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诗词的美学特质

2022-09-07 01:12:1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中国诗词的美学特质》,欢迎阅读!
浅析,美学,中国,特质,诗词
浅析中国诗词的美学特质

在中国文化土壤深入持久地孕育给养下,中国诗词成了曾经影响东方文化的参天大树,并由此生成其特有的美学特质。以新文化运动前后为标尺,旧体诗词是这株大树的主干,诗是其衍生而出的枝干(即使那些从外国文化中脱胎而入的新诗),其内在精髓只有水乳交融,才能攀缘而上枝繁叶茂。本文就中国诗词的美学特质刍议一二,质诸同好。

一、诗词的虚白

,虚涵;,空白。庄子曰:虚室生白。”“中,则生动起来,故虚白二字,充满灵动,内涵丰富。清初笪重光在《画筌》中论: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中国绘画、书法、篆刻,历来讲究空白之妙用。书法篆刻以计白当黑分朱布白为章法,笔墨未及之空白处与笔墨所及之实黑处有机统一于一体;中国画的用心所在,并不仅在于画中实景,还在于画中空白;而中国诗词之虚白不完全等同于上述艺术样式空白它更突出虚涵之意,强调空白中的包容与内涵。因诗词这一语言艺术的独特性,它又能言微大义寄旨深远,突破笔墨与纸张之所限,在情景交融的意象中,立体的多维的构虚白,诗词意境因之阔大。虚白,因此成为中国诗词重要的美学特质之一。

虚白理论根基 虚白论,源于老庄。老子云: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有了天地间的虚白,才有了万物的流动;庄子又曰:唯道集虚虚白集于中,而是有限和无限、混沌和差别的统一。因而,天地万物皆是的产物。在此基础上,庄子提出说,依《系辞传》之解释:象也者,像也。”“是具体的切近的显露于外的物象,是真实世界的反映,而则是虚幻。艺术创作,只有虚实结合,才能反映更真实的世界。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文心雕龙·隐秀》篇中,刘勰对作了明确界定: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又说:隐者,不可明见也。隐藏于虚白中之情是含蓄的;隐含的看不见的在虚白处流动荡漾的情感,才是诗词表达的重点,而情的蕴涵又是丰富复杂和多义的。由此可见,诗词的审美意象具有多重性,诗词作品在以具体的形象表达含蓄的情感时,常留有虚白,含有未直接说出来的多种情意。正如刘禹锡所说: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工于诗者能之。司空图称此为外之外之。境,是上述理论的延伸和发展,是实景外的虚景,是虚实结合的产物,中国诗词的意境说由此而出。可见,在中国诗词的意象结构中,若没有虚白就难以生发意境。

虚白的创作表现 与丰富的审美理论相对应,千百年来,诗词作者以亲身实践,营造着诗内诗外无尽的,诗词的审美空间被无限拓展,诗也因之蕴含无穷的韵味。

(1)实景描写中的虚白:因为诗词意象是情景交融之产物,意与景融,辞与意会。景为实,意为虚,诗人先要描写实景,勾勒画面。即使在这样的画面中,作者也常常留有,于此寄托自己含而不宣的情怀。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画面何其空廖,然于其中流露的是作者孤傲自赏的隐衷;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这些手法即使在新诗中亦可常见。以被称为新诗第一首的沈尹默《月夜》为例: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站着\却没有靠着。短短四句话,在夜晚空寂的画面中,作者的人格精神却隐约可见。古今诗人们正是这样,着意渲染着画面的虚白,扩大了诗词的内涵和寄寓。

(2)情感表达中的虚白:继画面描绘之后,诗词还要表达无限的、含而不张的作者情感,历来诗词作者都注重在此表达中留有虚白,使诗词具有多样的审美感受。金圣叹说:不会用笔者,一笔只作一笔用,会用笔者,一笔作百十来笔用。表情达意的含蓄委婉以及诗词作为语言艺术本身所具有的间接性、丰富性、无限性和不确定性,使得作品意象如同叶


燮在《原诗》中所论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审美意象的多重含义导致虚白广泛弥散于作品的内涵中,并与读者审美体验相触相融,引发读者丰富联想,在欣赏作品时获取多方面的审美感受和启示。以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为例: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作者的是什么?的又是什么?在字面上,作者留下了空白;至于李商隐的《无题》诗,正如《唐诗别裁》所论:含义未伸,有案无断。诗中虚白达到极致。钱谦益云:义山《无题》诸作,春女读之而哀,秋士读之而悲。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兴盛起来的朦胧诗中,我们也能找到这种具有多重含义的审美意象。清代王夫之所谓:作者以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人情之游也无涯,而各以其情遇,斯所贵于有诗。盖言于此。

(3)想象空间中的虚白作为语言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诗词的虚白除了具有审美意象的多重性外,它还具有丰富的立体层次。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讲究咫尺万里平远极,以远景远思远势造境,从而突破山水的有限形质,将人之目光引向极处而达到的统一。诗词作品亦同样以远造境,然因其语言表达的特殊性,它还能创造想象之远并时空之远,从而越过纸面和字面所限,呈现立体的多维的虚白使诗词具有深远无穷之味。屈原、李白都是想象高手,李商隐、苏轼亦是,诗中常有关于王母、嫦娥等诸多想象,这些忽而上天忽而入地无所不纳之幻想,极大地拓展了诗词的内涵空间,使作品在或远或近的虚白空间中,映射出作者的现实和理想轨迹。

