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先秦音乐文化交流

2022-12-23 10:24:1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先秦音乐文化交流》,欢迎阅读!
先秦,文化交流,音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先秦音乐文化交流

作者:葛恩专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20

要:音乐文化交流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西周时期,周公制礼作乐,将我国古代雅乐制度确立,形成了森严的雅乐等级制度。随着音乐交流的加剧,这种礼乐等级制度逐渐遭到破坏。本文拟在论述音乐文化交流的基础上,从历史与民族交流的角度入手,阐述古代音乐文化交流对我国传统雅乐体系的破坏与影响。 关键词:中国音乐 古代音乐交流 雅乐

作者简介:葛恩专(1984),男,山东日照人,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文献学。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20-0120-01

音乐文化交流是推动音乐发展与各民族之间融合的动力,没有交流,中国音乐的发展将变得非常迟缓。在我国,音乐文化交流在远古时期就已出现。

中国与境外的音乐交流,由来已久。从最早的相关描述音乐交流的文献看,始于黄帝时期。《吕氏春秋古乐》载: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阴,取竹于嶰溪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吹曰舍少次制十二筒,以之阮隃之下,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1]关于其中大夏的解释,历来学者多有不同见解。中国音乐学家王光祈和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均认为,大夏指葱岭之西的一个古国,在今天的阿富汗北部一带。冯文慈先生则认为:所谓西戎之国(大夏),虽在中原西北或西部,却仍然在中土之内,也绝不会跑到葱岭之西的地带。”[2]从冯文慈的相关考证来看,图文并茂,说服力较强。但不论是今天的阿富汗北部一带,还是现在的昆仑山一带,均属中国的西部地区。东汉人高诱注释《吕氏春秋古乐》时说,大夏西方之山。注释《吕氏春秋本味》时也说,大夏,泽名,或曰山名,在西北。”[3]《白虎通义礼乐》载:南夷之乐曰兜,西夷之乐曰禁,北夷之乐曰昧,东夷之乐曰離。”[4]可见,黄帝时期的伶伦已经到达过西夷,并在西夷地区取竹定律,这使得西夷之乐与华夏音乐相互融合,促进了交流。同时,这也成为已知文献中,最早的关于先秦音乐文化交流的记载。

《史记殷本纪》载:(纣王)好酒淫乐,……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大聚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5]闫江涌认为:这里的北里之舞应是一种裸体舞蹈,可能是殷臣师涓据西域传入的一种裸体宗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蹈为纣王而编排。依据是:新疆考古工作者于呼图壁县康家石门子深山崖壁上表现裸体舞蹈的大幅古代岩画中,有一幅祭祀双马神的图案,双马神是雅利安人崇祀的重要神祇,类似的双马神还见于商代铜器铭文。这种裸体舞蹈的内容可能与古代印欧人祈雨的宗教活动有关,商代印欧人包含有裸体舞蹈内容的宗教活动随东迁的雅利安人传入了新疆地区。”[6]商朝距离现在,历史久远,但从商纣王观赏北里之舞的事件中,仍能管窥当时音乐文化交流之一斑。

周朝时已有韎师﹑旄人及鞮鞻氏之官,掌管四夷之乐舞。《周书春官宗伯》说:韎师掌教韎乐,祭祀则帅其属而舞之。大飨亦如之。旄人掌教舞散乐,舞夷乐。凡四方之以舞仕者属焉。凡祭祀﹑宾客,舞其燕乐。……鞮鞻氏掌四夷之乐与其声歌,祭祀则吹而歌之,燕亦如之。”[7]由此观之,周朝已设有专门掌管少数民族乐舞的乐官。这些乐官各司其职,在祭祀乐和燕乐中分别制作不同的音乐来区分,为中原音乐的繁荣做出巨大贡献。同时,西周统治者也经常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制作不同的音乐来为自己歌功颂德。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谈到周穆王西巡的事情,其中有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8]的说法。显然,周时期的对外音乐流较之商朝,已有所增强。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在汲郡(今河南汲县一带)战国时期魏襄王墓中,发掘到关于周穆王时期的竹简,即所谓的汲冢书。冯文慈先生《中外音乐流史》中说:穆天子曾经在一个叫玄池的地方休憩,演奏广乐三天才结束;又曾经在一个叫山的地方休憩,也演奏了广乐。还曾经在漯水地方祭祀死去的白鹿,又隆重的演奏了广乐。在乐池(及玄池)殡葬宠爱的盛姬时,使用的乐器有琴﹑瑟﹑竽﹑龠﹑笛﹑管﹑鼓﹑钟﹑建鼓﹑建钟﹑灵鼓等等。”[9]杨荫浏先生认为:此山为阿富汗附近的蜀山,玄池为与里海相连的黒湖(Karakul[10]可见,周穆王时期已将音乐拓展到西域地区,加大了中原与西域地区音乐交流,互相影响。春秋时期的鲁国为了彰显其统治已深入少数民族内部,覆盖中原大地,曾在祭祀周公时也用到少数民族的音乐。据《礼记明堂位》载:成王以周公为有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车千乘,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夏六月,以谛礼祀周公于大庙,……《昧》,东夷之乐也;《任》,南蛮之乐也。纳夷蛮之乐于太庙,言广鲁于天下也。”[11]夷乐在大庙中的应用,说明了少数民族的音乐已经深入到中原地区。

远古时期,少数民族的音乐已经与中原音乐有所交流。周公制礼作乐后,少数民族的音乐对中原雅乐更是有所渗透。此时的胡乐虽然势力较小,但随着它的发展壮大,渐渐的冲撞中原雅乐体系,致使西周末期雅乐文化下移,礼崩乐坏。总之,先秦音乐文化的交流在远古时期就已开始,成为影响雅乐文化下移的重要因素,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吕不韦:《吕氏春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冯文慈:《中外音乐交流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3]吕不韦:《吕氏春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4]班固:《白虎通义礼乐》[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杂家类子部一五 850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5]司马迁:《史记殷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82

[6]闫江涌:《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音乐交流研究》,[D]安徽大学,2007 [7]杨天宇:《周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8]司马迁:《史记赵世家》[M],北京:中华书局,1963

[9]冯文慈:《中外音乐交流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10]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11]钱玄等译:《礼记明堂位》[M],长沙:岳麓书社200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d6254a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1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