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不再清高的象牙塔

2023-03-22 07:22:1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不再清高的象牙塔》,欢迎阅读!
象牙塔,清高,不再,大学
大学 - 不再清高的象牙塔

詹小洪

政界争权,商界夺利,常使人谈起来不寒而栗。而学界向来被视作不染尘俗、 不沾铜臭的世外桃源、象牙之塔。给人的印象是,官场腐败,商家奸滑,而学界 中人清高,只是有点迂腐、穷酸。怎奈在这社会转型期,学界也已今非昔比,远 不再是一块净土,读书人也决不尽是远离权力和利益的谦谦君子。

官大——权大——学问大

国有企业的政企不分在学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就表现为政研不分和官 学不分。行政职务、权力与学术成果、学术职称、学术声望挂钩。在一个传统 官本位社会,盛传着“学而优则仕”的古训,而在今日学界,流行的则是“研而 优则仕”。如果说,改革前甚至10年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行政领导还有可 能是“外行领导内行”的“不学无术”之士的括,那么在今天,从资历来说,这 些领导人可以说几乎100%是科班出身,学有专长。名片上鲜有不印上教授、博士 生导师、什么国家级突出贡献的专家、XX会长……的。实事求是地说,这个群体 不乏硕学鸿儒。然而,相当部分的学者职务越高,用于教学研究的时间、精力、 乃至兴趣就越少了。多少会议、应酬、甚至评职称、分房子等等庶务会使他们分 身乏术,所以有句笑话:“要想废掉某个学人的武功,就让他当官。”所以很多 学界名流最重要的成果多是产生于成名之前或成名之初。但是这些并不意味着学 官们的学术影响与职务成反比。事实上,一旦名有了,头衔有了,职务有了,手 上的权力资源多了(如评职称、派出国、职务升迁),自然有门生(多为研究生) 和自称为门生的年轻后生,学术新秀拿论文、专著的草稿来请“导师”、“先生” 指导、提意见,推荐发表、出版。往往是等成果变成了铅字,署名中第一作者往 往是提携后进的“某老、某长”,真正的作者反居次位。某些学官学长们保持学 术声望的另一妙招是:主持重大课题,主编大型丛书。当然课题负责人、丛书主 编非官们长们莫属。因此在学界,确实有整套丛书一字不写的丛书主编,自始至 终无暇顾及课题的课题主持人。

当今天的学人哀叹现在出不了王国维、陈寅恪那样的大学者时,殊不知学术 与权力挂钩,当官和学者不分当是一个重要原因。

考研热中的高官臣贾多

近几年研究考试持续升温。原因多多,恕不一一赘述。但不可忽视的一点 是,金钱和权力的影响同样渗进了这一神圣的科场。一般来说,各研究生招生单 计划内的招生还大多能按照规则,保证质量进行。乱就乱在计划外的委托培养 生、扩招生、各种名目的研究生班。谁都清楚,学历、文凭在今后社会立足的意 义所在:为官的一纸文凭是仕途升迁必不可少的阶梯,生意人有顶博士帽让人称 作是“儒商”更觉受用。但是,他们或商务繁忙,或政务缠身,要他们脱产几年 寒窗苦读根本不可能。于是,经商的拿出三、五万元到一些“只考绩,不考勤” 的某某大学研究生院,利用个把月突击学习几门课,修上几个学分,到头来雇个 枪手拼凑个论文,博士头衔就拿到了。弄个博士学位真比在北京上个重点中学的 费用还要低。或者出个几十万在某研究生院搞个以自己姓名命名的基金,曲线变 相地为自己捐学位。当官的(多为司局长,也有少数的处长、副部长)则多在隶 属本部门的高等院校研究生院业余攻读博士学位。1998年,笔者曾看到北京某大 研究生院报名册,当年该院共招收博士生100多名,其中计划外的有20多名,

几乎不是某某司长、处长,就是某某公司董事长、总裁。研究生招生创收的另一 吧!”唉,学会利益竟高于意识形态!

