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轼“以诗为词”的创新手法》,欢迎阅读!
苏轼“以诗为词”的创新手法
作者:杜建龙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51期
【摘要】本文在分析苏轼“以诗为词”的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分类研究了苏轼“以诗为词”的创新手法,深入阐释了苏轼“以诗为词”的革新意义,探讨了苏轼对词史发展的贡献。苏轼“以诗为词”创作实践的产生,是以诗文革新运动为文化背景的,是词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苏轼以题序、典故入词,以诗境入词境、以诗格入词格,改变了词风、拓展了词境、发展了词律,开创了豪放词风,使词的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对后世诗词创作以及文学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以诗为词;豪放;创新 一、苏轼“以诗为词”的变革背景
苏轼的词不仅在中学课本里占了大部分,是我们中高考考试的重点内容,而且在整个文坛上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苏轼的词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诗为词”,他以这种手法为主要武器来变革词风。所谓“以诗为词”,就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于词中。苏轼“以诗为词”创作实践的产生,是以诗文革新运动为文化背景的。宋初百余年间,国内相对安定,生产持续发展,城市经济繁荣,不禁夜市,为商业和娱乐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环境,词成为了文人闲暇时“娱宾谴兴”之作,与“诗文革新运动”倡导的“载道”、“言志”之精神大相径庭。
苏轼是继欧阳修后的文坛领袖,他十分重视词的文学价值,有意改变词所处的尴尬境地,即当时所谓的“诗庄词媚”。所以苏轼致力于改变词的题材和境界,使词不仅能表现阴柔之美,也能展现阳刚之气。前代词人在创作时,受到词为“艳科”、“小道”思想的束缚,词作不能反映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但苏轼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他继承了“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改革词体“以诗为词”,赋予词“载道”和“言志”的功能。使词可以像诗歌一样来展现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抱负,打破了词为“艳科”“小道”的藩篱,促进了宋词发展,使宋词成为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继唐诗后的又一文学高峰。 二、苏轼“以诗为词”的创新手法 (一)题序入词
苏轼之前的词,大多是为应歌而作的,词有调名表明其唱法即可,所以绝大多数并无题序。因为词体本身不宜叙事的特点,苏轼在词中像诗一样,采用了标题和小序的形式,把词作的时间和思想内容进行交代说明,使词的题序与词作构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并在前人基础上有所突破。例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af4a765e7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