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性化——理想的性别特征

2022-07-08 06:02:2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双性化——理想的性别特征》,欢迎阅读!
特征,性别,理想
双性化——理想的性别特征

【摘要】

社会文化将女性特征赋予女性,将男性特征赋予男性,造成了性别的不平等。双性化则强调由个人自由选择给自己同时赋予一些男性和女性特征,消除社会性别刻板印象,保留个人个体差异而破除性别差异,从而消灭性别不平等。 【关键词】

性别特征、双性化、性别平等。 【正文】

当今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性别特征存在着许多的性别刻板印象,这正是造成性别不平等的根源。社会文化将一些特征强加在女性身上,不允许女性拥有专属男性的特质,造成明显的性别差异,这是第一重不公;然后再贬低女性特质,不尊重两性的差异,这就是第二重不公。社会文化让女性具有某些特质以与男性区分,然后再贬低这些特质,歧视性别差异,这就是性别不公正的内在逻辑。因而有些敏感的女性主义学者反对对女性品质的赞美,她们担心这种赞美别有用心:将女性固定在某种角色或某些特征上。比如,赞美女性温柔、善解人意就可能隐蔽地表达着女性必须具有这种特质以满足男性的需要。布朗米勒认为社会文化宣扬的女性特质实际上是套在女性身上的枷锁,使很多女性以为缺乏女性特质就是不合格的女人。

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都是人性的表达,但硬将女性特质与女性挂钩、男性特质与男性挂钩,使两性失去选择的自由,形成性别刻板印象,对两性来说都是不公正的。为什么男性就不能拥有女性特质,女性就不能拥有男性特质呢?事实上,异性的特质一直潜伏在我们的本性之中,只不过被性别隔离的社会文化所压抑住罢了。比如,男性也需要在悲伤的时候像女人那样流流眼泪,但碍于“男儿有泪不轻弹”的性别文化,只能将眼泪咽到肚里;女性也渴望事业成功,但却担心被人冠以“女强人”的称号而作罢。

既然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都是人性的表达,作为个体,为什么不能从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中进行选择,以使人类优秀的品质集中于自身呢?对女性来说,更深层的公正实际上是自由选择问题,“女性不受压迫的自由不仅涉及公平问题,而且涉及女性应当有自由选择,且有权控制自己的生活。

“双性化”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出路。“双性化”是美国心理学家桑德拉·贝姆提出的男女兼性的概念。“双性化”又可称为性别角色双性化、双性化人格、两性化人格、男女兼性或心理双性化,它指的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具有这种人格类型的人身上同时具备了男女两性的能力、性格、动机、兴趣等,尤其是在心理特征方面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某些优点和长处。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表现为自信、独立、合作、沉稳、敏感、热情、成熟等男女两性都具有的特征。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双性化与生理上的两性错位或异性癖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性别角色的双性化不等同于所谓的“不男不女”

“双性化”理论认为,生物性别不是决定性别特征恰当性的基础,每一个人都可以从纯粹的女性特征到纯粹的男性特征这一跨度内进行多种选择以实现自己人性的最优化。“双性化”理论的精髓在于,不强求一个人要么具有女性特征,要么具有男性特征,也不强求一个同时具有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而是使一个人不因为自己的生物性别而失去从所有人性表达方式中进行自由选择的权利。美国人类学家米镕认为:“所谓男性和女性的特征并不依赖于生物性的差异,相反它是特定社会文化条件的反映。由于性别角色由文化决定,它的变化跨越时代。随着社会进步、文化发展,性别角色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现实生活中已经有许多男女冲破了传统的性别角色差异的束缚,显示了双性化的人格优势。

“性构社会普遍存在着对性别的过分强调,似乎两性之间的界线是确定不移的。虽然


就某一具体特性,一组男性和一组女性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但作为个体,他们之间的相似性往往要大于差别性。反过来,男性或女性性别内部的个体差异却往往很大。如果撇开性别的成见,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差异实际上大于性别差异。巴丹特尔指出,未来理想的性别状态是“人类的两性化使两性接近,直至达到最大可能的相似。这样,相似才使个人差异的所有表现有了可能。人类不再分为相异的两个群体,而是由众多的个体组成,它们在各细微处既相同又相异。”性别角色相似性的走向,虽然给婚姻家庭的稳定带来暂时的影响,也会对人们的传统性别角色观念形成一种挑战,但性别角色双性化的这种转变,无论对社会的进步,还是男女两性自我价值的实现,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当然,由于客观存在的两性生理差异,性别角色的趋同只能是相对的,男女性别的角色分配与行为规范一定还会存在某些差异,种差异不会完全消除,只可能无限地缩小。

在性别特征上自由选择权的给予与落实,实际上消解着对性别的过分强调,超越着僵硬的性别界线。实证研究也表明,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性别的理解也越来越宽容,越来越多的人具有双性化的人格特征,而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人具有更高的心理健康和自尊,自我价更为积极,并可获得更高成就。



【参考文献】

[1]高德胜.性别公正与学校教育.全球教育展望,2007,36(9):32-33-38

[2]刘睿,丁威:双性化现象与女性性别角色变化分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1):82-83

[3],:.,2008,16(2),187-189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e2bf6d4c1c708a1284a445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