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期检查自-北京大学教务部

2022-05-23 12:01:5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北京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期检查自-北京大学教务部》,欢迎阅读!
北京大学,教务,素质教育,中期,检查


北京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期检查

校本部基地点自评报告



北京大学

2002 10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北京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校本部基地点)中期检查自评报告



北京大学有着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厚传统。1995年,我校和清华大学、华中理工大学等高校一起,率先倡导在全国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1999年又和全国55所高校一起正式成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几年来,北京大学发扬优良办学传统,贯彻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紧紧围绕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任务,以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为目标,全面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工作“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是结合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来展开的。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指导思想

1)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全面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工作

19999月,学校对过去几个有关素质教育的机构进行了整合,成立了北京大学素质教育委员会,统一筹划领导学校的素质教育工作,并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纳入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整体规划当中。素质教育委员会的任务,在于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全面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工作,使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有机统一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学校各个方面和各个部门的工作共同汇聚于、服务于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素质教育委员会下设四个分会,分别侧重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艺术素质教育计划制定和实施。四个分会均由学校党政领导同志牵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专家参加。党委书记、校长任素质教育委员会主任。校党委赵存生副书记主持日常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原与教务部教学办公室、现与教育教学评估室合署办公



1


既是素质教育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机构,同时也是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工作机构。素质教育委员会的成立,进一步加强了对学校对素质教育工作的领导,有力地推动了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2)明确思路,制定措施,将素质教育落在实处

我校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为灵魂,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把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统一地、有机地贯穿于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建立同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相适应的具有北京大学特点的素质教育体系,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对于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我们一方面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另一方面也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有机地统一起来。

为具体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措施,学校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中划拨了素教育专项经费。到目前为止,学校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中累积投入素质教育专款共计1000万元。



二、深化教学改革,开设素质教育通选课;大力促进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我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探索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学校进一步修订了教学计划突出强调了素质教育基础课的重要地位。20009月,学校正式开设素质教育通选课,要求学生广泛学习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和研究方法,进一步打通专业,拓宽基础、沟通文理、促进不同学科的融合、强化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育经过专家研究通选课划分为五个基本领域:A数学与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C哲学与伦理、D历史文化E语言学、文学艺术。学校要求2000以后入学的本科生都要在以上5个领域中选修16学分的通选课,在每个领域至

2


少选修2学分。学校对于通选课的建设给予了重点支持,两年多来共召开了三次通选课建设专题会议。

通过深入的研究论证,学校明确了未来本科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即在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年级实施宽口径的专业教育逐步实现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2001年秋,学校成立了“元培计划委员会”,建立了“元培实验班”,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这种教学改革理念的实践。学校还改革教学管理制度考试模式,为学生创造灵活、宽松的学习和发展空间。

近年来,学校还特别重视促进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学校一直通过两项捐助基金(“君政基金”和“泰兆基金”)资助学生参与科研,并配备各领域的杰出专家为导师,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2002年学校又投入20万元,设立“校长本科生研究基金”,加大对本科生科研的资助。本科生科研已取得了优秀成果,如生命科学院于龙川教授的小组中98年至今有8位本科生先后在SCI收录的国际期刊Brain ResearchNeuroscience上发表了7篇文章,其中有4篇第一作者为本科生。

我校还大力支持学生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学校从素质教育经费中划拨专款,支持学生参加“挑战杯”高校科技竞赛。在历年的全国“挑战杯”竞赛中北大学生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校学生会与校研究生会每年组织“学术希望之星”“学术十杰”的评选,有力地推动了北大的学术科研活动。为了鼓励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学校还专门为学生设立了“创新奖”,奖励级别高于三好学生。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除了课堂教学中贯穿素质教育的理念之外,我校还着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学生的素质“养成”提供条件。

1学校划拨专项经费,举办“形势与政策”“中华文明之光”“美育精品”“自然科学前沿”人文社会科学前沿”“北大杰出校友”“创业”等共10大型系列讲座。2001年又与凤凰卫视联合推出“世纪大讲堂”系列讲座。部分



3


精品讲座的讲稿已经汇编成《北大讲座》(第一辑)出版发行。各个系列讲座分别邀请到一批学术大师、文艺界知名人士、著名企业家等主讲。学校通过这种方式为学生和各个领域的精英人物面对面交流创造机会。如美育精品系列讲座邀请到的专家有:著名指挥家、中国交响乐团艺术总监陈佐湟,著名京剧艺术表演大师袁世海,著名电影导演谢晋,著名电影导演、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谢飞,著名电影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谢铁骊,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著名画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吴冠中,著名画家、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靳尚宜,著名音乐学家、中央音乐学院前院长于润洋,著名学者、戏剧评论家谭霈生等。这些艺术大师和专家们或讲解著名的艺术作品,或漫谈自己的艺术体验,或交流自己的人生经历,甚至现场进行艺术表演。他们以其深厚的艺术底,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广大学生展现了一幅幅艺术精品的精彩画卷。整个系列讲座始终将知识性、启发性、鉴赏性和理论探索性、前沿性融为一体。

