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张宗麟课程观对建立适宜性幼儿园课程的启示》,欢迎阅读!
张宗麟课程观对建立适宜性幼儿园课程的启示
作者:邸燕鸣,谷忠玉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2年第11期
邸燕鸣,谷忠玉
(辽宁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适宜性幼儿园课程内涵的研究,发现适宜性幼儿园课程具有生活化和社会化的特性。通过深入挖掘张宗麟课程思想,发现其思想正与这一特性相契合,都主张将生活化和社会化有机结合起来,这对当今幼儿园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分别从课程理念、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角度对张宗麟课程观加以探讨和分析,以便提供更多的启示。
关键词:张宗麟;适宜性课程;生活化;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61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11—0097—02
一、国内外适宜性幼儿园课程的内涵研究
美国幼教协会于1987年发布了《适宜于0-8岁儿童的发展适宜性教育》,该协会提出“发展适宜性教育”,即与儿童发展相适宜的教育。[1]幼儿园课程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发展适宜性教育就要求发展适宜性课程。2009年,NAEYC发布的第三版《适宜于0-8岁儿童的发展适宜性教育》强调教师要掌握与儿童生活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关的知识,幼儿园课程应与社会文化、生活紧密相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来进行。[2]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在纪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10周年的反思中指出,适宜性的幼儿园课程必定是与幼儿生活紧密相连的。[3]
通过国内外对幼儿园课程内涵的分析可以发现,建立适宜性幼儿园课程的关键就在于要贴近幼儿生活,满足幼儿需要,符合社会文化。因此,适宜性的幼儿园课程应充分体现生活化、社会化,以适应幼儿发展需要。张宗麟是中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其课程观是以“生活、社会”作为理论建构的基点,提倡幼儿园课程应反映幼儿生活和社会需求。通过深入挖掘其课程思想,发现其课程观正好与建立适宜性幼儿园课程的内涵相契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分别从课程理念、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角度对张宗麟的课程观加以探讨、分析,以寻求建立适宜性幼儿园课程应具备的具体内容和相关做法。
二、张宗麟课程观对建立适宜性幼儿园课程的启示:生活化和社会化相融合
张宗麟认为,幼儿教育若要适宜儿童发展,那么幼儿园的各种活动都应倾向于社会性,因为教育的灵魂乃是在于“养成于适合于某种社会生活的人民”。[4]教育的课程依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一是孩子的生活。幼儿园课程的本质就是组织孩子的生活经验,即模仿成人的社会生活;建造幼儿自己的社会生活。因此,幼儿园课程应实现其生活化和社会化的有机结合,以适宜幼儿发展的需要。
(一)以生活、社会为导向,全面树立适宜幼儿发展的生活化、社会化的课程理念
张宗麟受到了杜威“生活教育的影响”,明确提出“生活便是教育,整个社会便是学校”。因此,在编制幼稚园课程的同时,他一直注意将幼儿的课程与生活以及当时社会背景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课程大纲。
张宗麟认为,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就是要求幼儿园课程要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包括在课程观的树立、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及课程实施等方面,要体现幼儿园课程生活化这一特性,树立生活是基础、儿童是主体、课程是联系幼儿与生活的桥梁的理念,意识到幼儿园课程必须立足于幼儿生活,从幼儿生活中来,在幼儿生活中展开。因此,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适宜其发展的生活化课程,以促进幼儿充分、有效地发展。
幼儿园课程还应体现社会化,实现生活化和社会化的相互融合。幼儿教师应让孩子到他们自己的社会里去,让孩子们过自己的社会生活,而我们的工作就是从旁观察、引导,为儿童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而不是干预儿童发展。社会化的幼儿园课程就是要尊重儿童的社会生活,同时兼顾成人社会的需求,主张在尊重儿童自由生活的基础上,帮助儿童适应社会。总之,我们应充分认识生活、社会的导向作用,全面树立适宜幼儿发展的生活化、社会化的课程理念。
(二)以生活、社会作为出发点,使生活化、社会化教育的思想统领整个课程设计
1.从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内容角度分析
张宗麟指出,幼儿园的课程内容源于儿童的生活环境。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来源包括儿童自发的诸般活动,儿童与自然界、社会接触而产生的活动,人类留传的经验,而能适合于儿童的需要者。[4]张宗麟认为,幼儿园社会化课程不仅涉及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和社会生活学习,还涉及更广泛的社会学科的学习。因此,社会化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设计应将儿童社会生活、心理发展以及社会领域或学科三方面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2.从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角度分析
张宗麟认为,课程编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如,第一,充分的准备。教师在活动前多方收集教学材料,且材料来源于儿童的社会生活。第二,无论教材和方法等,皆须结合儿童生活经验。
3.从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发展趋势角度分析
第一,以儿童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幼稚园课程设计既要注意儿童需要,也要注意儿童生活经验积累。
第二,人生实际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根源。
儿童是社会的一部分,幼儿园课程的设置应来源于幼儿生活,来源于社会。因此,幼儿园要充分考虑其课程是否反映幼儿生活,是否符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凡适合儿童身心、贴近儿童生活的,都可纳入到幼儿园的生活化课程之中。
第三,幼小衔接的问题。
小学与幼儿园应互相调和,以儿童生活、人生实际问题等进行教育。
(三)以生活、社会作为切入点,使生活化、社会化教育的思想统领整个课程实施过程
幼儿园课程实施不应仅仅满足于事先设计好的活动,还应以生活化、社会化为基本特征来组织幼儿园课程,根据课程与生活、社会需要适时地生成新的内容,实现课程计划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社会化的幼儿园课程应将学校生活与社会实际生活打成一片,互助与合作,实行“朋友制”。
总之,我们要实现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和社会化的协调统一,就应深入挖掘生活和社会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周围社会中的人、事、物等之间的联系,使幼儿在现实生活中萌发对自然、社会及自身的态度和情感,让幼儿贴近生活,走入社会,感受真实的社会生活,这是适宜性幼儿园课程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Bredekamp,S.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Serving Children from Birth through Age 8[M].Washington,DC: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198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2001.
[3]虞永平.深入学习 努力实践 发展内涵 提升质量——纪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10周年[J].幼儿教育,2011(9).
[4]张沪.张宗麟幼稚教育论集[C].长沙:湖南出版社,1985.
[5]孙瑞权.从张宗麟的“社会化的幼稚园课程”审视当前幼儿园的“特色班”[J].赤峰学院学报,2005(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e34f5f174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4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