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22-05-23 02:41:1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河南省漯河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欢迎阅读!
漯河市,河南省,期中,试卷,语文
河南省漯河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2题;共4)

1. 2分) (2017七下·马山月考)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B .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 C . 《黄河颂》是光未然的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 D .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都德,他是德国著名小说家。 2. 2分) 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拟人) B .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比喻)

C . 蝈蝈十分喜欢吃肉,但不像螳螂一样只吃肉。(比喻)

D .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比喻)

二、 字词书写 (1题;共4)

3. 4分) (2019九上·镇海期末)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阅读是一种积diàn①________。读《沁园春》,我们领略无限江山的妖ráo②________美好;读《孤独之旅》我们体验少年茁壮成长的生命历程;读《谈创造性思维》,我们觉察“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在头脑中的根深dì③________固;读《敬业与乐业》,我们明白不能xiè④________渎职业的神圣。

三、 文言文阅读 (1题;共20)

4. 20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与朱元思书 吴均(南朝)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晚游六桥(1)待月记 袁宏道(明)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2)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1 7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3)。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4)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注释:

(1)六桥:西湖苏堤上的六座桥,由南向北依次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

(2)石篑:即陶望龄,字周望,号石篑,明代会稽人。明万历年进士,袁宏道的朋友,公安派作 家。下文的“傅金吾”。“张功甫”都是人名。

(3)午、未、申三时: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 (4)夕舂:夕阳的代称。舂,用杵臼捣去谷物的皮壳。形容日落西山的样子。 1 ②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3 比较这两篇文章的语言,说说各有怎样的特点。

4 《晚游六桥待月记》和《与朱元思书》描写对象虽然不同,但是流露了相似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世俗社会两个不同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 现代文阅读 (2题;共45)

5. 20分) (2019九上·黄岩期末)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有删节) 胡适

从前有一位大哲学家做了一篇《读书乐》,说到读书的好处,他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意思就是说,读了书可以做大官,获厚禄,可以不至于住茅草房子,可以娶得年轻的漂亮太太。诸位听了笑起来,足见诸位对于这位哲学家所说的话不十分满意,现在我就讲所以要读书的别的原因。

第一,因为书是代表人类老祖宗传给我们的知识的遗产,我们接受了这遗产,以此为基础,可以继续发扬光大,更在这基础之上,建立更高深更伟大的知识。

人类之所以与别的动物不同,就是因为人有语言文字,可以把知识传给别人,又传至后人,再加以印刷术的发明,许多书报便印了出来。所以人最大的贡献就是能累积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使后人可以节省很多脑力。非洲野蛮人在山野中遇见鹿,他们就画了一个人和一只鹿以代信,给后面的人叫他们勿追。A

但是把知识和经验遗给儿孙有什么用处呢?这是有用处的,因为这是前人很好的教训。现在学校里各种教科书,物理化学历史等等,都是根据几千年来进步的知识编纂成书的,一年、两年,或者三年教完一科。自小学



2 7


中学,而至大学毕业,这十六年所受的教育,都是代表我们老祖宗几千年来得来的知识学问和经验,所谓进化,就是叫人节省劳力。

蜜蜂虽能筑巢,能发明,但传下来就只有这一点知识,没有继续去改革改良,以应付环境,没有做格外进一步工作。人呢,达不到目的,就再去求进步,而以前人的知识学问和经验作参考。如果每样东西,要个人从头学起,而不去利用过去的知识,那不是太麻烦了吗?所以人有了这知识的遗产,就可以自己去成家立业,就可以缩短工作使有余力做别的事。

第二点稍复杂,就是为读书而读书,为求过去的知识而读书。

不错,知识可以从书本中得来,但读书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不读书不能读书,要能读书才能多读书。好比戴了眼镜,小的可以放大,模糊的可以看得清楚,远的可以变近,所以读书要“戴眼镜”。不读书,学问不能进去,读书没有门径,学问也不能进去。B

我十二岁时,各种小说都看得懂,到了三十年以后,再回头看,很多不懂。讲到诗经,从前以为讲的是男女爱情、文王后妃一类的事,从前是戴了一副黑眼镜去看,现在换了一副眼镜 觉得完全不同。

现在才知道诗经和民间歌谣很有关系。对于民间歌谣的研究,近来很有进步,北平有歌谣周刊,歌谣丛书,关于各地歌谣收罗很广。我们如果能把歌谣的文章,社会学,人类学,研究一下,就可以知道幼稚时代的环境和生活很有趣味,例如诗经里有一段说:“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在从前眼光看来,觉得完全讲不通,现在才知道当时野蛮人社会有一种风俗,就是男子向女子求婚,要打野兽送到女家,若不收,便是不答应。

还有诗经里“窈窕淑女”一节,从比较民族学眼光看来,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社会的人,吃饭时可以打鼓弹琴,丝毫没有受礼教的束辉。再从文法方面来观察,像诗经里“之子于归”、“黄鸟于飞”、“凤凰于飞”的“于”字,此外,诗经里又有几百个“维”字,这些都是有作用无意义的虚字,但以前的人却从未注意及此。

总之,书是越看越有意义,多读书是为了要读更多的书,最大的毛病就在怕读书,怕书难读。越难读的书我们越要征服它们,这才是我们的“读书乐”。

1 文章开头引述大哲学家提到读书好处的文字有什么作用? 2 下面文字作为论据,它应该放在文中A处还是B处?为什么?

曾子固说过:“(读)经而已,不足以致(致:达到、实现)经”,所以他对于《本草纲目》、内经、小说,无所不读,这样对于经才可以明白一些,所谓“致已知而后读”,读书无非扩充知识而已。

3 文中“从前是戴了一副黑眼镜去看,现在换了一副眼镜,觉得完全不同。”加下划线的“黑眼睛”和“换了一副眼镜”分别指的是什么?

4 比较本文与下面三篇议论文的语言特色,根据要求完成相关表格的填写。表格第一栏仅填写一项字母序号)

A《最后一次演讲 B《敬业与乐业》 C《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①与本文语言特色最接近的课文 ②本文与你所选课文的共同语言特色



3 7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b2dc31cf2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7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