妙招就是办研究课程班。招生单位可以派老师深入到各省、地、市、县甚至村 民政部还有规定,学会会长原则上不得超过70岁。但80岁以上的会长不乏 镇去办研究生速成班。难怪,京城不少大学、科研院所的研究生院被人们指责为 其人。他们又不愿意轻易拱手让出会长、秘书长的位置。于是,近两年来,不时 文凭加工厂、“学历批发站”、“职称生产机” 听到70岁以下向70岁以上的会长逼宫的消息,甚至出现双方拥戴者武力对峙的

场面。 博士、硕士学位点、MBA培养点的含金量



国内的大学并没有明确的严格的等级划分。名牌大学之所以知名,除了他们 黑箱操作:大众疏远评奖

有悠久的校史、雄厚的师资、教学设施齐全,更重要的是毕业生中名人辈出之外, 在中国的文教、科研、艺术体育界,无论从事哪个行当,衡量你是否成功 现在还有几项硬指标:是否进入了“211工程?有无国家级的教学基地、科研 是否名人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得没得过国家级的奖项,拿没拿过这个杯那个杯。 重点项目、MBA培养点?博士、硕士学位点有多少?两院(中科院、工程院)院 如电影有政府奖、百花奖、金鸡奖;电视有金鹰奖、飞天奖,电视台主持人还有 士、博士生导师有几位?争取到了上述指标,绝不仅仅是荣誉而已。可以说,每 金话筒奖;戏剧有梅花奖、桃李杯;文学有鲁迅奖、茅盾奖;历史学有郭沫若奖; 一项指标、名额后面都可以为本校带来可观的、看得见的经济效益。如进入了 在新闻界,记者有范长江奖、编辑有韬奋奖;出版界有国家图书奖;体育有飞龙 211工程,该校就可以得到财政部和地方政府更多的拨款。一旦哪个学科 奖、每年一度的十佳运动员评选。至于省市一级仿效攀比中央的各种奖项就更多 纳入国家重点教学基地,就能得到教育部更多的财政支持和进人指标。有了硕士、 了。不可否认,众多的奖项对以上各行业学科发展、繁荣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博士学位授予点,MBA招生权力,更是可以大发利市。一个重点大学工商管理学 绝大多数奖项的评、选组织都是严肃认真的,坚持了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公 院的院长在该院尚未得到MBA招生权前曾对笔者说:“只要有了MBA招生权,那些 众的参与度也是很高。因此奖项的权威性是不容质疑的。然而,在前些年评奖的 想附庸风雅的乡镇企业家的银子还不哗哗往往我院流。”圈内人士估计,一个金 热闹喧嚣后,近年来社会上对某些评奖产生了一种疲劳症,不以为然者有之,诟 融博士学位点的含金量大约在两百万元以上。正是因为上述指标、名额有那么多 病者有之,揭黑幕者有之。认为:

的好处,而手握审批、评议权的部门和人士就成了名校公关游说的对象。公关、 1行政权力介入了评奖。有些奖项名义上是由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委会评 游说方法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请要害部门的领导批条子、打招呼者有之;请本校 出,但实际上获奖者和获奖作品是主管部门领导人钦定。主管部门为了搞平衡, 往届毕业生现官居要职的校友为了母校发展荣誉多做贡献者有之;最常见的是以 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到。还美其名曰:评奖也要考虑行业和地区的平衡发展,要扶 考察、讲课为名,请手握项目审批、学科评议大权的部门人士,到本校所在城市 助中、西部文化事业发展,故有人讥讽评奖成了扶贫手段,失去权威性。 休养、观光,由省市级领导人出面做说客,大谈该校对本省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 2、孔方兄进了评委会。某些奖项为了提高权威性,引起公众的关注,设立了 要性,但一些重要学科连一个博士点都没有,办MBA的资格也不具备,这与我们 高额的奖金,但自身又资金短拙。不得己要拉企业、商界人士协办,乃至进入评 省市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市的地位是不相称的云云,拜托大家帮助其更上一层楼。 委会。有些商界人士就不仅仅是出钱赞助而已,事实上对谁能获奖、获几等奖颇 据说此招还真灵。 有发言权。媒体没有少披露这方面的内幕新闻。如此奖项,缺乏公正性。

