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游梁祠包含丰富历史文化内涵

2022-04-13 06:28:2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孟子游梁祠包含丰富历史文化内涵》,欢迎阅读!
孟子,文化内涵,包含,丰富,历史


孟子游梁祠包含丰富历史文化内涵

2000多年前,魏国国都大梁迎来了一位风尘仆仆的长者。他满怀热情,在这片土地上不仅留下了两条小巷和“五十步笑百步”、“顾左右而言他”等成语,还留下了光照千年的“仁政”思想和后人为纪念其游学而建的游梁祠。这位长者就是被封建统治者奉为仅次于“至圣”孔子的“亚圣”孟子,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正统继承者。

如今,来自海内外的50多名专家、学者和全国各地孔孟颜曾宗亲团体齐聚一堂,为重建孟子游梁祠奔走呼号,建言献策。

孟子见梁惠王 “仁政”思想永传

孟子见梁惠王时,王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答:“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千里而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百世之下,莫不兴起,况于亲炙之者乎”,这条对联记录的就是这件事。

凡是读过《孟子》的人都会记得这几句话。《孟子》把孟子见梁惠王的这几句话放在开宗明义的第一篇上,足以说明孟子和他的弟子们对“游梁”这件事的重视。

战国时代,七雄并立。各诸侯国为扩大领地,醉心于兼并战争。魏国是强国之一,但惠王即位后,数败于齐。尤其是马陵一战,庞涓被杀,太子被俘,秦卫鞅伐魏,迫使献河西求和。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梁惠王“卑辞厚礼以招贤者”,孟子于惠王三十五年(公元335年)来到大梁(今开封),这是他出游齐、宋、薛、滕等国的第一站。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巧妙地讽刺了轻民好战的梁惠王,并首倡“仁义”之说规劝粱惠王。之后,孟子又多次觐见梁惠王,还于周慎靓王二年(公元前319年),向魏国新君襄王作出了“定于一”的答对。孟子在大梁宣传儒家学说,阐述治国之道,但并没有得到重用,但他宣扬的“仁政”思想却永远流传了下来。

为了崇仰孟子和纪念孟子游梁这一历史事迹,古城人民修建了孟子游梁祠。 孟子游梁祠 屡毁却屡建

北宋时的孟子游梁祠,在东京(今开封)里城西南隅(今包公湖一带)。明初,巡抚方大美捐资三百余金,檄有司鸠工而葺之。新建的游梁祠,大殿六楹,中祀孟夫子,左右为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门题曰“仁义”;殿后建讲堂六楹,题曰“性善”;东西各列号舍十八间以定诸生,使游梁祠达到了“崇贤有仪”和“敬业有所”之双重目的,盛极一时。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被黄河水淹没。

清代“崇儒重道”,知府朱之瑶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将被黄河水冲毁的游梁祠迁建于新府学明伦堂之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河南巡抚阎兴邦又在开封府文庙之北、贡院之东,重新修建了游梁祠及游梁书院,规模达到了与明代相当的地步。

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对游梁祠屡有增建、重修。同治十三年(1874年),巡抚钱鼎于祠东重建了游梁书院。整个游梁祠占地庞大,气势恢弘,面朝南,共3个大门,门楣上方悬有一张长方形竖匾,曰“亚圣祠”。门前有一片东西长、南北短的空地(今北道门街)南边是一座大影壁,东西各有一块木牌坊,东曰“居仁”,西曰“由义”。游梁祠的大门只在春秋大祭时开启,平常出入都走东偏门。东偏门位于游梁祠的中间,进门有一个小院落,其南屋、北屋是接待来客和儒家弟子聚会的地方,通过小院内门方可进入游梁祠正院。二殿、大殿、厢殿俱全。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祥符人郑思贺在这里创办知新中学堂,这是河南省的第一所私立中学。进入民国以后,这里是开封乙种工业学校和开封第二小学堂。奉祀生孟子第七十二代孙孟宪古也在这里开过私塾馆,可是后来这里变成了生产枪支的军械所。

新中国成立后,游梁祠成为河南省委招待所。1960年的饥荒给游梁祠及奉祀生孟氏一






族带来了沉重的打击。1975年,游梁祠最后一个大殿被拆除,彻底毁于一旦。

重建孟子游梁祠 时不我待

1992年,孟子游梁祠被开封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处如今仅存两通古碑,一通为《游梁书院记》,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立,碑头为半圆形,碑厚0.25米、1.14米,周围绕有龙纹。另一通为《重修游梁祠碑记》,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立,碑额周围有二龙戏珠图案和“流芳百世”四字篆书,额头高0.74米、厚0.22米、宽0.78米,残高0.73米,下部已毁。除了这块《重修游梁祠碑记》残碑额头较好外,两碑风化腐蚀严重,字迹大部分脱落,已经不能诵读成文了。而今,石碑作为孟子游梁祠和游梁书院的历史见证,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近年来,人们对孟子游梁祠的关注不断升温,不少中外游人、台胞、华侨前来问询,并呼吁重建孟子游梁祠。专家、学者认为,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孔孟思想是儒家文化的精髓。孟子游梁祠作为孟子游学的载体和见证,是儒家文化的丰碑和圣地。在开封重建孟子游梁祠,打造儒家文化教育基地,推进孟子思想研究和传承,让子孙后代接受国教育和熏陶,也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它也将成为全球儒学爱好者学习、感受儒家文化的圣地。重建孟子游梁祠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孟氏后人孟昭澄认为,孟子游梁祠不仅仅是一个殿堂、祠堂,重建孟子游梁祠也是当代孟氏宗亲继承和发扬先祖遗志的具体体现。它是弘扬传统儒家文化搭建的一个重要平台,子游梁祠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承载着令人震撼的历史且对当今社会道德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有着十分具体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亚圣孟子的思想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然而,孟子在河南留下的遗迹却不多,除了开封的孟子游梁祠,比较有名的就是孟子先师庙。

据传,孟子在游说各国期间,从齐国到魏国途经干城(今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孟轲乡孟轲村)时被大雨所阻。当时,孟子声望颇高,一时间村民奔走相告,轰动全村。孟子住处门庭若市,登门求教者络绎不绝。孟子见此处村民如此好施乐道,决定留下讲学数日。

干城人以此为荣,于是在孟子讲学的地方建了孟子先师庙,还把村名改为“孟轲”以示纪念。先师庙也称孟轲庙,位于孟轲东村。

嘉庆六年1801年)开州(今濮阳)知州张极重修孟轲庙,并称“大贤名不可名村”,将孟轲村改为大贤店。1958年庙毁,1981年复名孟轲村至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afc2e2ce87101f69e3195e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