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专题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九日齐山登高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

2022-04-28 15:19:1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语文专题六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九日齐山登高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蚜》,欢迎阅读!
唐诗,诗国,九日,余晖,登高
精选资料、感谢阅读下载

专题六 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九日齐山登高



专题导语 随着晚唐政权的进一步衰落,哀婉和衰飒的气氛笼罩着晚唐诗歌。他们更多吟咏的是三类题材:历史自然、爱情。历史的追怀是对现实的喟叹,对自然的眷念是对人世的疲倦,对爱情的寻求是对个人心灵的抚慰。不过,唐诗人更倾心尽力于诗歌,他们以近体诗为主要形式,在中唐创新求变的基础上继续掘进,诗国仍然是一派绚丽灿烂的景象,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杜牧、李商隐便是这一群体的代表。因此,学习本专题,主要是学习“小李杜”的律诗和绝句,初步了解他们二人的诗风,能就李之无题诗或杜之咏史怀古诗作专题探究。学习过程中,应注意把握李诗善用意象和典故的特点,对杜诗《九日齐山登高》可抓住诸多虚



字来赏析。

九日齐山登高





一、诗人名片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晚唐诗人。入仕后官至中书舍人。他关心国事,反对藩镇割据,拥护中央集权,主张抵御入侵之敌,反对腐化,同情人民。艺术上最有特色的是写景抒情的七绝,咏史诗《过华清宫绝句》《赤壁》等颇多感慨,《江南春》《泊秦淮》《山行》等意义深婉,风格飘逸。杜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有《樊川文集》 二、诗词故事

杜牧的浪漫故事

杜牧及第后在宣州刺史沈侍师幕下做幕僚。他听说湖州(今浙江)一带风景优美,而且美女如云,便去游玩。湖州刺史特地为他举行了一场龙舟大赛,引逗全城姑娘都出来观看。杜牧看了,直到傍晚,才发现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是“真国色也”。于是,杜牧当下就托人前去求婚,相约十年后到这里做刺史时再来娶她。不久杜牧就离开了湖州,这一走就是十四年。过了十四年,杜牧才回到湖州做刺史。到任后,马上派人去找这个姑娘。找到后才发现,姑娘已在三年前嫁人,并已有了两个孩子。杜牧大为惆怅,写了一首《怅别》诗:


精选资料、感谢阅读下载

自去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 三、文题背景

1.本诗是杜牧在池州时的作品。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旧俗这一天人们登高喝菊花酒。齐山,在池州贵池县(今安徽省贵池县)东南。杜牧于会昌四年(844)九月调任刺史,会昌六年九月离任。会昌五年,杜牧与其友张祜,登齐山共度重阳,写下了《九日齐山登高》,其友张祜以诗和之。时年杜牧43岁。

2.杜牧这首诗,后世人们在经池州或游齐山时唱和,赞叹。如宋代吴仲复《齐山》诗:却自牧之赋诗后,每逢秋至菊含情。一首律诗,引得后世人唱和、赞叹,诗史上少有。



一、诵读,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内容。

江涵/秋影//初飞,与客/携壶//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 但将/酩酊//佳节,不用/登临//落晖 古往/今来//如此,牛山/何必//霑衣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诗。

提示 杜牧在这首登高诗中交织着抑郁和欣喜两种情绪。(一说抑郁之思以旷达书之)



二、悟读,诗情画境



秋高气爽,天边一行飞雁。江水清澈,微微摇荡,江中映着两岸秋山和空中的飞雁,还有一抹飘忽的白云。面对着秋天的水光山色,兴致勃勃地折下满把的菊花,觉得应该插个满头归去,才不辜负这一场登高。天气渐热,离期相近,不久此地再无君矣。虽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但若终有夜雨春韭,新炊黄粱,亦为一幸,且请宽怀。 三、品读,鉴赏评析

1“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两句的含意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两句意思是:斟起酒来喝吧,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节,无须在节日登高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e7a06af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9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