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则

2022-03-20 07:30:4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语》十二则》,欢迎阅读!
论语,二则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一、相关识记

1.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耻下问、择善而从。

2.试归纳文中有关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例句:

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温故而知新”

二、理解背诵

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在生活中,我们要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④、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中考链接 1文学常识。

《论语》是()家经典之一,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共二十篇。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者。他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2、翻译句子,并注意加点词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译: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学过的功课,不也高兴吗?“说”同“悦”,愉快。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思考而不读书,就会感到疑惑而无所得。

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聪敏好学,不认为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羞耻,因此谥他为文啊。 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这些对我来说,哪一点是我所具备的呢?

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4、“而”字的基本用法有两种,顺接和转接。顺接:指用“而”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是顺着下来的,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转接:指用“而”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有转折,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不知而不愠”。 模拟练习:

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不耻下问 默而识 之者不如乐之者 者如斯夫 2 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 为什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谈谈。3分)

4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又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这两者是否矛盾,

清陈述自己的理由。3分)

5 划分句子停顿。(只划一处)1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d2b6d2700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e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