2、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学校百周年纪念讲堂建成以后,积极配合学校的素质教育工作努力将高水准、高品位的艺术活动引入学校,组织了大量经典影片、文艺演出以及各种专题活动。学校与京内外著名艺术团体合作组织大音乐会与艺术表演。中央芭蕾舞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国交响乐团、总政文工团、中央民族歌舞团、中国京剧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辽宁芭蕾舞团以及一些外国文艺团体等先后到北大演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校还运用素质教育经费,在未名湖畔安放草坪音箱,举办未名湖畔音乐欣赏。

我校每年固定举办北京大学"五四"交响音乐会、“一二·九”歌咏比赛以及新年音乐会。“一二·九”歌咏比赛是北大教师和学生的合唱节。该合唱节的举行,一方面是对一二·九学生运动的隆重纪念,对北大爱国主义传统的继承发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活跃校园氛围,为学生的歌唱技能提供培训的机会和展示的舞台。同时,合唱的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等当前需要特别加强的素质。

学校还经常举办美术、摄影等展览,由师生组成的燕园书画社、摄影协会很



4


为活跃。

学校投入130多万元,加强学生艺术团(包括合唱团、舞蹈团、民乐团、交响乐团)的建设。学生民乐团2000年到香港演出获得成功。学生舞蹈团2001年赴台湾演出,从台南到台北,处处引起轰动。学生合唱团在2001年在“全国大学生艺术歌曲比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女声小合唱一等奖和女声独唱一等奖。20025月作为唯一来自亚洲的学生合唱团赴法国贝尔福市参加了在该市举办的第16届国际大学生音乐节的演出,在音乐节上引起很多轰动。中央电视台播放了北大学生合唱团这次在欧洲演出的盛况。

3、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逾百个学生社团形成“百团大战”局面。 社团文化是北京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团之繁荣与丰富多彩,北大学生常以“百团大战”一词来形容。既有爱心社、山鹰社、自行车协会这样具有优良传统和全国影响的品牌社团,也有藏文化研究会、收藏社、IT志愿服务团、中美青年投资俱乐部这样的新兴社团;既有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邓小理论与实践研究会、中原发展研究会、创新协会这样的理论类社团,也有足球协会、篮球协会、游泳协会这样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体育类社团;既有保险学社、奥林匹克研究会、天文学会这样的学术类社团,也有戏剧社、古琴社、书画协会这样的艺术类社团。截至20024月,北京大学的学生社团注册总数已超过100家,其活动涉及理论、实践、文艺和体育等多个领域,社团成员基本上涵盖了校29个院系的从本科生到博士研究生约一万余人。

4、继续加强素质教育设施建设和校园美化、绿化工作,发挥校园环境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的感染和熏陶作用。北大校园的主体—燕园有数百年历史从明代名画家米万钟的勺园,到清代的淑春园、朗润园、镜春园、鸣鹤园,到燕京大学的燕园。这里,有许多历史文化名人的遗迹,有不少圆明园和周围名园的遗物,也有丰富的故事和传说,可以说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是传播传统文化和培养革命精神生动的教材。学校校园建设和改造过程中非常重视保护校园的历文化遗迹。这里亭台楼榭,湖光塔影,树茂花繁,景色宜人,有利于陶冶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爱好和追求。近年来,学校还对主要景点以及各种“名木”“名石”

5


立牌予以介绍,又新增加了一些将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的新景观,使校园拥有更浓厚的文化气息。

5、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开辟虚拟素质教育基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正逐步进入“网络时代”互联网速、便捷的信息传递技术,为我们开展素质教育活动提供了新的方式和途径。此,我校非常重视网络校园文化的建设。学校素质教育委员会划拨专项经费,设校园新闻网,快速传播素质教育活动的信息北大共青团开通了网上新闻中心和燕园信息港,使同学们可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校园文化的新进展。2001年学校还划拨经费,由学生工作部门负责建立了“红旗在线”网站,帮助广大的青年学生提高政治素质,促进理论学习“红旗在线”为学校每个学生党支部都提供了支部活动网上空间,以加强学生党支部之间的思想交流,强化党组织在同学中间的凝聚力和号召力。通过几年的努力建设、北大校园建成了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的立体网络网络校园文化丰富多彩,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平台。



四、加强社会实践,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校近年来还特别加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教育锻炼。学校着力支持了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暑期社会实践一直保持着规模大、层次高、形式多样、辐射面广等特点。2000年和2001年的暑期实践活动响应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的号召,以“向新世纪迈进,在实践中成才”为主题,共组队一百余支,参与学生达到1200人次,其中一半以上实践地是中西部地区。

