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学反思

2023-04-20 01:32:1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三角形,判定,反思,相似,教学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探究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基本事实在三角形中的应用从而得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教学中设置了探究过程,让学生经历用直尺测量,猜想感知结论的静态探究的基础上,结合几何画板演示做动态探究后,直接给出基本事实。给学生深刻的实验几何的数学学习体验。用几何画板演示比单一的动手度量更具有说服力。此外,本课设计时在引导学生知识重构的维度上重视应用“比较”“类比”“猜想”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尽可能体会到在进行有意义的探索,而非“机械”“孤立”的认知建构,并在这一建构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如在给出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后,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先给出DE是△ABC的中位线,让学生判定△ADE和△ABC相似吗?再改变点DAB上的位置,依然保持DE BC继续观察图形,此时的△ADE与△ABC是否还存在着相似关系?变式题相比较原问题少了点D是中点,但是依然有平行线的条件,类比原问题依然可以得到三个角分别相等,但是得不到边成比例了,要想验证自己的猜想,此时的三边是否成比例,需要先来进行下边的探究。让学生体会到探究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基本事实就是为了寻找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我在安排探究时,本来想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然后让学生自己度量,猜测感知结论。可是又想到学生自己动手画,如果画的平行线不平行,误差太大,就不可能得到这个结论,如果要求学生利用作业本的横格纸作平行线(误差应该不大),又感觉还是在限制学生的行为。想到教材上对这个基本事实进行了淡化处理,也不敢浪费太多时间去探究这个问题(担心时间不够用),所以还是让学生直接度量教材上的图,然后又观察老师几何画板演示,然后直接得出这个基本事实。(如何处理更好?)

我当时在处理时先让学生动手度量,猜测感知结论,然后选择了一组式子AB:BCDE:EF进行验证,然后用几何画板演示任意平移一组平行线中的一条改变这些线段的长度,发现结论不变,然后给出了这个基本事实。然后又给出一个问题“你还发现哪些成比例线段”,次用几何画板演示印证学生的猜想,再次印证基本事实。我感觉应该在所有的猜想用几何画板印证后再给出结论更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d30088455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6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