院长。陈中凡10岁至15岁。从叔父读书。受他的影响至深。陈玉树为人方正。清廉。平日常以不受一自辱之钱。不作一近耻之事自勉。又以曾参少讽诵。壮议论。老教诲与弟子相勉。陈中凡受其薰沫。得益匪浅。陈玉树1904年(清光绪


三十年)秋应聘为三江师范学堂提调。

曾撰写《教育刍言》三卷。也许是受叔父影响至深且仰慕其人品学问的缘故。陈中凡1909 年由淮安中学堂考入两江师范学公共科。尽管当时叔父已病殁四年。在两江时。陈中凡常在周末去杨公井附近的金陵刻经处听讲佛学。遂对哲学产生浓厚兴趣。从两江师范毕业后。他即赴沪江大学补习英文。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18年至1919年。陈中凡在附设于北京大学的国史编纂处任纂辑员。同时兼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专修科教员。

他曾加入蔡元培发起的进德会;同时与邓中夏。许德珩等一起。担任《国民杂志》编委。这份杂志是学生救国会主办。反帝。反军阀的倾向十分突出。由于陈中凡支持学生参加五四动。因此被女高师校方解聘。后来由新校长毛邦伟介绍。才重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部主任。1921年仲夏之月。陈中凡由京返宁。应国立东南大学之聘。任国文系教授兼主任。他对女高师国文部的学生说:三年来。我忙于编教材。很少还乡。家中妻子。

未及兼顾。近日南京东南大学寄来聘书。我考虑再三。踌躇不决。继思何不效古人记妻寄子法。把你们寄托给挚友胡小石先生。他为人正直。博学多才。书法遒劲。擅长诗歌。修辞之学。我向校长推荐。已获赞同。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 ”同学受教三年。与师生情深。只是先生欲与师母团聚。在情在理。不便挽留。只能噙颔首。不久。陈中凡携胡小石一齐来到教室。说:关于胡先生的品格和学问。我上次已介绍过了。现在我把级任的担子交给他来挑。

非常感激。你们要认真学习把他的学问传受过来。胡小石则说:自古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我承中凡兄之托来北京。和你们共同切磋。谈不上传授……”。陈中凡与胡小石都是两江师范学堂的毕业生。他们神交已久。1920年春两人在


上海梅庵先生家初次相晤。即感投缘。该年11月。经陈中凡的推荐。胡小石离沪北上。在北京女高师任教。事过六十多年。二老的女弟子。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程俊英还清晰地记得在北京女高师读书时。

陈中凡与胡小石记妻寄子的难忘一幕。19218月至192411月。陈中凡在国立东南大学任国文系教授。系主任。19247月。国立西北大学及陕西省教育厅合办暑期学校。函聘国内著名教授前去讲学。计有北大教授鲁迅。夏元14位名教授。国立东南大学应邀讲学的有三位教授:陈中凡。吴宓。刘静波。陈中凡主讲的题目是:中学国文教学法;中国文学演进之顺序;读古书的途径。西北之行。往返凡四十有九日。讲学之余。 陈中凡等游览名胜。大开眼界。他在后来写的《陕西纪游》一文中说:游踪所及。举凡太华终南之奇。河渭伊洛之广。函谷潼关之险峻。昔所向往者。莫不登临。一揽无余。信足名生平之赏矣。令陈中凡难以忘怀的是。他曾与鲁迅先生等同行。有机会听鲁迅先生小题大做笑斥苍蝇之声。陈中凡与政治系教授刘静波同行。乘津浦路火车北行。到徐州改走陇海路。经商邱。开封到郑州。恰逢鲁迅。夏元。王桐令等自北京南下。于是偕同西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ebea5c581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