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油画风景中“意境”的主要表现特点》,欢迎阅读!
油画风景中“意境”的主要表现特点
作者:沈泓
来源:《美术界》 2013年第3期
意境的深远和格调的高低固然与绘画技法的差异有关,但更重要的则是作者思想情感、艺术素养的差异而导致的。艺术素养是长期的修养,是逐渐积累并不断丰富完善人的综合艺术素质。
一、构图与风景画中的意境
构思是意境产生的前提,构图则是意境的框架,构图能产生意境之美,它也是为了能使画面达到更好的审美效果,而审美则来自心中对自然的理解和作者情绪的写照。我们往往在看到美好的大自然时,就产生了一种情感,为了表达情感就要进行构思、构图。那么就意在笔先了。考虑采用哪种构图形式,以达到画面的生动感。例如直线为静、曲线为动、方形为静、圆形为动,山为静、水为动,房为静、人为动等自然界的生命活力,都是由动静变化组成的。构图还有一个重要特征是简约、含蓄,它也是表现构图与意境统一的重要特征。庄子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所以构图的简约含蓄是意境的重要体现。
从形式语言上说,构图与意境的统一就是构图的形式语言和意境的结合。所以不同的构图形式会给人产生不同的意境感觉。我们说横向水平式像平原一样的构图给人一种安静平静的感觉;而曲折迂回的s型构图“似往已回,如幽匪藏。水埋漩涡,鹏风翱翔”,不慌不忙地揭示着空间的深度和广度,还显示着优美的动感,因而也有了相当的抒情意味;直横式构图是直与横本身的张力加上直与横并置形成截然不同的对比,若再加上对直与横的块面的形式化处理,极易造成奇绝明朗的意境;品字型构图使画面达到沉着、稳重、能使画面孕育出闲适的氛围;三角形构图则又给人产生强烈的稳定感。从构图的规律和法则净化画面中的各种构成元素,如区分物象均衡、对比、节奏、变化统一、主次、虚实、前后、藏露等巧妙的经营位置,以虚求实,以真求无,无限寓于有限之中营造象外之境。在这个过程中触景生情,以情观景,寄情于景,最后达到情景交融,以景传情的妙境。
二、色彩与风景画中的意境
意境并不神秘玄奥,它是文艺家们的思想感情与描绘对象和谐统一而形成的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巨著《文心雕龙》中的《物色》篇就曾系统地阐述过自然景物的声、色与意境的关系。文中写道:“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婉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它的意思是说作者只有在感受外界景物的声音、色彩的基础上才能引起无穷无尽的联想,在千变万化的自然景物中徘徊欣赏,描摹自然景物的神态外貌,达到情景相生物我交融的境界。色彩是感情的语言,是“眼睛的诱饵”,对于风景油画来说它的作用是巨大的。我们古代绘画就尤为注重色彩表现,这从汉代的漆画、帛画、敦煌的唐代壁画,大小李将军的山水画、黄荃父子的花鸟画可以窥见一斑。画论中有“炎绊寒碧,暖日凉星”的论述,可见我国在一千五百年前对色彩进行比较,分成暖色与冷色。我国的传统绘画,崇尚释躁平矜,平淡自然,表现出了朴素幽静的意境。
风景油画作品中意境的创造离不开色彩形式,这需要作者对物象色彩的深刻理解。众所周知,色彩在油画中作为视觉交流语言,其艺术性并不在于它对自然色彩的刻意模拟乃至仿真般的再现,而在于它是提炼的,传神的,抒情写意的。凡高的作品之所以如此地吸引我们,除了绘画美本身以外,更多的是由于他的热情与对象构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们可以从他狂放的笔触、生动的线条,尤其是强烈的色彩中体会到深刻的意境,形式美与意境美在他的作品里得到自然而然的完美结合。事实上,不管是具象的作品,或是抽象的画面,都不能阻止色彩对于
意境的作用。总之,绘画作品的设色赋彩的法则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一样,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是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丹青无定法,向外运神机”,我们可以这样说,色彩没有固定不变的法则,设色运筹是为了追求深邃的意境。在色彩表现中表达意境方式要注意营造画面的一种色调气氛,就是说要有境。色彩的不同倾向可传达出不同的画面情境。如倾向大红色调的画面让人感到热烈、兴奋,充满激情,使人联想到中午或夏天等;倾向黄的色调的画面让人感到凄凉、阴冷,使人联想到雨天或早晨。不同的色调让人感受和联想到不同的情景。色调对于作者更能表现当时的感受和情绪,更能使观者身临其境,感受画作的整体意境。如柯罗的《孟特枫丹的回忆》一画中画面色彩营造出一种统一而朦胧的色调感,充分说明了画面的色调对于表现意境的重要性。
三、情景交融与风景画中的意境
情景交融是意境产生的基础。外界景物在实际生活中固然有其客观的审美意义,但进入艺术作品却常常被染上艺术家的感情色彩。一切意境的构成均以情感为基调,情是意境的核心。一切美的感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艺术品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就是情感的意象。抒情很多时候是以含蓄为美,因此就要托借一定的客观景物,或是缘情生境界,或睹物生情,或寄情于景等,总之就是使所描绘的景与所抒发的情水乳交融,物我两忘。
