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语读书笔记摘抄赏析一》,欢迎阅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开篇的这三句话,可以说是老幼皆知,其意思也不用特别解释了。可南怀瑾先生却是这样解释的:做学问,要随时注意“时〞和“习〞,要随时随地学习。当你有进步时,能不愉悦吗你的学问没有人能够理解时,有个难得的知己来看你了,能不快乐吗做学问的人,也可能一辈子没人能了解你,那也不生气,这样的人不就是君子吗这样的解释,比起常人的理解,不知要高出多少层。
南怀瑾先生这样解释的原因是,原句第一个字“学〞不能仅仅当作狭义的“书本学问〞理解,而是要从人生修养上讲起才行。也就是说,“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那么,把“学〞字的意义理解的这么宽泛,符合孔子的原意吗南怀瑾先生说,论语二十篇,每篇都是一篇文章。而现在,一条一条分开印,是宋儒们把它圈断的。整个二十篇论语连起来,又是一整篇大文章。
这倒又是一种新鲜的解读方式。谁都知道,论语是语录体著作,既然是语录体,就很让人习惯于把那一条条论述分开来独立理解。这本来也不算错,却容易造成断章取义。把“学〞字理解成狭义的“书本学问〞,就是断章取义造成的。所以,南怀瑾先生说论语中所说的“学〞,不是仅仅文章写得好,也不仅仅是知识渊博,它还包括“做人好做事对〞,哪怕一个人是文盲,但只要是会做人做事,就是有“学问〞。这是南怀瑾把整部论语研究完后,用“整体观〞看待论语得出的结论。
为了证明自己把“学〞字理解成“人生修养〞的“学问〞的正确性,南怀瑾先生还列举了论语中子夏的话来证明自己的结论。“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意思是看到好的人就尊敬他,在家能竭尽全力爱家爱父母;在社会上做事、对人、对国放弃私心,对朋友言而有信,这样的人,虽说没读过书,也一定说这人真有学问。这句话足以证明“学〞不仅仅指“书本学问〞。 正因为南怀瑾先生解读论语与众不同,他解读论语的著作才命名为论语别裁。
他这个“别裁〞不仅仅与现代人对论语的一般理解不一样,而且特别与宋代以来朱熹学派的儒家学者对论语的注解不一样。以朱熹为代表的宋代儒士们因为是以对“语录体〞的理解方式来理解论语,结果断章取义,让后人造成了对孔子思想的极大误解。比方宋儒们理解上述子夏的那段话时就出现了偏差。他们把“贤贤易色〞理解成“看到好人马上跟他学习,连女色都不能亲近了〞。把“色〞字的“态度、形色〞之意理解成了“女色〞,以至于近现代人攻击孔子“违反人性〞。他们还把“事君能致其身〞的“君〞理解成“皇帝〞,又让近现代人攻击孔子是“专制思想〞,因为论语要人为皇帝全力效劳嘛。孰不知,“君〞在此应泛指为“你尊敬的人〞,也即是“朋友同事〞或“你容许给人办事的人〞。像这样对孔子思想断章取义的理解,还有很多处。 所以,南怀瑾先生说:“孔家店被人打倒,老板没有错,是店员们搞错的,这要特别修正的。〞现在,是到了真正复原孔子的“仁义〞思想的本色的时候了。南怀瑾先生独特的“经史相参〞、“整体看待〞式解读能帮我们吹尽黄沙,淘出真金。
在论语第七篇述而第七谈到孔子作学问时,有一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字面上的意思是: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可以做我的老师的。学习他好的方面,对他不好的方面,加以改正。其实这里,“三人行〞不是三个人,是多人的意思。南怀瑾先生解释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老师〞,这也许是孔子的本意,我为此有较深的体会。在我们一生中,有无数老师,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品德、学问好的,比我们年龄长的,我们固然要学习,学习他们好的品格,作学问的方法和思路。他们的人生经验,是我们前进道路上重要的财富。学习他们的优点是为了自己能有所提高;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他们的缺点和缺乏,使自己积累经验。品德修养好的老师都会毫不保存地告诉别人。即使他没有做出什么成绩,他人生几十年默默无闻地毫无怨言地在某一岗位上的积累,
也是一笔财富。退之,品德、学问不好的,甚至是坏人,坑害我们的人,我们也要学习,从他们角度考虑,了解他们坏的根源,坑害我们的原因,从而使我们认真反省,自己不能这样坏,这样坏,是坑害别人的。如果社会上,每个人都这样想,完全按照正常的规那么和秩序,我们每个人都会受益的。我们也要向比我们年龄小的人,甚至很小的小孩学习。学什么呢有人认为我这把年纪,走过的地方都比他们知道的地方多。摆好心态,我们学习小孩子的天真,单纯呀!可能会钩起我们儿时美好的记忆,也可减少成人间人事纠纷之争的烦恼。我们学习年轻人的时尚,学习年轻人的活泼思维等等。总之,我们可以从各种人那里学习,丰富我们的学问和知识。
“行〞还说明了孔子的思想:研究学问,不仅仅在书本上学习,还要在“行〞中学习,即在实践和实际中学习。实践和实际中的学习更重要,别人对的,我们要认真学习,不对的,认真反省,我会不会有类似的问题。“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看起来,讲起来容易,都懂得这个道理,知道该这样做。可是在现实中,我们多数人包括我在内能做到向品德、学问好的,比我们年龄长的学习,认为自己能从中受益,有时会内心里和表情上显露出曾象某位大师学习过(那怕是见过)的得意,但有时出于傲慢心理,可能的竞争,而不愿意向比自己好的学习。这都不是很要的心态,我们应把学习作为一种很自然的生活方式。更难做到的是不原向自认为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认为自己是教授,是博士就了不得。博士仅是在他所从事的领域多读了几年书而矣!其他的还差得远着呢教授仅仅是一种技术职务的符号,仅限于他们的领域。每个人知道的毕竟都是有限的,就拿我的工作来讲吧!我号称是搞色谱的,实际上仅仅是气相色谱,仅仅是气相色谱的应用,仅仅是气相色谱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在细说,仅仅是气相色谱在石油炼制中的应用,还没有涉及化工中的应用;再细说,八年时间,仅仅做了石油炼制中硫化物的工作,还不可能完全搞清楚,还有一系列的问题。那么我所不擅长的呢怎样把实验室布局好,怎样安装管线好都是我要学习的,此外,还有我们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不管比我们高的还是低的(首先我们心里不要这样区分,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缺点),只有向有利于自己提高的任何人学习,才能收获,才能进步,才能提高。
我的另一感悟是:在我认真学习时,认真积累的同时,把我们的知识、经验和我们曾经犯过的错误和过程告诉别人,使他们能吸取我的经验和教训,不走我曾经走过的弯路,节省他们人生珍贵的时间,取得成功。然后再把这些事例告诉需要知道的人,以鼓励他们前进,也是很有意义的事。以前,我也是这样做的,我们把成功和失败的地方告诉比我年龄小的人。通过学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后,我将更认真地学习,并将心得再反响给需要帮助的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e90672767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