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的融合 ——以田东县X幼儿园大班为例

2022-08-10 02:16: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信息化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的融合 ——以田东县X幼儿园大班为例》,欢迎阅读!
田东县,大班,传统文化,幼儿园,融合
信息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的融合 ——以田东县X幼儿园大

班为例

摘要: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育部于2014527日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该标准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要求强化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应具备的能力,针对教师在具备网络学习环境或相应设备的条件下,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信息教学;民族传统文化幼儿

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变。为新的教育方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可能支持更多新的教育形式。广西民族大学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访问学者胡宝华在《深耕本土,茁壮成长》的专题讲座上指出:教育现状之一是乡土教育、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严重缺失,因为年轻一代对于家乡、民族、国文化的不了解、不认同,可能会导致的后果是小则弃乡,大则去国。应多挖掘本土资源,利用环境、材料、课程游戏等,将信息技术教学结合广西独特的地域特色、文化背景去开展,帮助儿童更好地传承优秀的本土文化,培养公民的文化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教育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壮族是我国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民族,无论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非常丰富。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本土民族教育的各个环节,起到了支持、支撑教学内容的深化和对教学过程的优化作用,促进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田东县X儿园是一所自治区示范性幼儿园,目前已经全面完成信息化设备的配置,实现班班通宽带,有多媒体教学一体机,电子白板、投影仪、数码相机等大量信息应用设备,形成了多媒体教学课件资源共享平台。田东县X幼儿园结合 三月三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实现信息教学与幼儿园主题活动的深度融合,尝试把"三月三"民族风情文化展示活动与信息学习进行融合开展,构建幼儿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网络课程平台。

下面以田东县X幼儿园大班主题《五彩三月三》为例,结合多媒体教学一体机,设计科学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为一体的游戏课程,实现信息教学幼儿园主题活动的深度融合,探索适合民族地区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建成适应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发展的教学资源,通过网络把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教育发展成果展现给外界,让外界更加真实地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一、顺应幼儿自主学习的方式,构建民族信息化主题板块

《纲要》中强调转变幼儿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发现、交流与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学习。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应该成为孩子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在《指南》背景下,将五彩三月三主题相关的幼儿经验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归纳。从内容上,把主题大致分为民俗传说特色美食竞技游戏三大板块。

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性,板块内部又分别设置了难易程度不同,适应大班幼儿发展的目标和体验内容。民俗传说主要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分别从衣、食、住、节、器等方面来了解壮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激发幼儿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兴趣;特色美食主要通过长桌宴食分享活动品尝壮族特色美食,尽情地享受着壮族传统美食带来的乐趣;竞技游戏幼儿身去感受、去体验跳竹竿舞、背篓抛绣球、走板鞋、踩高跷等竞技游戏,感受节日的欢乐。以上三大板块内容中,都采用了音频视频图片等媒体技术,为孩子从多角度理解和感受三月丰富多彩的壮族文化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化资源。在多媒体教学一体机系统和互动式多媒体教软件中,资源库的灵活运用为我们搭建了实践的平台,能够实现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的整合。

二、基于幼儿年龄发展特点,探索课程设计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说过: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内在兴趣。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投影、电影、录像等媒体,把声音、图像、文字有机的结合,集光、形、色于一体,既直观形象、新颖生动,又能够直接作用于各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

(一)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信息

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特点。我们从符合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的角度入手,通过多媒体教学一体机设计课程资源和课程学习。在课程资源方面,主要包括电影《刘三姐》、歌曲《迎客歌》《敬酒歌》《嘹歌》的音频视频手工绣球”“香包”“铜鼓”“民族服饰制作过程的演示,广西壮族人口分布地图场景,能反映壮族传统民族文化图片资源,民间传说、童话故事FLASH动漫等。课程学习的方法主要包括自学习、合作探究、亲身体验、游戏情境、角色扮演、经验练习,自我评价等方式。

(二)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广西壮族铜鼓鼓面蕴含着丰富的图像元素,在艺术活动《美丽的铜鼓图案》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简单了解几种常见的传统图案纹样。幼儿自主操作电子白板软件,选用”“橡皮擦”“选择等工具,在屏幕上直接触控进行绘画,大胆设计、描绘出自己喜欢的小铜鼓鼓面图案。操作方便简单、兴趣互动性强。

美丽广西穿出来!少数民族的服饰,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特色。为了让幼儿了解我们广西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感受民族服饰精致的艺术美。教师利用了分解组合”“截图”“漫游”“拖动等功能,设计了九宫格拼图和服装搭配的小游戏,加深对壮族服饰的认识。让幼儿观察记忆、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完成拼图和搭配的任务,体验了操作的乐趣。

五色糯米饭是广西壮族三月三的传统美食,除了糯米饭还有什么美食呢? 教师运用EN5互动式多媒体教学平台,结合课堂活动中的趣味分类、分组竞争等模板设计了趣味性十足的互动式课件,通过融入音乐、计时、知识配对、小组竞赛等手段,让幼儿玩中学,在游戏中了解三月三几种常见的传统美食。有趣的游戏、生动的人机互动形式、不但调动了幼儿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还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各种操作活动,能促进幼儿的思维、动作、语言等方面的发展,作为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发现幼儿、引导幼儿,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在制作香包的过程中,教师投放适当的材料,引导幼儿尝试制作香包,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利用手机拍照功能捕幼儿学习的精彩瞬间,利用EN5授课助手上传到大屏,实现同步桌面并远程操控聚光灯,针对不同差异的幼儿的表现来进行不同的评价。

刘三姐是民间传统的壮族人物,有歌仙之誉,壮族三月三相传是为了纪念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为了让幼儿更清晰更直观地了解刘三姐的故事,教师运用了投影仪技术将活动室布置成了小影厅,组织幼儿观看儿童版电影《刘三姐》。在对山歌活动中,将山歌改编成童谣的形式,运用音频视频类多媒体,加上声情并茂的音像,很好的营造了对山歌愉快的氛围,烘托了三月三浓厚的节日气氛。

幼儿在自主操作与探索下,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新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以往教学的一些困难,但也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技术的支撑下,老师们通过不断思考、实践,将技术与教学相融合,逐渐从普通的教学方式向现代化教学方式转变。通过信息技术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与的深度融合,优化课堂教学,使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变得丰富多彩,不但拓展了幼儿的民族文化视野,而且激发了幼儿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兴趣,培养幼儿从小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的意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dc8c3dc1c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e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