为深入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使广大学生党员在“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深入学习、领会和实践“三个代表”,我校在2001年的暑期社会实践中,组建了20支学生党员实践团,奔赴全国各地开展“三个代表”的宣讲服务。研究生会赴广东实践团和湖南实践团、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延安实践团和华西村实践团、物理系赴大亚湾实践团、社会学系赴大寨实践团、周恩来精神研究

6


会赴江浙实践团等各个实践团队深入群众,积极配合和推动农村“三个代表”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校长许智宏院士、党委副书记王登峰教授和研究生们一起深入湖南,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在考察过程中,队员们以“三个代表”的思想要求自己,对当地进行了仔细调查研究为当地经济科技发展出谋划策,赢得了实践地的热情欢迎和一致好评。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在加强学生素质培养的同时,北大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近年来,学校尤其重视加强师德建设。北大有着“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术传统。20013月,学校召开师德建设工作会议,弘扬北大教师长期形成的优秀道德品质,如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敬业爱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自强不息,不断创新;求真务实,治学严谨;言传身教,教书育人等等,对部分教师教学态度不够端正、部分教师精力外流提出了制约措施,努力营造出一种优化师德的环境和氛围。2001年学校文科教师大会还作出了“清除赝品,拒绝平庸,树立北大文科精品意识”的庄严承诺。 20023月学校发布了“北京大学教师学术道德规范,进一步规范教师的学术行为。



六、两个基地点的合作

北京大学校本部和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作为一个基地的两个基地点,自基地建立之初,就进行了密切的合作。2000年两校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大学之后,两个基地点开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建设。两校合并之后,学校加强了教育源的整合,启动了公共普通课教师交流,改善医学部校园中的社会人文和自然科学的学术氛围,实现对医药卫生人才综合素质培养。2002年,为扩大医学部同学们的知识面,全面培养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北大本部的人文优势,校素质教育委员会专款的支持下,社科部、团委利用医学部原有的周末素质教

7


育课堂推出了由相关领域知名教授组成的“专家教授报告团”,在医学部校区开人文系列讲座。讲座内容涉及了政治经济管理法律历史教育文学美学等方面,主讲教师既有中国经济学界的新锐,也有著名美学和国学大师,使医学部学生亦可接受燕园文化的熏陶,体验北京大学深厚的人文科学精神,医学人文环境建设增添了新绿。



七、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理论研究,为实践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在加强素质教育实践工作的同时,我校加强了对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学校不仅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素质教育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而且划拨经费,在校内设立了素质教育研究项目。如:

1、我校前副校长王义遒教授领导的课题组承担了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项目“各类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目标要求、培养模式及评价方法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已于2001年初结题。我校教师和研究人员与苏州大学、原杭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山西师范大学等兄弟院校的教师一起,对素质教育的意义、内涵、目标和实施途径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一些重要的理论成果,对全国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2、我校党委副书记赵存生教授领导的课题组现在正在开展全国高等学校教研究研究课题“大学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该课题不仅将对大学素质教育进行历史考察和国际比较,而且还将就大学素质教育的意义和内容、实施途径、评价方法和原则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

3、我校教务部李克安教授、教育学院陈向明教授等也都正在主持着与素质教育相关的课题研究工作如陈向明教授主持“北京大学课程改革研究课题,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撰写了多份研究报告对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课程改革和建设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政策建议。

上述研究项目的成果不仅对本校素质教育实践工作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全



8


国高校素质教育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八、素质教育的效果和辐射作用

我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由于各项措施比较切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此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认同。学校元培计划实施以后得到了学校领导、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广泛支持。通选课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学校广大教师和学生对通选课的设置理念和课程形式高度认同,各院系的领导和教师开设通选课的积极性很高。课程门数由2000年秋季学期的30多门,2002年春季学期达到130门。课程总门数达214门,涵盖了我校大部分学科领域。大批著名教授走到了通选课的讲台上。这些课程都经过专家的把关,质量较高。所有课程都是学生听取教师的课程介绍以后、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选修的,选课十分踊跃。一些课程选课人数达到八、九百人,不得不分班上课。选课人数达400500人的课程也很多。

学校举办的各类讲座更是我校校园中一个显著的亮点。“美育精品”“中华文明之光”“自然科学前沿”社会科学前沿”……各个系列的讲座都是大师云集,所以也就能够吸引大批来自校内外的学生和老师前来听讲。每一次素质教育讲座,都可谓是听众如云、盛况空前、气氛热烈,常常挤得我校600多个座位的报告厅水泄不通。许多同学站着听,更有不少同学则在过道上,在讲台与座位的空隙中席地而坐。通过聆听大师们的演讲同学们普遍反映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启迪了思维、提高了修养。各个系列讲座也经常引起社会和媒体的关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北京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对很多讲座都进行了报导。很多校外的学生、教师也纷纷前来听讲。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使学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近两年面向西部的社会实践使北大学子了解了西部现状,激发他们投身于西部大开发的宏伟事业。在七、