3、公众参与度趋冷。曾几何时,电影百花奖评委会每年收到的选票有数百万 学会如何红火:名誉和金钱交换

张,可好景不再,现在每次评奖能有十几万张就不错。其他艺术类奖项也有类似 在民政部注册过的各种学会、社团很多。学会会长、秘书长多由退居二线的 的情况。公众参与度低,奖项代表性就差。更有甚者,为了多得选票,有些个人 官员和该学科的退休名流担任。一般来说,只是个闲职。学会有钱的话,拉上一 和单位干脆自己印制选票,散发给亲朋好友。

帮同行,找个风景名胜城市开个研讨会、编辑套丛书什么的。没有钱的学会也就 4、进京游说评委会。每当各种全国性奖项评选之前,各方神仙带上自己的作 是空招牌一块,什么活动也开展不了。然而近年来,市场机制引入了学会、社团。 品纷纷“进京赶考”,邀请评委会成员参加各种形式的作品座谈会、研讨会,大 前年,笔者在外地参加了一次中国某某学会的某届年会,秘书长照例总结上届年 造舆论。其实,切磋学术的功能淡出,争取评委左右媒体的意图凸显。 会以来的工作和谈本届年会的打算。谈到改选理事会,振振有词的讲,“必须考 当某些评奖的黑幕被频频曝光,大众疏远奖项也就不足为奇了。 虑到中国特殊的国情,理事会应该吸收大批企业家”。接下来,开始对与会的

长经理们派送学会的职位:副会长一伙子,每位入会费五万元;副秘书长一桌子, 文人相轻:不仅仅是书生意气用事

会费不低于三万元;常务理事一屋子,会费不低于二万元;理事一院子,会费不 中国的文化人争强好胜,自古就有“文人相轻”的陋习,如果仅仅只是一、 低于一万元。一次换届,学会筹款以百万元计,这秘书长真可谓是能人。更有趣 两个人之间,某几个人之间互不服气,发生龃龉的话倒也罢了,无伤学界大雅。 的是,去年笔者在珠江三角洲出席一个意识形态味道浓烈的全国性学术会议,白 然而“文人相轻”掺杂了权力和孔方兄的因素后,象牙塔里就不那么安宁了。因 天,在会长某老的主持下,与会者个个慷慨激昂,纷纷批判私有化,捍卫国有经 为名望会带来权利,能批来经费,可以揽来商业赞助。名望会产生马太效应,经 济主体地位。由于民政部要求学会年检时要交几万元保证金,该学会连这个注册 过鼓噪和炒作,地区名人会成为全国名人,国内名人会成为国际名人,某行业、 费也交不起,于是晚上的议题就是要与会者献计献策,如何筹措这笔为数并不多 学科的名流会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名人。一句话,名望会带来名望。所以,不 的款项。大家个个面面相觑,束手无策。这时一个民营企业家(也是理事)发言 文化人为名所慕、所累、所苦、所害,但仍为名乐此不疲。因此,学界的博名、 说,出这点钱根本不在话下,但他建议说,把该学会中的“社会主义”四个字去 争利、弄权并不就比业界逊色。

掉。我原想,这个建议要遭到会长先生的断然拒绝,不想,老先生竟满口答应, 现象之一,师门之间的冲突。前两年某大学一位教授在一家专业杂志上对本 说“为了使学会可以维持,这没什么,要我让出会长都可以,我就当个名誉会长

