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应急管理

2022-05-17 00:39:3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汶川地震应急管理》,欢迎阅读!
汶川,应急,地震,管理
汶川地震应急管理

班别:09资环2 姓名:刘永林 学号:09250802233

一、汶川地震简介

时间:2008512142804.0 纬度:31.0°N 经度:103.4°E 深度:14km

震级:里氏震级8.0级,矩震级7.9 最大烈度:11

震中位置: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都江堰市西21km267°崇州市西北48km327°

大邑县西北48km346°)成都西北75km302°

历史背景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是2001年昆仑山大地震(8.1级)后的第二大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平方公里

地震成因: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地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 地震类型:汶川大地震为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

震源深度:汶川大地震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大。

二、地震特点

深入分析汶川地震的特点对地震的应急管理和救援工作等有重要作用,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贠小苏于2008522日出席国新办就四川汶川地震灾害和抗震救灾情况举行第十次发布会上指出,汶川地震具有:范围广、程度深、危害大、持续长等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1、地震震级高且裂度极高,影响范围极广。

汶川地震震级达里氏8.0级,最大裂度达11级,汶川地震波及范围非常广,全国仅黑龙江、吉林和新疆3个省区没有震感,灾区涉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地。遭受地震破坏特别严重的地区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其中,四川省的北川、什邡、绵竹、汶川、彭州等地受灾最为严重。 2、破坏性极强。

汶川地震导致人民生命、健康与财产遭受严重损失,社会生产生活秩序被


打乱,表现出极强的破坏性。截至519日,灾区死亡人数已经超过3.4万人,受伤人数超过24.5万人。有关部门估计,因灾遇难人数将在5万人以上。 3、余震不断。

灾区余震不断,大小余震5000余次。截至518日,仅6.06.9级余震就发生了4次。到目前为止,已发生余震1.3万余次,并且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其中最大强余震震级达6.4级。这些余震主要分布在从映秀镇到青川县的龙门山断裂带的中北段,形成长达300公里的余震带。 4、救援难度极大。

汶川地震发生后,水、电、道路、通信等现代社会赖以正常运行的关键基础设施严重毁损。四川省自古以来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称,通往地震灾区的道路本来就逼仄、狭窄、崎岖,许多道路没有“备份”。地震造成通往汶川等重灾区的交通中断,应急救援队伍和物资无法在第一时间被运抵灾区。而且,灾后恰逢阴雨天气,余震不断,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不断发生,抢通道路的任务非常艰巨。甚至一些道路被打通后,又因为山体滑坡等原因而出现反复。

三、应急管理

在深入分析汶川地震的特点后,提出以下几点应急管理建议: 1、安抚民情,稳定治安。

在经历特大地震后的市民情绪上必然出现恐慌,若是未能及时安抚民情,必然导致社会动荡,甚至被反动势力借此机会生事,因此,政府应当及时安抚民情,稳定市民情绪,并组织有能力参与救援工作的获救人员配合救援工作

抓紧治安工作,以防犯罪分子有机可乘,防止出现偷、盗、抢等犯罪行为,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展开救援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2、调集应急物资,保证市民日常所需。

号召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抗震救灾,尽力调集社会各界的救灾物资,为灾区物资输送创造物质条件,保证市民能获得生活上的保障,减少社会不安情绪出现。应急物资不仅包括食物和水源,还应包括药品、帐篷、被子、衣服等必需品。 3、合理安排市民住所,防止余震造成二次伤害。

由于余震不断,因此,需要疏散人群,禁止市民进入断裂地带、危楼等不安全地点,安排市民避难于抗震能力好的地点。在缺乏住房或帐篷的条件下,集中市民于空旷地带,政府加大管理和照顾力度。 4、充分发挥军队和社会救援力量,尽快救援灾区。

调集灾区附近军队力量,在救援工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号召市民团结一致,齐心抗震救灾。有效组织社会自发组成的救援力量,做到众志成城,


团结一切有可能的力量,加快救援工作,为伤者争取宝贵的时间。

不单只要团结本国力量,更要有效利用世界各国提供的救助,而且要有效利用各国的救援建议和经验及技术。

5、组成专家小组,深入分析地震发生原因、特点并提出有效的救援建议。

专家小组利用专业知识对灾害的发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估以及有关问题的汇总分析,对救援工作做出有指导性的方针策略,减轻救援难度以及提高救援的效率,同时专家小组亦要对随时发生的突发性事件进行预测评估,提出相关解决事宜,为救援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 6、及时监控灾情变化并向社会公开。

利用卫星等实时性高的技术对灾情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在发现或预测到灾情变化时,要马上采取相应应急措施,第一时间转移人员,减少损失,并向社会开灾情状况,抑制社会谣言。 7、预防次生灾害。

地震往往会伴随诸多次生灾害,而且地震发生后灾区天气不稳定,雨天连绵,因此更应加大监控力度,预防堰塞湖、泥石流、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灾区遇难者及动植物等尸体、物质要妥善处理后,预防腐化等带来瘟疫。 8、加紧修复交通干线、电力能源供应及通讯设施。

大批的救援物资及救援人员需要通过畅通的交通干线运抵灾区,方能展开救工作因此,交通干线的修复工作应当是重中之重。大型挖掘器械等救援工具需要电力能源保障才能动作,因此,恢复电力能源供应也是重要工作。此外,无论是灾区内外都需要稳定的通讯条件才能指挥救援工作而且通讯设施的恢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社会环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e80b17002768e9951e7389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