9


月的酷暑中,同学们怀着满腔的热忱,奔赴祖国各地。他们在为当地政府和企业献计献策、提供服务和帮助的同时,增加了对社会现实情况的了解,培养了实践能力,并且锻炼了意志和品质。

学校社团文化活动、各种文体活动等等在学生素质的培养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则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北京大学素质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在最近全国第四届教学成果奖中得到了反应。在这次教学成果奖中,我校取得了国家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8项,北京市一等奖36项,二等奖17项。这些成果中很多都是和素质教育切相关的。获得国家一等奖的项目、哲学系叶朗教授“中国美学史的课程建设:从专业教育到素质教育”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代表。



我校素质教育工作在本校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而且也对全国其它高校的素质教育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我校素质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对许多高校的素质教育作具有指导意义;素质教育的实践工作经验也在外校的大批来访和各种渠道的交流中传播到全国许多高校。北京大学素质教育的理念、思路和措施,都无私地与全国高校一起切磋、共享。此外,我校教师也经常到全国各高校去讲学或举办讲座。我校的素质教育活动也有很多校外的教师、学生来参与。我校近年来在与清华大学的合作办学中,相互开放部分课程北大的很多课程受到清华学生的欢迎。在新开设的素质教育通选课中,有些课程尽管校内选课的学生很多,但还是为清华学生安排了专门的座位。艺术系朱青生教授开设的通选课艺术史”的课堂上,朱教授为了解决清华学生的听课问题,特意让助教买了50把蓝色的塑料小凳,夹在课桌椅之间的过道里,称为“清华凳”。近一年来,北大陆续派出富有造诣的教授到对口支援的新疆石河子大学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引起了非常强烈的反响。

10


九、我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的特色 我校文化素质基地建设工作主要有以下一些特色:

1、充分发挥综合大学的优势。北京大学是一所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医学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大学。文化素质基地建设工作中,我校充分发挥了综合大学学科交叉、渗透的优势。学校开设的通选课包含了理学工学人文社会等各个学科领域;各种学术讲座既包括京昆艺术的欣赏,也包括纳米等自然科学前沿。这种综合大学多学科环境为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了很好的依托。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体现了这种多学科渗透的综合效应。

2、师资力量雄厚,对外交流广泛。

北京大学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学校拥有一大批各个学科的专家教授,其中有53位院士、51位“长江学者”和一批人文社会科学著名学者,还有一批兼职教授、客座教授等。学校能够开设高水平的素质教育课程组织高层次的素质教育讲座,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教育和熏陶,是和雄厚的、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分不开的。

北大有着广泛的对外交流活动。一些总统、大使、著名大学的校长频频来访。国际上著名的学术大师、诺贝尔奖获得者不时来校进行学术报告校园里经常召开各种国际学术会议。这对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素质都有重要的作用。

3、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北大作为兼有文理的综合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不仅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而且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学校在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思路中,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上,在校园文化活动中都十分强调人文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

4、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活跃的第二课堂。北大既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又有良好的人文环境。这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学生文化素质养成的天然条件。此外,北大校园的学术文化活动异常活跃。各种学术讲座每天都有三、五场,每年有1000次以上。各种文化节、科技节、体育节,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



11


的锻炼机会和实践舞台。

5、重视美育。我校继承蔡元培先生重视美育的传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非常重视美育。早在1986年就建立了艺术教研室,为全校学生开设艺术课程1999年美育正式写入了国家的教育方针,使学校的美育工作更受鼓舞。学校不仅开设大量的艺术教育课程而且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美育与艺术精品讲座”等各种活动进行艺术与审美教育

6充分利用国家支持的985计划增加投入,加强了素质教育载体建设。一些新的建筑和设施都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除了建设和启用新图书馆、实验室、多媒体教室、音乐视听教室和计算机网络中心以外,学校还建有考古博物馆、地质博物馆、校史博物馆。百周年纪念讲堂和英杰交流中心的落成和使用为举行大型庆典活动、学术活动和文化艺术活动创造了条件。

总之,我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是和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整体工作结合在一起的。因此,这项工作也是全方位进行的。学校上下,从学校领导到各个职能部门,从广大教师到全体学生,都广泛参与了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都广泛支持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学校从教学计划的制订,课程体系的建设,从专课程教学到通选课的建设,从课堂内到课堂外,从校园中到各个实践实习基地,处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处处开展着素质教育的活动,处处充满了素教育的气氛。



1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6a308f65f4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4f.html

相关推荐