学科一派宗师进行了学术商榷,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不用老先生本人出马,他


的徒子徒孙们立刻作出了强烈反应,轮番撰文回击。那位挑战者的硕士、博士们 也非等闲之辈,纷纷挥笔上阵。双方打开了一场名为捍卫师门尊严实为保卫本校 作为重点学科基地、本师学术带头人地位的文字仗。双方都有一些尖酸、极不尊 重人格的字眼跃然纸上。

现象之二,学科之间的门户之见。学科门类犹如产业门类,产业有朝阳产业、 夕阳产业之分,学科有冷门、热(显)门区别。人文社会科学眼下当红学科是经 济、法律、新闻、国际关系,而文史哲相对就要冷清得多。学科间的门户之见表 现在,互争分支领域学科。例如,经济法学经济学家认为是经济学的二级学科 法学界则认为是法学的一个分支;其他还有关于经济史属于史学领域还是属于经 济学领域、社会史属于社会学还是属于历史学……等等。处于弱势的冷门都很警 扬强势的热门学科渗透,很难容忍听任外学科的学者对本学科说三道四。经济 家、法学家不断被文史哲学界指责为帝国主义、沙文主义,侵入他们的领地跑马 圈地。

现象之三,大学之间的山头之争。去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搞得红红火火,使 她在国内外的知名度陡升,能与北大相媲美的只有“工程师摇篮”近年更是政坛 人士迭出的清华大学。国家在经费上显然是重点扶持北大、清华,乃至于两校的 一级教授一年仅津贴就可达到五万元。两校的师生牛气十足,媒体也不断炒作, 把他们比之于英国的牛津、剑桥,美国的哈佛、耶鲁。这引起了了国内一些名气 也不小的重点大学的不满。如南京大学就不承认北大的权威地位,亮出的一个杀 手锏是该校在国际论文排行榜上连续几年列国内高校第一,而北大只是第二,清 华居第四。中国人民大学也有老师撰文对教育部让北大清华经费吃偏食深为不满, 认为两校并非所有学科、专业都首屈一指。至少人民大学的法律系不比北大法律 系逊色,同济大学的建筑系也与清华的齐名,中国科技大学的一些系科,也非北 大、清华可比。北大、清华学生一毕业就争先恐后去欧美留学,两校成了“留美 预科班”,对两校如此偏袒,不利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

现象之四,学术批评的地域保护主义。近年来,上海复旦大学有教授接连在 权威的学术杂志《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文章,对社会科学的国 家队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的专著及北京大学教授的专著提出尖锐的批评,倡导重 新建立学术规范。一石激起千层浪。南北学术界剑拔弩张,互不相让,展开了批 评与反批评。《中国社会科学》杂志适时地举办了一个关于学术规范的研讨会, 把京沪两地的学者都请来,让其畅所欲言。当事人都没有出场,但除少数发言较 为公正、客观外,多数发言者的地域立场极为明显,北京的学者说上海的批评者 没有看到被批评者在本学科中的建树,而是像小学语文老师改作文一样,只看有 无错别字、标点符号是否正确,实在是吹毛求疵;而沪上学者认为被批评者不顾 学术规范犯了常视性的错误,闹出了不少笑话。北京的学者还指责复旦大学本身 也有靠弄虚作假而著作等身的教授,他也应该受到揭露而没有受到复旦学者的批 评,这岂不是双重标准?这场风波至今也未能平息,还有升级之势。一些海外人 士也发回稿件为各地原来的校友、同学和老师助阵。国内一些旁观者却另辟蹊径 评论这场风波:认为这是沪上学人不满意京城学人垄断学术资源(经费、名望、 地位),上海学界向北京学界的盟主地位发起挑战,争夺中国知识界的话语霸权。 有家外电也持此说。这种说法是否准确,咱们姑妄听之。

比起上述现象,学界过去常被人不齿的诸如考场作弊、托关系发文章、评职 称走后门、抄袭剽窃别人成果、求人写托儿式书评只是“小儿科”,不足道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bb50f3331126edb6f1a10bb.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