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梁庄

2022-05-03 01:21: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在梁庄》,欢迎阅读!
梁庄,中国
中国在梁庄

《中国在梁庄》的宣传里提到本书获得今年的人民文学奖,这让我有些惊讶,又有些欣喜。惊的是以往印象里往往颁给小说、散文和诗歌的这个奖项,这次也在获奖名单中有了“纪实文学”的身影;喜的,自然是文学界所显现出来的对社会实的愈加关注。这本《梁庄》所关注的乡土与农村问题,也是我一直想去了解的问题,所以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翻开书前,基于对“纪实文学”的认知,我并没有对本书的文笔有过多期待。不过,梁鸿在书中所展现的文字却在朴实之中蕴含了别样的细腻与华美,使得这本“田野调查”式的纪实作品读起来颇有一些散文的气韵,这恐怕和作者本人文学作者的身份分不开。然而,在这样一种堪称优美的笔触之下,呈现出来的却是残酷而令人无比震撼的现实。书中,作者通过对自己故乡穰县梁庄的实地调查,以及对在村庄生活的亲人、朋友、村民、干部等各色人物的访谈,以一个村庄为样本,为读者清晰地勾勒出了经济大潮冲击之下,传统农村日益破败、消亡、崩解的不争事实,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农民工问题”“农村文化德危机”等当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她的叙述,有着身为一个观察者的平实、清醒、客观,却又时刻让人感受到其中所饱含的对与故土的深情与眷恋。这份纪实文本,从社会学角度看,可能不够高屋建瓴。然而,它却是如此鲜活,如此具体。在作者所记录的一个个访谈之中,我们仿佛能够真切看到坐在她对面的那个农民汉子的身影,从他或她的话语中,体味当代农民的痛与悲,苦与闷,困惑与迷惘,挣扎与无奈……她的文字,揭开了“经济腾飞”之下“新农村建设”的温情面纱,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乡村沉痛的现实,让每个读这本书的人,都会在心中自问:为何我们的农村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也许有人并不认同这种悲观的视角,在他们看来改革开放几十年,农村的经济状况从总体上比以往应该更好才是。从绝对收入角度,农民的生活水准是提高了。然而,这却难以掩饰农村与城市相比,在后者充满活力的发展面前日益迟缓的脚步。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只是原始积累的提供者,只是廉价劳动力的输出者,却不是真正的获益者。它为城市提供生活必需的农产品,提供建设和发展必需的劳动力,成就了后者的飞速壮大和发展。然而由于体制和户籍制度的限制,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却微乎其微。农民工在城里辛苦劳累,却无法融入到城市之中,是永远的异乡人;他们攒钱回乡,盖起了新房,一年却没有几天住在里面;夫妻两地分居,子女缺乏家长管教,农村劳动力匮乏,乡村政治建设遇冷,儿童入学率降低……这一系列问题,又使得农村更加落魄。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导致的环境破坏更是令其雪上加霜。是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然而,在漂亮的统计数据背后,我们到底付出了什么代价,读了这本书,你会惊觉,我们实在已经失去了太多太多~

经济的衰败、环境的劣化,还只是表象,更令人痛心的是作者笔下传统农村文化的断裂与死亡。中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乡村田园生活更是仁人志士历来讴歌的理想生活方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中蕴含的是对自然的向往和尊重。即使是位极人臣的官员,晚年了也一定会告老还乡,颐养天年。然而,自上世纪初西方工业文明价值观侵入后,农村逐渐被视为落后愚昧的代名词。在这场西方价值观与本土传统价值观的博弈之中,后者虽一退再退,却仍顽强地存活了下来。即使是之后的连年战争与政治运动,也没有使其彻底瓦解。由此可见传统农村中宗族血缘为纽带的社会关系网络之强韧。然而,在国家开放经济的大环境下,这种传统纽带却开始加速分崩离析,被经济至上的价值观所取代。这是为何,只因改革开放后,国家虽然已失强势,但对于农村的桎梏与剥削仍在。农村人融不进城市,影响了社会保障,也使其无法从经济发展中获得应得的那份报酬。即使通过了高考


能在浩浩荡荡的就业大潮之中真正站稳脚跟的也是少数。于是多数人不再期盼用学习改变命运,而是一门心思想尽早挣钱,可这又进一步令得乡村精神日益颓废消沉……

对此,“启蒙者”并不为田园式情怀的没落而惋惜,甚至会说这是资本积累中的必然,就如同英国的圈地运动,期间不免有个人的悲剧,却是时代所趋。须得承认,当今现代社会,需要对农村进行“转型”。然而,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必须将一切传统连根拔起,是否意味着我们要将本应是自己祖先和父辈的农民视为

落后、愚昧、贫穷的象征,并让他们承受如此的苦难与不公,我想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作者在最后追问“农村的未来希望何在,”这个问题却令人难以回答。政府这些年来,的确出台了不少惠及农村的政策,体现了对“三农问题”的关心,然而,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附庸地位,不解除因此而加在农村身上的重重锁链,那么无论是“新农村”还是“城市化”,恐怕都将是无比艰难的进路。不过,从作者这样从农村走出,却又不忘自己的“根”之所在的人们身上,我们仍能感受到坚韧不屈的乡土精神的延续与传承。如果有希望,那么希望就在这些人之中。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e9a091503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