(4)叙事作品中的虚白虚白为老庄哲学的产物,而在以儒家诗言志为主导、以写实入世教化为主的诗词叙事作品中,是否还有虚白的容身之处?以杜甫的现实主义作品《三吏》《三别》为例,在诗中作者上悯国难下痛民穷,以之写法直叙其事。然作品中仍有虚白之处,使之具有含蓄之味。如《新安吏》中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纯为写景,然景外却留有虚白,黄昏的青山流水隐含送别之意,暗蕴无数哭声,悲痛之情难以言表。而在白居易的《琵琶行》及乐府诗《孔雀东南飞》等作品中,也有更多的虚白,其中蕴藉着无限深意。

如上所述,诗词虚白广泛存在于优秀的诗词作品中,它使诗词充满空灵,寄旨深远;虚白不是一味言空,它蕴含幽隐、深远之情,与具体、显露之景相连,它是有限与无限、确定与虚无在诗中高度的统一;因语言艺术的特殊性,它于想象、时空和内涵上拓展了无限空间,呈现立体多维状,从而使诗词具有多样的审美意象,跨越了时间,实现了诗人与读者审美的互动。

二、诗词的中和 ,中庸;,调和。中和,即把各种性质不同的矛盾因素辨证地调和统一于一体。中和,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士大夫们长期在中徘徊反复,他们的矛盾心理与矛盾人生观在诗词创作中的真实写照,它渗透于诗词艺术的方方面面,从语言、节奏至内涵、风格,处处讲求对立与统一、讲求变化与平衡,使诗词较之其他艺术门类,呈现出全方位、立体而又摇曳多姿的中和之美,中和,因此成为中国诗词又一重要的美学特质。

中和理论根基

理论领域,原本对立的儒、道两家都提倡中和。儒家以社会教化角度论中和。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指出艺术的形式和内容与人的外在和品质一样,都要讲究的统一,并进而提出自己的审美标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艺术包含的是一种有限度有节制的情感,一言以弊之,即为。道家以角度论中和,认为的统一,天地万物也是的统一。他的上述思想成了中国古典艺术虚实结合这一重要美学原则的渊源。

中和的创作表现


在诗词表现上,中和之美多姿多彩、包罗万象,现撷取少许,以窥全豹:

(1)诗体格式上的中和:屈原的骚体诗,实词虚词交替,汉代的五言诗,节拍奇偶相间。而那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永明体的出现,使诗歌更为流畅而富于变化。至沈约的《四声谱》之后,唐初形成了近体格律诗,至此以后,在平仄、对偶、意象等多方面,诗词无一不讲对立与统一,各种矛盾因素高度融于一体,形成鲜明的艺术效果,真正是暨音色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陆机《文赋》)

(2)创作手法上的中和:多以对立手法突出主题。如用字:工于练字,讲求简练。简简洁,练为凝练,简洁之中有深意。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等手法常用。刘熙载在《诗概》中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放翁诗明白如话,然浅中有深,平中有奇,故足以令人咀味。譬如写景:讲究情与景结合,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在写法上,常以动中写静、以近写远或反之。苏轼曰: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咸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有。再如意象:藏与露、深与浅、言与意、虚与实等种种矛盾因素相生相融于一体。陆时雍《诗境总论》善言情者,吞吐深浅,欲藏还露,便觉此中无限。以上种种对立写法塑造了空灵含蓄的审美意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不同的读者又可根据此中意象进行审美体验,获得不同的审美感受。

(3)创作风格上的中和几乎所有文论,对历代诗人创作风格的评价,都以中和为标准,而诗词作者,也在创作过程中自觉地遵守这一规范。姜白石评价陶渊明:其诗散而庄,淡而腴。”“本是一对矛盾,然而它们却和谐地统一于陶诗中。苏轼评韦柳诗发纤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这些话都指言以上诸家他们的作品外在语言十分质朴,内在意蕴却与此相反,显得丰富华美,都强调绚烂、纤、奇趣要发之于平淡、疏淡、枯淡。

(4)理论总结上的中和:自《易经》(《系辞传》) 始,就对诗词创作中的等关系进行不懈的探索,至清代的刘熙载,则完成了对创作过程中关于中和究的集大成。在他的《诗概》中,贯穿全文的基本思想是:一切艺术都是按照矛盾的法则产生的。比如,咏物咏怀的统一;真实玄诞的统一;结实空灵的统一;的统一;不齐的统一;放开收回的统一等。他还提出平————创作过程三段式,第二个出色本色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如上所述,中和是儒、道两家倡导的诗学理论早为亦儒亦道的传统中国诗词作者广泛接受,并在几千年的诗词发展历史上,不断展开和丰富,它全面渗透于诗词领域,使中国诗词呈现出温婉含蓄而又变化多姿的中和之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b0a48ec102de2bd9605883a.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