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衬

2023-03-24 03:08: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映衬》,欢迎阅读!
映衬
映衬、衬托、正衬、烘托、反衬、对比的联系和区别



所谓映衬,就是映照、衬托。映照,就是用光线照射而显出物体的形象;衬托,就是为使事物的特征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来陪衬或对照。文学作品中的映衬主要指后者,诗歌自然也如此。



“陪衬或对照”来看,映衬有两种,一种是正衬,一种是反衬。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就是正衬。试想登上天姥山的半山腰,就能望见东海日出,听到天鸡的啼鸣,那么天姥山山峰必然高入云天,连接仙境,出“仙之人兮列如麻”的盛况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又如“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极写天台山之高,但面对天姥山却像是要向东南倾倒下去,足见“天姥连天向天横”。反衬的著名例子是王籍的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正因为听上去觉得蝉叫声特别喧噪、鸟鸣声特别清亮,所以山林幽静至极,以闹衬静,静境深广。又如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酒肉臭”反衬“冻死骨”,更显人民的痛苦、悲惨。



映衬(无论是正衬还是反衬)的目的,或是为了突出所描述事物的特点,或是为了强调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映衬(衬托、烘托)有色彩相衬:如“万绿丛中一点红”“红”得特别鲜明浓烈;“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亮”得格外夺目惊心。有景物衬情:衬法有两种,衰景衬悲愁、美景衬欢乐是正衬,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枫叶荻花秋瑟瑟”,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乐景衬哀情(或相反)是反衬,如杜甫诗“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有人物相衬:如“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极言罗敷之美;“未免被人褒女笑,只教天子暂蒙尘”(李商隐《华清宫》讽刺杨贵妃美色误国。有动静相衬:“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四千年来车马寂,古槐深巷暮蝉愁”(张籍《法雄寺东楼》。此外还有大小、多少、冷暖、远近、高低、明暗等等方面的映衬,在阅读赏析时也应注意。

映衬、衬托、正衬、烘托、反衬、对比的联系和区别



衬托的意思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和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也可以是相反的事物间进行对比。

烘托是在写作时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就是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同样的道理也用在音乐的编曲上。目的就是要突出主题。

映衬和衬托的意思有相似之处,它们可以称为近意词。

烘托和映衬的区别



两者的区别不是很大,细分还是有的。



“映衬”又称“衬托”是将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放在一起比照,


让它们之间相互对比衬托,或相得益彰。而“烘托”是“衬托”中的正衬,原是我国传统画技之一,也称“烘云托月”。一般是通过特定的环境气氛的描写,以突出、显示或暗示所写的对象。



这样看来:映衬=衬托=正衬(烘托)+反衬(对比)



注意:

1反衬和对比不尽相同,前者侧重作比较的一方,后者表现的是作比较的两方。



2正衬通常就叫做衬托,衬托指甲事物对乙事物的表现作用,烘托主要指事物对环境、环境对主题、环境对人物性格的表现作用。

3映衬可以是相互的,而烘托一般指单方面的。



衬托前面已经介绍。不论哪种衬托,强调的都是两个事物通过比较而使其中一个更加凸显。落脚在一个“衬”,特别强调由相近或相对的事物进行对照。如前面举过的崔护《题都城南庄》,诗人把“人面桃花相映红”与“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种相对的情景进行对照,表达内心的怅然落寞。通过这两种同“质”的事物的对照,用去年今日的欢愉来衬托凸显出今年今日的感伤。



烘托前面也已经作了介绍,它强调的是对一种事物从侧面着意进行描述或铺排,来使该事物形象更突出。落脚不一定是由相近或相对的事物进行对照,而强调侧面地对该事物进行“烘”。如前面所举的孟浩然《早寒有怀》,前两联描写景物,渲染出一种意境氛围;后两联抒发自己那种思乡的愁绪和前途渺茫的愁苦。虽然意境格调和心情有一种内在的相似性,两者不是同“质”的相近或相对的事物,不存在通过对照凸显一方的关系,所以不是衬托。寒冷凄飒的意境氛围,对于作者的心绪情感而言就好像一种外在的侧面修饰装点,这种意境氛围就散发着作者心中的忧思和迷茫,虽然看似写景,但实是在从侧面从外沿描写作者情感。所以景物描写意境渲染对于作者的情感表达是一种烘托。



衬托和烘托都是着眼于“托”,即使某种事物某个形象某中情感得到凸显。但是两者的手段方式不同,衬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和与其相似或相对事物(或形象或情感)的对照映衬来完成;烘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做外在的侧面的描写来实现。



衬托,就是为了使某事物的特色更加突出,用别的东西来陪衬和对照的修辞手法。衬托,若就衬体与主体的性质与关系而言,可分为正衬与反衬这两种。



正衬,即是用一与本体事物一致的观点或景物,从正面去陪衬、烘托本体事物的格式。 例如“古人尚能”头悬梁,锥刺股“孜孜不倦的学习,你们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一定会天加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刻苦攻关。(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该例拿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劲头,来衬托今天有理想的青年会更加“刻苦攻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b015a33ff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