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写泸州桂圆的软文》,欢迎阅读!
写泸州桂圆的软文
泸州桂圆又名泸州龙眼,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而在1600年前,就有生产盛貌了。
1世纪,后汉杨孚著《南裔异物志》载:“龙眼、荔枝生朱提,南广县、犍为、僰道县,随江东至巴郡江州县,往往有荔枝树高五、六丈,常以夏生其实赤可食。龙眼似荔枝,其实亦可食”,泸州则位于宜宾(僰道县)至重庆(巴郡)随江之间。
3世纪,泸州桂圆栽培已有相当规模,左思著《蜀都赋》描述:“旁挺龙目,侧生荔枝,布绿叶之萋萋,结彩实之离离,迎隆冬而不调,常曝曝而猗猗”。
北宋嘉佑四年(1059年)秋,苏东坡父子乘船途经泸州张坝江心时,见张坝的桂圆树上果实累累,村童在林中拾果,不禁生情,即兴吟出“累累龙眼压枝低,雨打风吹欲惋泥。幸免儿曹攀折苦,园东饱啖到园西。”的诗句,展现出张坝桂圆丰收时孩童欢乐的景象。
民国《泸县志》载:“桂圆:蜀都赋曰旁挺龙目,侧生荔枝,南裔志曰龙眼、荔枝生朱提,南广县、犍为、僰道县随江东至巴郡江州县是此二物旧为泸产,今犹为农家副产收入之大宗,销路上至川西各县,下到渝、万、宜、沙,黔省尤占多数,每年生产干货约达四、五十万斤(注:折鲜桂圆120—150万斤)以上,平均每年收入可达十余万元(注:银元)”,可见当时泸州桂圆已经是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了。
1949年,泸州桂圆面积已经达到1万余亩,9.5万株,产量4023吨。
20世纪50、60年代,泸州桂圆最高年产五、六百万斤。 20世纪70、80年代,泸州市委、市政府组织桂圆单株选种和复壮更新等工作,选育了蜀冠、泸丰、泸早三个地方品种。
1985年,泸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保护桂圆树的布告》。 1986年10月10日,泸州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决议,泸州市树为桂圆树,为泸州桂圆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后,桂圆生产基地被列入泸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泸州市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长江水果开发项目、“日援”贷款项目,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整合各种涉农项目,新发展晚熟桂圆8万亩,集中打造泸县潮河镇、海潮镇,江阳区黄舣镇、龙马潭区特兴镇等桂圆产业带、产业片,带动全市桂圆产业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e6412b16b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