情景交融是对审美主体的审美认识与审美对象的审美特征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概括,实质上道出了意境美创造的一条重要规律。画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迁入景物里去,深入体会景物的情趣。看凡高的风景油画作品,观者会被画面强烈的色彩和夸张变形产生的张力所震撼。他一生贫困、孤独,生前死后都被人误解。作为世界一流大师,他充满真情执意,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热爱人类,追求幸福与光明。正如他的作品《洛克罗田野》等画面奔放、狂野、热烈而冲动,充满着对生命的爱,追求对自然风景的超越,向人们诉说着他自己的真实思想、真实生活,他的苦和乐,以及对艺术、对人生的理解,才使风景油画摆脱了对自然风景的被动摹写,而真正具有了写意的风格。
优秀的风景画是艺术家情感与形式美感的有机结合。作为风景画家重要的是在自然中发现美,同时将思想感情和表现形式在作品中完整地表现出来,给观者以美的享受。正如林风眠所说:“在画面描绘的内容中是没有高低之分的。艺术是感情的产物。艺术之构成是由人类情绪之冲动而需要一种相当的形式以表现之。”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虚与实的统一、显与隐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风景油画意境表现的重要方面。所谓虚与实的统一、显与隐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要通过具体的有限的形象,激起人们的想象,而在想象中认识到隐藏在形象背后的无限的更为深刻的思想意义,从而获得巨大的审美享受。虚实的恰当处理不仅给人以更多的联想,其“含而不露”的手法,还会给人带来与画面实景相反的表现效果。西方画家也不例外,如伦勃朗油画的空间意境在西方绘画中就鹤立鸡群,他画中的物体大多于深暗的背景中,从上面照射下来的散光,即使人物明亮突出,又造成了阴影部分的空间气韵。它实际上是画室中虚实情境和空间韵致的高度意象化和精神化,这种意象有一种教堂里的幽深意味,这种精神有一种宗教般的神秘情境。伦勃朗注重光迷影幻的虚实。伦勃朗超越了技术性,是善于在光景中塑造出幽深意境的大师,从大师对虚实的处理中可以看出,大抵实处之妙皆从虚处而生,这样就能造成艺术品实景与虚景的相互包容、渗透与变化,从而构成深远的意境,使之产生耐人寻味的艺术幻觉和相应情趣。
法国画家彼爱尔,波纳尔的风景油画《棕搁之枝》的空间意境表现独具匠心。他的画中光线强烈色彩纯度很高,画面中间色彩略有变化的红房子,其上方棕搁叶从头到尾变化丰富。作品远处在明亮的蓝色背景映衬下展现出高高低低不同的造型,细微多样的描绘使画面层次丰富多彩,近景与远景的区分造成空间气韵,色块对比和光影效果引人入胜。画中人物很“虚”,隐约的轮廓造成人物“神似”与蓝色背景相协调,中景的房子清晰可见,这种虚实和高纯度的补色对比,使整幅画处于阳光明媚人物闲逸的美好意境中。画中虚实情境和空间韵致的高度意
象化和精神化,又如闲逸美好的幸福生活在作者心里荡漾。这是巧妙地利用虚与实、藏与露的艺术处理手法造成一种高境界的意境表现效果;相反,则境界愈弱。从大师对物象的处理手法巾可以看出,各种物体在情境中相互包容、渗透与变化,从而构成深远的意境,使之产生耐人寻味的艺术幻觉和相应的画面情趣。审美的愉悦不仅在于美的直接反映,而且在于反映过程中美的再创造。在创造性的意境想象中,审美者能获得无穷之味、不尽之意。杜比尼在《收割季节》一画中,用细腻的笔触将天空、大地表现得异常真实,把一个充满喜悦的收获季节如实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使人们深刻地感受到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画家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触景生情,当进入创作过程后,就会完全浸淫在炽烈的情思之中,从而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感染力,吸引观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然而,正如文学家抒发情怀要锤炼语言文字一样,艺术家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就特别需要熟悉各种艺术手段,才能使胸中的意蕴变为可视的艺术形象。前人积累了不少具有表现力的技法,开创了很多有启发性的思路,我们一方面可以直接借鉴,采用他们的经验成果;另一方面还要勇于开创新的表现手段和方法,从而达到情与景的交融,使绘画作品更为感人。如列维坦的作品中那种深远、永恒、宁静,而又朴实的效果之所以能够如此得心应手地表现,显然这并不仅仅靠的是繁重的创造性劳动,更需要对大自然长期持久的感知,与对油画技法的研究、探索才得以熟练表现。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是意境开拓的技术需要,但意境的营造更需要真情实感,实际上就是艺术源于生活的问题。重提这个问题是针对当前油画创作中出现的片面强调技法技巧,追求画面的偶然性与不可预料性,从而忽视了油画作品中的意境美。甚至有画家在油画创作中完全依靠照片进行放大,工细的临摹照片,毫无“生气”更无绘画的意境美,如此创作出的作品怎可能打动观众,让人们感受到“美”的存在呢?这仅仅只能算是绘画技术的展示而已。
意境从生活、自然中来,不仅指在生活、自然中画景物,选取形象,不仅是作者从不同角度获得了启示,而更重要的是这些形象要凝聚作者的真情实感,从画面上的意境和形象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才能流入观者的心田。因此我们认为,意境的形成与作者在生活、自然中是否真正做到“我”与“物”的一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沈 泓,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c381c8adf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