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学中的空灵与充实

2024-02-01 10:12: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美学中的空灵与充实》,欢迎阅读!
空灵,美学,充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美学中的空灵与充实

作者:李昕竹

来源:《文存阅刊》2019年第26

摘要:本篇论文通过对宗白华先生《美学散步》的解读,提出美学中两个重要的方面充实,并分别展开讨论。并且用文学艺术、日常生活来体现美学中的这两个重要方面,让读者对美学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宗白华;美学;空灵;充实 一、空则灵气往来,实则精力弥满。

宗先生引用宋代周济先生的话引出文艺理论,指出文艺境界虽如人生般广大深邃又难以捉摸,却植根于时代的技术阶段和社会政治的意识,是有土腥气的;其中的艺术精神又可以划分为两元——空灵与充实。

(一)空灵与充实既体现在文学艺术世界,又体现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空灵,体现着一种距离感和空白感。常人道:距离产生美。正如宗先生所言,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粘不滞,物象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只有将自身跳脱出物象之外,才能领略物象整体的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想达到忘我境界并产生灵感,首先要做的就是脱身。它体现在绘画中的写意画,在这里,虚实关系是构图中首先要考虑的一环。何广庆曾从艺术的角度谈了国画的构图。国画中的并非是空洞无物,也并非是所有造型元素的意味堆积。国画艺术表达目的不是简单再现而是内心创造。

由此可见,国画中的空灵更多地体现在给观者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除此之外,空灵还体现在诗文中。宗先生注意到了古代诗人们对字的重视,不论是唐代词人李方叔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李商隐画檐簪柳碧如城,一帘风雨里,过清明中用风风雨雨的自然条件做,还是韩持国燕子渐归春俏,帘幕垂清晓中用画堂帘幕做,都表明从古代时候,文人墨客就开始体味空灵的不可或缺。而所谓的空灵,不是真正的空,也并不是为了空本身而空,是为了接近真意,接近充实。正如陶渊明那首著名的《饮酒》中所说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它上升到一种精神状态,乃至一种心境。陶渊明先生让心灵内部与外界距离化,从而体验到不同的风景。

(二)古代的许多隐士,不仅仅指居住于偏僻的不为人知的孤屿,更是一种心灵内部的隔离,让俗世的一切无法靠近自己的灵魂。也就是说,隐士不单纯是指所居住的自然环境隐蔽,更是指一种人为的心灵隔离。世事变迁,近代亦如此。郁达夫命途多舛,作品充满悲观主义色彩,而与当时许多针砭时弊的文人不同的是,他更多地写对自己的剖析,描述个人经历,借以抒发浪漫而壮观的思想和情绪。正如钱穆先生所言又值世乱,生灵涂炭,道义扫地,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士灰心,见时事无可为,遂转而为自我之寻究。在乱世之中,郁达夫选择与社会隔离,专注于写自己的内心世界,这难道不也是一种近代文人的隐士方式?虽与现实社会隔离,却寻求到了内心的充实与圆满,不可谓不是另一种生活价值。

反观现实社会隐士已无迹可寻。甚至有人说那些逃税漏税,畏罪潜逃,躲避债主徒或者无所事事只愿意宅在家里的人成为了现代社会隐士。这其中无疑包含着一种讽刺。但也恰恰反映出一个问题——绝大多数现代人希望自己融入世界,关注周围人的动态,了解周围人的喜怒哀乐甚于自己,随时看着大大小小的新闻,了解自己所在的地方、国家,甚至是别的国家地区都在发生着什么事情。当然,有世界眼光是一种好事,但如果只关心其他人、好奇周边事,就会逐渐迷失自己,忘了自己想要什么,会灵魂空虚不知所倚。因此在这一点上,现代人是有必要反思自己,并向古人借鉴学习的。

二、再谈充实,在外国文学史上,戏剧是一种对西洋文艺影响深刻的文体。

在戏剧中,作家善于展现人生中广大而复杂的矛盾与纠纷。通过对悲剧人物的刻画,反映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烦恼与痛苦。如索福克勒斯在《安提戈涅》中展现的一个为了维护家人以及自然法不向王權低头的女英雄形象,就着眼于社会中少数派的声音与诉求,更体现了王权与神权的激烈斗争。歌德的生活经历丰富,他相信自由和命运只垂青每天努力的人研究现实世界中蕴含的哲理和深意。再把眼光放回中国,古有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今有风俗乡土小说作家莫言。他们把眼光从普通人的生活到时代的变迁,内容充实,具体,且不乏现实意义,时常可以引起国人对历史事件和精神生活的反思。当然,现代审美观念有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之趋向。撰写议论文时,注重实际效用,企图寻求解决现实事务的办法;作画时,注重相似度,传神与否越来越多用来形容是否与所画的物象相似,而非其传递精神的本义……由此可见,人们在逐渐忘记文艺作品本身具有的审美价值。中国古代的山水画虽然简淡却不简单。它们包含着无穷境界。宗先生文中也提到倪云林画一树一石,千岩万壑不能过之。充实的内容不体现在作品本身的繁复及细节的临摹上,而是在于写作者希望通过文字与意象流露的,试图与鉴赏者达到共鸣的精神层面的内容。

空灵与充实二者实际是具有辩证关系的对立统一体。世界如没有空灵,充实便无从体现。物欲盈溢,熙熙攘攘,缺乏精神滋养的社会如同一具躯壳。完全脱离充实的空灵,于人类生活并无益处。若万物虚空,虚无缥缈,物体世界便不可称为真实存在。空灵和充实的恰当交合,是缔造使心灵得以慰藉的世界的法门。回归艺术领域,虚实结合即是二者巧妙统一的实例。中国画除具体意向外,特别重视空白对整体效果的作用。中国书家同样讲究布局中黑白并存。建筑领域,园林设计中对于空间的合理布置和处理,正是追求对空灵与充实两者的有效配搭。 结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空灵与充实,作为美学中两个宏观的基本元素,古往今来在艺术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二者的巧妙运用,成为大师名家们颇为喜爱的修辞手法。宗白华先生对于空灵与充实的缜论,言辞中流露着对这一矛盾的喜爱,乃至对其侧面展现的汉语言之博大精深的赞美,甚至可以代以俗称:由心而生,情不自禁的文化和民族自豪感。个人浅见,现世充实有余,甚至挤压人心本不可缺少的孤独感。若寻求一些空灵,心或然会发觉更有效的安抚和慰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e66c0e85a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ea.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